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油检测:如何确保食用安全与品质?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调味油检测:如何确保食用安全与品质?

概括

随着调味油在日常饮食中的普及,其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调味油,作为一种用于增添风味的食品,广泛应用于各类烹饪和餐饮中。然而,不合格的调味油不仅会影响味道,还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食用体验,科学的调味油检测成为了食品行业的重要环节。本文将深入探讨调味油的检测样品、检测项目、检测仪器及检测方法,以帮助大家了解如何确保调味油的品质和安全。

检测样品

在进行调味油检测时,首先需要确定样品的来源和代表性。检测样品一般从市场上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调味油中随机抽取。样品的选择应覆盖不同生产商、不同生产批次及不同贮存条件下的产品,以确保检测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此外,样品应从正规渠道购买,确保其合法性和真实性。常见的调味油种类包括大豆油、橄榄油、花生油等,每一种油脂在检测时需要考虑其独特的特性和标准。

检测项目

调味油的检测项目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酸值:酸值是衡量油脂新鲜程度的重要指标,过高的酸值可能表示油脂已经氧化变质。
  • 过氧化值:过氧化值反映油脂是否发生了氧化反应,过高的过氧化值通常意味着油品的质量存在问题。
  • 脂肪酸组成:通过分析脂肪酸的种类和比例,可以了解油脂的质量和健康影响。
  • 色泽和透明度:色泽和透明度是判断调味油是否符合视觉要求的标准。
  • 重金属含量:检测油中是否存在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如铅、汞等。
  • 有害物质:包括反式脂肪酸、苯并(a)芘等,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检测仪器

进行调味油检测需要多种高精度的仪器设备,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

  • 气相色谱仪 (GC):用于分析油脂中的脂肪酸组成,检测油脂的氧化程度。
  • 液相色谱仪 (HPLC):主要用于检测调味油中的有害物质,如反式脂肪酸和某些污染物。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V-Vis):通过测定油样的吸光度,帮助评估油脂的质量。
  • 电子天平:用于精确测量油样的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AAS):用于检测油样中重金属的含量。

检测方法

调味油的检测方法通常依据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进行,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检测方法:

  • 酸值测定法:通过滴定法测定油样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从而评估油品的氧化程度和新鲜度。
  • 过氧化值测定法:采用碘量法或其他化学方法测量油样中过氧化物的含量,用于判断油脂的氧化程度。
  • 气相色谱分析法:对油样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可以精确识别和定量分析油脂中的脂肪酸组成。
  • 重金属检测: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进行油样中重金属的定量分析,确保油品安全。
  • 色泽与透明度检测:通过目视观察、仪器辅助等手段,评估油品的色泽和透明度是否符合标准。

检测标准(部分)

《 T/ZZFSA 004-2024 食用调味油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用调味油
  • 标准号:T/ZZFSA 004-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C146
  • 发布日期:2024-12-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10
  • 实施日期:2025-06-01
    团体名称:郑州市食品安全协会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4技术要求4.1原辅料要求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4.2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验方法性状油状取适量试样置于洁净的白色盘(瓷盘或同类容器)中,常温下呈液态的产品,在自然光下进行观察;常温下非液态的产品,经水浴加热成液态后,在自然光下进行观察色泽具有产品应有的色泽杂质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异物气味、滋味具有产品应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取适量试样置于150ml烧杯中,水浴加热至50℃,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嗅其气味,品其滋味4.3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以食用植物油为主要原料以食用动物油脂为主要原料酸价(KOH)(以脂肪计)/(mg/g)≤52.5GB5009.229过氧化值(以脂肪计)/(g/100g)≤0.250.20GB5009.227丙二醛/(mg/100g)≤-0.25GB5009.181水分及挥发物/(g/100g)≤3.0GB5009.236黄曲霉毒素B1/(μg/kg)≤10GB5009.22苯并(a)芘/(μg/kg)≤10GB5009.274.4 致病菌限量致病菌限量应符合GB29921的规定。4.5 真菌毒素限量和污染物限量4.5.1 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2761中其他调味品的规定。4.5.2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中其他调味品的规定。4.6 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4.6.1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2760中其他调味品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公告的规定。4.6.2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14880中其他调味料的规定。4.7 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应符合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规定。4.8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

