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7969-2019 近红外光谱定性通则:如何通过先进检测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GB/T 37969-2019 近红外光谱定性通则:如何通过先进检测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概括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近红外光谱(NIR)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尤其是在工业检测、食品安全、药品质量控制等领域,它为检测人员提供了便捷、准确、无损的分析工具。根据GB/T 37969-2019标准,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不仅能够提高检测效率,还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检测样品

在进行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时,选择合适的检测样品至关重要。检测样品的种类和状态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一般来说,样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其表面特性、形态以及湿度等因素都会对光谱的反射和吸收特性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检测之前,需确保样品的准备工作符合标准要求,并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检测项目

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检测项目广泛,涵盖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各个环节。例如,在食品行业中,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水分、脂肪、蛋白质、糖分等成分的定性分析。在药品行业,近红外光谱被用于检测药物的成分、含量及其稳定性。此外,环境监测和材料检测领域也逐步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污染物的定性分析与检测。检测项目通常根据不同的行业和需求进行定制。

检测仪器

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需要依赖正规的检测仪器。这些仪器通常包括光源、分光系统、探测器等组成部分。根据GB/T 37969-2019标准,仪器的性能要求应当达到一定的精度和灵敏度。例如,仪器应能够覆盖一定波长范围(通常为700nm至2500nm)以适应不同的分析需求,同时具有较低的噪声水平和高稳定性。市场上常见的仪器品牌如PerkinElmer、Thermo Fisher等,提供了高效、精确的NIR分析设备。

检测方法

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样品吸收、反射或透过的近红外光谱信息,识别样品的成分特征。GB/T 37969-2019规定了具体的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光源发射近红外光波照射样品,样品根据其分子结构和化学特性对不同波长的光产生不同的吸收或反射。接着,通过探测器收集返回的光谱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后,通过与已知样品的光谱进行比对,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定性分析。这个过程不仅高效,还具有非破坏性,是现代检测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方法。

检测标准(部分)

《 GB/T 37969-2019 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通则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通则
  • 标准号:GB/T 37969-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N30
  • 发布日期:2019-08-30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99
  • 实施日期:2020-03-01
    技术归口:全国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科学技术部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分析化学有关分析化学的其他标准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通则》由TC481(全国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科学技术部。

    本标准规定了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用软件、仪器设备、光谱测量、样品、定性分析试验步骤、试验数据处理、试验报告等内容的通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吸收范围为12820cm-1~4000cm-1(即780nm~2500nm)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综上所述,GB/T 37969-2019 近红外光谱定性通则为各行各业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合理的样品准备、精准的仪器设备、科学的检测方法,我们能够高效地进行定性分析,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应用范围也将进一步拓展,为更多领域的产品质量把关提供重要保障。

结语

以上是关于GB/T 37969-2019 近红外光谱定性通则:如何通过先进检测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