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粉末和碎茶检测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检测项目(部分)

    1. 叶片含量:检测茶粉末和碎茶中的茶叶的含量,用于评估产品的纯度。

    2. 水分含量:检测茶粉末和碎茶中的水分含量,用于评估产品的保存情况。

    3. 叶面颜色:检测茶粉末和碎茶中的茶叶叶面颜色的特征,用于评估产品的质量。

    4. 污染物含量:检测茶粉末和碎茶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物的含量,用于评估产品的安全性。

    5. 营养成分:检测茶粉末和碎茶中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用于评估产品的营养价值。

    6. 咖啡因含量:检测茶粉末和碎茶中的咖啡因含量,用于评估产品的刺激性。

    7. 香气:检测茶粉末和碎茶中的香气成分和强度,用于评估产品的风味。

    8. 色泽:检测茶粉末和碎茶中的颜色特征,用于评估产品的外观质量。

    9. 茶碱含量:检测茶粉末和碎茶中的茶碱含量,用于评估产品的刺激性和饮用效果。

    10. 溶解性:检测茶粉末和碎茶的溶解性,用于评估产品的溶解性和便于饮用。

检测样品(部分)

  • 绿茶
  • 红茶
  • 乌龙茶
  • 白茶
  • 黄茶

检测仪器(部分)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高效液相色谱仪
  • 红外光谱仪
  • 原子吸收光谱仪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检测方法(部分)

    1. HPLC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茶粉末和碎茶中的特定成分含量,如茶多酚、咖啡因等。

    2. ICP-MS法:采用质谱仪检测茶粉末和碎茶中的重金属含量。

    3. GC-MS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茶粉末和碎茶中的挥发性成分,如香气成分。

    4. UV-Vis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茶粉末和碎茶的颜色特征。

    5. FT-IR法:采用红外光谱仪检测茶粉末和碎茶中的化学成分。

    6. 标准萃取法:采用适当的溶剂将茶粉末和碎茶中的成分提取出来,然后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

    7. 显微镜法:通过观察茶粉末和碎茶的颗粒形态和结构特征,评估产品的质量。

    8. 毛细管电泳法:采用毛细管电泳仪检测茶粉末和碎茶中的离子组成。

    9. 热分析法:采用热重分析仪检测茶粉末和碎茶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特性。

    10. 传感器法:采用特定的传感器检测茶粉末和碎茶中的特定成分含量,如水分含量等。

检测标准(部分)

《 GB/T 8311-2002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 标准号:GB/T 8311-2002
    中国标准分类号:X04
  • 发布日期:2002-06-17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 实施日期:2002-12-01
    技术归口: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 代替标准:被GB/T 8311-2013代替
    主管部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茶咖啡可可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由442(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 GB/T 8311-2013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 标准号:GB/T 8311-2013
    中国标准分类号:X55
  • 发布日期:2013-12-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 实施日期:2014-06-22
    技术归口: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GB/T8311-2002
    主管部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茶咖啡可可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由TC339(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以上是关于茶粉末和碎茶检测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上一篇:酱类检测 下一篇:藕粉检测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