《 T/TSSP 048-2023 山茶油调味油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山茶油调味油
  • 标准号:T/TSSP 048-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120
  • 发布日期:2023-12-08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
  • 实施日期:2023-12-15
    团体名称:贵州省特色食品产业促进会
  • 标准分类:农业B 采矿业
  • 内容简介:

    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山茶油调味油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本文件适用于以山茶油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调味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4806.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5009.22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5009.22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5009.23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GB/T5009.3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525植物油脂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11765油茶籽油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15691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3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辣椒油树脂GB/T30382辣椒(整的或粉状)GB/T30391花椒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T/CCCMHPIE1.31植物提取物花椒提取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2023]年第70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1T/TSSP048—20232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山茶油调味油以山茶油(油茶籽油)为主要原料,以辣椒、花椒、香辛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为辅料,添加(或不添加)辣椒油树脂、花椒提取物,经前处理、炸制(或不炸制)、冷却(或不冷却)、调配(或不调配)、过滤而制成的调味油。4要求4.1原辅料要求4.1.1山茶油符合GB/T11765中压榨山茶油一级质量标准。4.1.2辣椒符合GB/T30382规定。4.1.3花椒符合GB/T30391规定。4.1.4香辛料符合GB/T15691规定。4.1.5辣椒油树脂符合GB28314规定。4.1.6花椒提取物符合T/CCCMHPIE1.31的规定。4.1.7其他辅料应符合相应标准和管理规定。4.2感官要求感官应符合表1要求。表1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验方法外观色泽具有山茶油调味油应有的色泽GB/T5009.37滋味和气味具有该产品应有的滋味和气味,无异味GB/T5525透明度澄清透明,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杂质4.3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表2理化指标项目要求检验方法水分及挥发物含量,g/100g≤0.80GB5009.236酸价(以KOH计),mg/g≤3.0GB5009.229过氧化值,g/100g≤0.20GB5009.227T/TSSP048—202334.4食品安全要求符合相应食品安全标准和管理规定。4.5食品添加剂符合GB2760规定。4.6净含量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按JJF1070规定执行。4.7生产加工卫生要求符合GB14881规定。5检验规则5.1组批与抽样以同一批投料、同一班次、同一生产线、同一规格、同一品种生产的包装完好的产品为一批,每批随机抽取1kg产品作为检验样品。5.2产品检验5.2.1出厂检验产品需经公司质检部门按本文件规定逐批检验,合格后签发合格证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要求、酸价、过氧化值、净含量等。5.2.2型式检验型式检验为本文件中4.2~4.6的全部项目。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投产前;b)原料来源、设备发生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c)连续停产3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要求时。5.3判定规则产品按本文件项目检验全部合格,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如有一项不合格,允许从同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判定以复验结果为准。6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T/TSSP048—20236.1标签产品标签符合GB7718,营养标签上营养信息符合GB28050。6.2包装产品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内包装使用玻璃材质时应符合GB4806.5规定,使用塑料材质时应符合GB4806.7的规定;产品外包装采用瓦楞纸箱时应符合GB/T6543规定。产品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符合GB/T191。6.3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装卸时轻放轻卸,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6.4贮存产品应贮存于清洁、防潮、通风、干燥、无异味的库房中,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贮,必要时低温保存。6.5保质期符合上述规定条件下,自生产之日起产品未启封保质期为18个月。

