检测项目(部分)
- 重金属:如铅、汞、镉等,用于评估产品的环境安全性。
- 毒素:如赤潮毒素、溶藻毒素等,用于判定产品的食品安全性。
- 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用于评估产品的营养价值。
- 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等,用于衡量产品的保健功能。
- 微生物:如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用于检测产品的卫生安全性。
- 病原菌:如诺如病毒、副溶血性弧菌等,用于评估产品的疾病传播风险。
- 残留农药:用于判断产品是否符合农药残留标准。
- 致敏原:如贝类过敏原,用于评估产品对过敏人群的安全性。
- 甲醛:用于检验产品中是否存在甲醛超标。
- 脂肪酸组成:用于判定产品的脂肪酸类型和含量。
检测样品(部分)
- 牡蛎
- 扇贝
- 蛤蜊
- 鲍鱼
- 蚬子
- 鲜贝肉
- 蜗牛
- 海螺
- 蛏子
- 鱿鱼
检测仪器(部分)
- 电子天平
- 高效液相色谱仪
- 气相色谱仪
- 食品金属元素分析仪
- 质谱仪
- 原子吸收光谱仪
- 光度计
- 电子显微镜
- 细菌培养箱
- PCR仪
检测方法(部分)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分析样品中的毒素、营养成分、维生素等。
- 显微镜观察法:用于观察样品中的微生物和病原菌。
- PCR法:用于检测样品中的特定基因序列,以确认是否存在特定病原菌。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用于检测样品中的致敏原含量。
- 光度法:用于测定样品中的甲醛含量。
- 质谱法:用于分析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 微生物培养法:用于检测样品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 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样品中的脂肪酸组成。
- 免疫荧光法:用于检测样品中的病原菌或毒素。
检测标准(部分)
《 DB44/T 535-2008 贝类抽样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贝类抽样技术规范
- 标准号:DB44/T 535-2008
-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 发布日期:2008-07-11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08-10-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贝类抽样技术规范》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质量与标准化技术研究所水产品质量与标准化技术研究中心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DB37/T 716-2007 滩涂贝类养殖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滩涂贝类养殖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37/T 716-2007
-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 发布日期:2007-10-09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07-11-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农业捕捞和水产养殖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滩涂贝类养殖技术规程》,主管部门为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SC/T 2118-2022 浅海筏式贝类养殖容量评估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浅海筏式贝类养殖容量评估方法
- 标准号:SC/T 2118-2022
-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 发布日期:2022-11-11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23-03-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 标准分类:农业捕捞和水产养殖水产农、林、牧、渔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浅海筏式贝类养殖容量评估方法》,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本文件界定了浅海筏式贝类养殖容量评估方法的术语和定义,给出了参数指标法、简化箱式模型法及食物网模型法的计算方法和相关参数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浅海筏式贝类养殖生产容量和生态容量的评估。
《 SC/T 3013-2022 贝类净化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贝类净化技术规范
- 标准号:SC/T 3013-2022
- 中国标准分类号:X20
- 发布日期:2022-11-11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 实施日期:2023-03-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SC/T 3013-2002
-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食品工艺水产农、林、牧、渔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贝类净化技术规范》,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本文件确立了贝类净化技术要求,规定了贝类净化工厂选址、设计和建造、贝类净化工艺和技术要求,并描述了证实方法及质量管理与记录。本文件适用于滤食性海产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双壳贝类浅水池系统净化处理,清除贝类体内微生物和泥沙等。
《 DB3202/T 1044-2023 淡水贝类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淡水贝类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 标准号:DB3202/T 1044-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 发布日期:2023-03-28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23-04-03
- 技术归口:无锡市农业农村局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捕捞和水产养殖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淡水贝类增殖放流技术规范》由无锡市农业农村局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DB4505/T 0008-2023 岛礁贝类生态增殖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岛礁贝类生态增殖技术规范
- 标准号:DB4505/T 0008-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 发布日期:2023-03-08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23-04-08
- 技术归口:北海市海洋局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捕捞和水产养殖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岛礁贝类生态增殖技术规范》由北海市海洋局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DB4505/T 0007-2023 岛礁贝类资源养护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岛礁贝类资源养护技术规范
- 标准号:DB4505/T 0007-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 发布日期:2023-03-08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23-04-08
