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氯化铵检测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检测项目(部分)

  • 氯化铵含量:检测食品中氯化铵的含量,用于评估食品安全性。
  • 氯化铵溶解度:检测氯化铵在水中的溶解度,可用于确定氯化铵在食品加工中的溶解性。
  • 氯化铵酸度:检测食品中氯化铵的酸度,可用于评估食品的酸碱性。
  • 氯化铵残留:检测食品中残留的氯化铵含量,用于评估食品质量。
  • 氯化铵降解产物:检测食品中氯化铵降解产物的含量,用于评估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 氯化铵的pH值:检测食品中氯化铵的酸碱性,可用于评估食品质量。
  • 氯化铵含量与食品特性的关系:分析氯化铵含量对不同食品的影响,用于指导食品加工工艺的优化。
  • 氯化铵的物理性质:包括氯化铵的密度、熔点等物理性质的检测。
  • 氯化铵在食品中的分布:分析氯化铵在食品中的分布情况,用于评估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均匀性。
  • 氯化铵的稳定性:检测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湿度等条件下的稳定性,用于评估食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品质。

检测范围(部分)

  • 固体食品中的氯化铵
  • 液体食品中的氯化铵
  • 饮料中的氯化铵
  • 干粉食品中的氯化铵
  • 调味品中的氯化铵
  • 面食制品中的氯化铵
  • 糕点中的氯化铵
  • 肉制品中的氯化铵
  • 乳制品中的氯化铵
  • 冷冻食品中的氯化铵

检测仪器(部分)

  • 离子色谱仪
  • 高效液相色谱仪
  • 原子吸收光谱仪
  • 红外光谱仪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质谱仪
  • 气相色谱仪
  • 电导仪
  • 荧光光度计
  • 火焰光度计

检测方法(部分)

  • 离子色谱法:利用离子色谱仪测定氯化铵含量,基于离子交换原理。
  • 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氯化铵含量,通过样品溶解后的色谱分离。
  • 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检测氯化铵含量,基于氯化铵中氮和铵离子对特定波长的吸收。
  • 红外光谱法: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氯化铵的特征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氯化铵的吸收光谱,进行定量分析。
  • 质谱法:利用质谱仪分析检测氯化铵的分子裂解和碎片的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气相色谱法:利用气相色谱仪分离和测定氯化铵的含量,基于气相色谱柱分离和检测器测定。
  • 电导法:利用电导仪测定溶液中氯化铵的电导性,进行定量分析。
  • 荧光光度法:通过测定氯化铵的荧光强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火焰光度法:利用火焰光度计测定氯化铵中金属元素的光谱发射强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检测标准(部分)

《 GB 3163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氯化铵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氯化铵
  • 标准号:GB 31631-2014
    中国标准分类号:
  • 发布日期:2015-01-28
    国际标准分类号:
  • 实施日期:2015-07-28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标准分类:
  • 内容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联合制碱法、直接中和法,复分解法或离子交换法生产的食品添加剂氯化铵。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以上是关于食品添加剂氯化铵检测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