《 T/GZSX 015-2017 食用调味油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用调味油
  • 标准号:T/GZSX 015-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X14/A011
  • 发布日期:2017-10-1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20
  • 实施日期:2017-10-30
    团体名称: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A 农、林、牧、渔业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调味油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规则和标签、包装、运输、贮存项目 指标 香辛料调味油、芝麻调味油、其他调味油 花椒油水分/(%)≤ 0.8 4.0酸价(KOH)/(mg/g)≤ 4.0 ---过氧化值/(g/100g)≤ 0.25总砷(以As计)/(mg/kg)≤ 0.1铅(以Pb)计/(mg/kg)≤ 0.1黄曲霉毒素B1/(μg/kg)≤ 10苯并(a)芘/(μg/kg)≤ 10

《 T/GZSX 015-2020 食用调味油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用调味油
  • 标准号:T/GZSX 015-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X14/C133
  • 发布日期:2020-08-2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10
  • 实施日期:2020-09-01
    团体名称: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食品技术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食用调味油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规则和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内生产的食用调味油香辛料调味油、芝麻调味油、浓花椒油其他调味油水分/(%)≤0.8≤4.0酸价(KOH)/(mg/g)≤4.0-----过氧化值/(g/100g)≤0.25总砷(以As计)/(mg/kg)≤0.1铅(以Pb)计/(mg/kg)≤0.1苯并(a)芘/(μg/kg)≤10

《 T/ZZFSA 004-2021 《食用调味油》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用调味油》
  • 标准号:T/ZZFSA 004-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C146
  • 发布日期:2021-01-0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10
  • 实施日期:2021-01-06
    团体名称:郑州市食品安全协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食品技术
  • 内容简介:

    4技术要求4.1原辅料要求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

    4.2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验方法性状油状取适量试样置于洁净的白色盘(瓷盘或同类容器)中,常温下呈液态的产品,在自然光下进行观察;常温下非液态的产品,经水浴加热成液态后,在自然光下进行观察色泽具有产品应有的色泽杂质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异物气味、滋味具有产品应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取适量试样置于150ml烧杯中,水浴加热至50℃,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嗅其气味,品其滋味4.3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以食用植物油为主要原料以食用动物油脂为主要原料酸价(KOH)(以脂肪计)/(mg/g)≤52.5GB5009.229过氧化值(以脂肪计)/(g/100g)≤0.250.20GB5009.227丙二醛/(mg/100g)≤-0.25GB5009.181水分及挥发物/(g/100g)≤3.0GB5009.236黄曲霉毒素B1/(μg/kg)≤10GB5009.22苯并(a)芘/(μg/kg)≤10GB5009.274.4真菌毒素限量和污染物限量4.4.1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2761中其他调味品的规定

    4.4.2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中其他调味品的规定

    4.5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4.5.1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2760中其他调味料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公告的规定

    4.5.2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14880中其他调味料的规定

    4.6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应符合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规定

    4.7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

《 NY/T 2111-2021 绿色食品 调味油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绿色食品 调味油
  • 标准号:NY/T 2111-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X14
  • 发布日期:2021-05-07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 实施日期:2021-11-01
    技术归口: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 代替标准:代替NY/T 2111-2011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 标准分类:食用油和脂肪、含油种子动物和植物的脂肪和油食品技术农、林、牧、渔业NY 农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绿色食品 调味油》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调味油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储藏。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食品调味油。

《 NY/T 2111-2011 绿色食品 调味油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绿色食品 调味油
  • 标准号:NY/T 2111-2011
    中国标准分类号:X14
  • 发布日期:2011-09-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 实施日期:2011-12-01
    技术归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代替标准:被NY/T 2111-2021代替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食用油和脂肪、含油种子动物和植物的脂肪和油农、林、牧、渔业NY 农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绿色食品 调味油》,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调味油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调味油(包括调味植物油和香辛料调味油)。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调味油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饮食健康。通过严格的检测项目和先进的检测仪器,我们可以有效地判断调味油的品质,确保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调味油时应关注产品的检测报告,并选择经过认证的品牌。与此同时,生产商也应加强产品质量控制,确保每一瓶调味油都能够达到安全、健康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只有通过科学、严格的检测,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安全、美味的调味油。

结语

以上是关于调味油检测:如何确保食用安全与品质?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