- 技术归口:北海市海洋局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捕捞和水产养殖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岛礁贝类资源养护技术规范》由北海市海洋局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GB/T 42821-2023 贝类包纳米虫病诊断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贝类包纳米虫病诊断方法
- 标准号:GB/T 42821-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 发布日期:2023-08-06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 实施日期:2024-03-01
- 技术归口: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 标准分类:农业农业和林业动物饲养和繁殖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贝类包纳米虫病诊断方法》由TC156(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56SC11(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
本文件给出了贝类包纳米虫病(bonamiosis)诊断的缩略语、试剂和材料、器材和设备,描述了临床症状、采样、组织印片检查、组织病理检查、PCR检测、荧光PCR检测和综合判定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牡蛎包纳米虫(Bonamia ostreae)和杀蛎包纳米虫(Bonamia exitiosa)引起的贝类包纳米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检疫和监测。
《 DB3302/T 207-2023 埋栖型双壳贝类平面流中间培育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埋栖型双壳贝类平面流中间培育技术规范
- 标准号:DB3302/T 207-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 发布日期:2023-02-21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
- 实施日期:2023-03-2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埋栖型双壳贝类平面流中间培育技术规范》,主管部门为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T/GDSF 0008-2022 南海岛礁海域贝类资源养护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南海岛礁海域贝类资源养护技术规范
- 标准号:T/GDSF 0008-2022
- 中国标准分类号:/A041
- 发布日期:2022-11-30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22-12-01
- 团体名称:广东水产学会
- 标准分类:水产养殖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南海岛礁海域贝类资源养护的海域选择和资源调查与评估要求,描述了资源养护、监测与效果评估的方法,提供了贝类资源养护管理的指导意见。本文件适用于南海岛礁海域贝类的资源养护。
《 T/GDSF 0009-2022 南海岛礁海域贝类生态增殖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南海岛礁海域贝类生态增殖技术规范
- 标准号:T/GDSF 0009-2022
- 中国标准分类号:/A041
- 发布日期:2022-11-30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22-12-01
- 团体名称:广东水产学会
- 标准分类:水产养殖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南海岛礁海域贝类生态增殖的海域选择、物种选择、种苗培育及苗种要求,描述了生态增殖效果监测与评估的方法,提供了贝类生态增殖管理的指导意见。本文件适用于南海岛礁海域贝类的生态增殖。
《 T/SDIFST T/SDIFST0004-2021 贝类过敏原的小鼠模型致敏性评价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贝类过敏原的小鼠模型致敏性评价技术规程
- 标准号:T/SDIFST T/SDIFST0004-202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136
- 发布日期:2022-10-28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22-10-28
- 团体名称: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 标准分类:水产品加工
- 内容简介:
贝类水产品是人类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但同时也是一类主要的致敏性食物
贝类中的主要食物过敏原为原肌球蛋白,广泛存在于牡蛎、螺和鱿鱼等贝类水产品中,是引发贝类食物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
因此,本标准适用范围为“牡蛎等双壳贝类、螺等单壳贝类、鱿鱼等头足类”
本文件规定了贝类过敏原的小鼠模型致敏性评价技术规程
本文件适用于牡蛎等双壳贝类、螺等单壳贝类、鱿鱼等头足类贝类中过敏原致敏性的评价
本文件确立了贝类过敏原致敏性小鼠模型评价技术规程,规定了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仪器设备、试剂与溶液配制、评价流程图、评价程序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小鼠模型评价贝类过敏原致敏性过程中的技术操作。
《 DB11/T 2023-2022 鱼类贝类环境DNA识别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鱼类贝类环境DNA识别技术规范
- 标准号:DB11/T 2023-2022
- 中国标准分类号:Z01
- 发布日期:2022-09-29
-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01
- 实施日期:2023-01-01
- 技术归口:北京市水务局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环保保健和安全环境保护环境和环境保护综合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鱼类贝类环境DNA识别技术规范》由北京市水务局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DB33/T 905-2014 滩涂埋栖型双壳贝类苗种人工繁育通用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滩涂埋栖型双壳贝类苗种人工繁育通用技术规范
- 标准号:DB33/T 905-2014
-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 发布日期:2014-02-28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 实施日期:2014-03-28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业和林业农业和林业综合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滩涂埋栖型双壳贝类苗种人工繁育通用技术规范》,主管部门为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DB21/T 2211.1-2013 养殖贝类种质检测规范 第1部分:抽样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养殖贝类种质检测规范 第1部分:抽样方法
- 标准号:DB21/T 2211.1-2013
-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 发布日期:2013-12-12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14-01-12
- 技术归口: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农业捕捞和水产养殖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养殖贝类种质检测规范 第1部分:抽样方法》由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以上是关于贝类检测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