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3839-2017基于生物效应含碳基纳米材料生物样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方法检测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GB/T 33839-2017基于生物效应含碳基纳米材料生物样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方法检测

概括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含碳基纳米材料的应用逐渐广泛,尤其是在生物领域中的前景备受关注。GB/T 33839-2017标准提出了一种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含碳基纳米材料的方法——基于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检测技术。该方法提供了一种高效且精确的方式来研究纳米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具有显著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

检测样品

检测的样品主要包括生物样品,如细胞、组织、体液等。这些生物样品可能由于纳米材料的应用而出现不同的反应,如细胞吸收、纳米材料的分布等。通过TEM检测,可以直观观察到纳米材料在生物样品中的形态、分布及其对生物结构的影响。样品通常需要经过严格的前处理,确保其能够在显微镜下得到有效的展示。

检测项目

GB/T 33839-2017标准的主要检测项目包括:

  • 纳米材料的形态分析:观察含碳基纳米材料的颗粒形状、大小及其分布情况。
  • 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分析纳米材料对生物样品(如细胞膜、细胞器等)的影响。
  • 纳米材料的细胞内分布:研究纳米材料在细胞内的吸附、穿透与分布特征。
  • 纳米材料对生物结构的干扰:通过高分辨率图像观察纳米材料是否引起细胞或组织结构的变化。

检测仪器

本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作为主要检测工具。TEM具有极高的分辨率,能够在纳米尺度下观察到样品的微观结构,特别适用于检测纳米材料与生物样品的相互作用。TEM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提供纳米材料的详细信息,如粒径、形态、分布以及可能的聚集情况等。此外,配套的样品制备设备(如冷冻切片机、样品预处理设备等)也是进行有效检测的必备工具。

检测方法

基于GB/T 33839-2017标准,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制备:首先,生物样品需要进行精细切割或固定,并确保样品在TEM下可以清晰观察。样品常用的处理方式包括化学固定、冻干、染色等。
  2. 显微镜观察:将预处理后的样品放置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通过高电压加速电子束进行照射,产生与样品相互作用的图像。
  3. 图像分析:通过TEM获得的图像进行分析,评估纳米材料的大小、形状、分布以及对生物样品的影响。
  4. 数据解读:结合显微镜图像和生物学数据,分析纳米材料对生物体的潜在影响,得出科学结论。

检测标准(部分)

《 GB/T 33839-2017 基于生物效应含碳基纳米材料生物样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基于生物效应含碳基纳米材料生物样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
  • 标准号:GB/T 33839-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G04
  • 发布日期:2017-05-3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40
  • 实施日期:2018-04-01
    技术归口: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分析化学化学分析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基于生物效应含碳基纳米材料生物样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由TC38(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本标准规定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以下简称透射电镜)检测含有碳基纳米材料的生物样品超微结构的技术和规范。本标准适用于含碳基纳米材料的生物薄试样透射电镜分析检测。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GB/T 33839-2017标准基于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提供了一个科学且精确的方式来研究含碳基纳米材料与生物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进步,该方法不仅有助于纳米材料的安全评估,还为生物医学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未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纳米材料对生命体的影响,为其在医学、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结语

以上是关于GB/T 33839-2017基于生物效应含碳基纳米材料生物样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方法检测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