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986-2007食品添加剂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检测详解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GB 1986-2007食品添加剂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检测详解

概括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是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的食品添加剂,具有改善食品口感、延长保质期、增加产品稳定性的作用。根据GB 1986-2007食品添加剂标准,这类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符合相关法规。本文将详细介绍单、双硬脂酸甘油酯的检测流程、检测项目、使用的仪器和方法,帮助大家深入了解如何确保其在食品中的质量标准。

检测样品

检测样品通常为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原料或者已添加至食品中的成品。在进行检测前,首先需从生产批次中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样品,以保证其具有代表性。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样品需根据食品种类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包括均质化、溶解或稀释等步骤。此外,样品的存储和运输过程中要严格避免污染和变质。

检测项目

根据GB 1986-2007标准,单、双硬脂酸甘油酯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含量检测: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硬脂酸甘油酯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质量指标检测:包括酸值、过氧化物值等,确保添加剂的质量稳定,不含有害杂质。
  • 微生物检测:确保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未受到有害微生物的污染,保障食品安全。
  • 重金属含量检测:特别是铅、砷、汞等有害重金属的检测,以防止其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检测仪器

在检测单、双硬脂酸甘油酯时,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

  • 气相色谱仪(GC):用于检测硬脂酸甘油酯的含量及其质量指标。通过分离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定量分析。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主要用于精确测定硬脂酸甘油酯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物质的含量。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用于检测样品中的微量成分和重金属含量。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用于检测重金属含量,特别是痕量元素的分析。

检测方法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样品准备:先将检测样品均质化,去除不必要的杂质,并根据需要进行稀释或溶解。
  • 气相色谱检测:取适量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中,通过色谱柱分离后,用热导检测器(TCD)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行定量分析。
  • 重金属检测: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超标的重金属元素。
  • 微生物检测:通过微生物培养法或PCR技术,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

检测标准(部分)

《 GB 1986-2007 食品添加剂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添加剂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
  • 标准号:GB 1986-2007
    中国标准分类号:X42
  • 发布日期:2007-10-29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20.20
  • 实施日期:2008-06-01
    技术归口: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 1986-1989
    主管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食品添加剂香料和调料、食品添加剂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由36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单、双硬脂酸甘油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氢化棕榈油或硬脂酸与甘油反应生成的含有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和少量三硬脂酸甘油酯的产品,在食品工业中作为乳化剂。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作为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其质量安全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精确的仪器设备,可以确保其符合GB 1986-2007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是每个生产企业的责任。了解和掌握这些检测流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控制。

结语

以上是关于GB 1986-2007食品添加剂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检测详解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