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薯类淀粉检测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检测项目(部分)

  • 总淀粉含量:薯类淀粉的含量是评价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 水分含量:水分是薯类淀粉中的一部分,影响产品的干燥性和保存期限。
  • 粘度:影响薯类淀粉的应用性能和加工工艺。
  • 凝胶强度:衡量薯类淀粉的凝胶化能力,对于某些加工过程中的凝胶产品非常重要。
  • 酸度:薯类淀粉的酸度反映了其品质和储存期限。
  • 灰分含量:薯类淀粉中的杂质和无机物质。
  • 蛋白质含量:有些薯类淀粉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用途。
  • 脂肪含量:薯类淀粉中的脂肪含量对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性能有一定影响。
  • 糖类含量:薯类淀粉中的糖类含量会影响其甜度和加工特性。
  • 泡沫性:薯类淀粉的泡沫性对于制作泡沫食品有重要作用。
  • 泌胶性:衡量薯类淀粉的胶性能力,对于某些产品的黏度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 胶凝性:薯类淀粉的胶凝性能力影响其在烹饪和工艺中的应用。
  • 耐高温性:薯类淀粉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性能。
  • 颗粒度:薯类淀粉中的颗粒大小和分布情况。
  • 储存稳定性:薯类淀粉在长时间储存过程中的性质变化。
  • 氧化性:薯类淀粉的氧化性能力,影响产品质量和储存稳定性。
  • 胶囊形状:薯类淀粉颗粒的形状对于某些应用和产品特性非常重要。
  • 终粘度:薯类淀粉的最终粘度对于某些产品的口感和质地有影响。
  • 磷含量:薯类淀粉中的磷含量对于某些加工特性和产品性质有一定影响。
  • 透明度:薯类淀粉的透明度影响其在某些透明产品中的应用性能。
  • 色泽:薯类淀粉的颜色和外观特性。

检测样品(部分)

  • 工业薯类淀粉

检测仪器(部分)

  • 粘度计
  • 水分测定仪
  • pH计
  • 灰分测定仪
  • 蛋白质测定仪
  • 脂肪测定仪
  • 糖类测定仪
  • 氧化性测定仪
  • 颗粒度分析仪
  • 显微镜

检测方法(部分)

  • 加热法:通过加热薯类淀粉样品,观察其凝胶化情况,评估其凝胶性能。
  • 溶解法:将薯类淀粉样品溶解于适当溶剂中,测定其溶解度以及溶解后的性质与特性。
  • 酶解法:利用特定酶类对薯类淀粉进行酶解,测定其酶解程度和产物含量。
  • 理化性质分析法:通过测定薯类淀粉的水分含量、粘度、酸度等理化性质来评估其品质。
  • 色谱法:利用色谱仪分析薯类淀粉中的成分和杂质,判断其纯度和质量。
  • 显微观察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薯类淀粉样品的颗粒形态和结构特征。
  • 光学测定法:利用光学仪器测定薯类淀粉的颜色、透明度和发光性能。
  • 化学分析法:利用化学试剂对薯类淀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如测定蛋白质含量、糖类含量等。
  • 质谱法:使用质谱仪分析薯类淀粉中的组分和结构,判断其纯度和质量。
  • 电化学法:利用电化学仪器测定薯类淀粉的电导率、氧化还原性质等。

检测标准(部分)

《 QB 1840-1993 工业薯类淀粉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工业薯类淀粉
  • 标准号:QB 1840-1993
    中国标准分类号:
  • 发布日期:1993-10-05
    国际标准分类号:
  • 实施日期:1994-01-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轻工业部
  • 标准分类:轻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工业薯类淀粉》,主管部门为轻工业部。

《 QB/T 1840-1993 工业薯类淀粉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工业薯类淀粉
  • 标准号:QB/T 1840-1993
    中国标准分类号:X11
  • 发布日期:1993-10-05
    国际标准分类号:
  • 实施日期:1994-06-01
    技术归口:由全国食品发醉标准化中心
  • 代替标准:强制性转化为推荐性标准;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7年(第11号)
    主管部门:轻工业部
  • 标准分类:食品食品加工与制品粮食加工与制品
  • 内容简介:

    本标 准 规 定了工业薯类淀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 准 适 用于以木薯、马铃薯、甘薯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工业淀粉.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以上是关于工业薯类淀粉检测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