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635-0567
投诉举报:010-82491398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GB/T 38261-2019 纳米技术 生物样品中银测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全面解析
概括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医学、环境监测和材料科学等领域。而银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其在生物样品中的含量和分布情况成为科研与医疗检测中的关键问题。GB/T 38261-2019标准规定了生物样品中银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已成为生物样品中银含量检测的主流技术之一。
检测样品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生物样品的银含量检测,尤其在医学、生物学研究和环境监测中常见的样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血液、尿液、组织、细胞培养液、以及其他生物体液和生物组织等。由于银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可能引起毒性反应,因此对其在生物样品中的含量进行监测,对于研究银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可能的生物效应至关重要。
检测项目
GB/T 38261-2019标准规定了以下几个关键检测项目:
- 银的浓度:测定样品中银的总浓度,通常以μg/L或ng/mL为单位。
- 银的形态分析:银的化学形态可能影响其生物学活性,分析其在生物样品中的分布形式。
- 银的同位素分布:有助于研究不同来源银的迁移与转化。
检测仪器
本方法主要使用的仪器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ICP-MS具有以下特点:
- 高灵敏度:ICP-MS能够检测到非常低浓度的元素,适用于生物样品中银含量的精确测定。
- 高分辨率:能够区分相似质量的不同同位素,适合进行银同位素分析。
- 快速分析:ICP-MS的分析速度较快,能够高效完成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常见的ICP-MS仪器品牌包括PerkinElmer、Agilent Technologies和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等。
检测方法
根据GB/T 38261-2019标准,银含量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样品准备:生物样品需要通过消解或提取等方式进行前处理。通常采用酸性溶剂对样品进行消解,以将银元素释放到溶液中。
- 仪器校准:使用已知浓度的银标准溶液对ICP-MS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检测过程:将准备好的样品溶液注入ICP-MS中,通过等离子体激发样品中的银元素,随后通过质谱分析银的信号。
- 数据分析:根据质谱图中的信号强度,计算出样品中银的浓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
检测标准(部分)
《 GB/T 38261-2019 纳米技术 生物样品中银含量测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纳米技术 生物样品中银含量测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标准号:GB/T 38261-2019
- 中国标准分类号:A43
- 发布日期:2019-12-10
-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40
- 实施日期:2020-07-01
- 技术归口: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分析化学化学分析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纳米技术 生物样品中银含量测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由TC279(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样品中银含量的定量测量方法,包括样品制备和测量步骤。本标准适用于多种生物样品(生物组织、细胞、3D组织模型等)中银含量的定量测量。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银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其在生物样品中的含量测定在科研和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GB/T 38261-2019标准提供了精确、高效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方法,能够在各种生物样品中准确检测银的浓度和形态。随着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未来在环境监测、药物研发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结语
以上是关于GB/T 38261-2019 纳米技术 生物样品中银测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全面解析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