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擦伤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检测项目(部分)

  • 擦伤深度:通过比对未擦伤和擦伤后的区域,测量擦伤的深度。
  • 擦伤宽度:通过比对未擦伤和擦伤后的区域,测量擦伤的宽度。
  • 擦伤长度:通过比对未擦伤和擦伤后的区域,测量擦伤的长度。
  • 擦伤面积:通过比对未擦伤和擦伤后的区域,计算擦伤的面积。
  • 擦伤形状:通过观察描述擦伤的形状。
  • 擦伤后颜色变化:通过比对未擦伤和擦伤后的颜色,观察擦伤后颜色的变化。
  • 擦伤后光泽度:通过比对未擦伤和擦伤后的光泽度,观察擦伤后光泽度的变化。
  • 擦伤后硬度:通过比对未擦伤和擦伤后的硬度,观察擦伤后硬度的变化。
  • 擦伤后表面粗糙度:通过比对未擦伤和擦伤后的表面粗糙度,观察擦伤后表面粗糙度的变化。
  • 擦伤后强度:通过比对未擦伤和擦伤后的强度,观察擦伤后强度的变化。
  • 擦伤后抗拉强度:通过比对未擦伤和擦伤后的抗拉强度,观察擦伤后抗拉强度的变化。
  • 擦伤后抗弯强度:通过比对未擦伤和擦伤后的抗弯强度,观察擦伤后抗弯强度的变化。
  • 擦伤后抗压强度:通过比对未擦伤和擦伤后的抗压强度,观察擦伤后抗压强度的变化。
  • 擦伤后抗撞击强度:通过比对未擦伤和擦伤后的抗撞击强度,观察擦伤后抗撞击强度的变化。
  • 擦伤后耐磨性:通过比对未擦伤和擦伤后的耐磨性,观察擦伤后耐磨性的变化。
  • 擦伤后耐腐蚀性:通过比对未擦伤和擦伤后的耐腐蚀性,观察擦伤后耐腐蚀性的变化。
  • 擦伤后耐候性:通过比对未擦伤和擦伤后的耐候性,观察擦伤后耐候性的变化。
  • 擦伤后电阻率:通过比对未擦伤和擦伤后的电阻率,观察擦伤后电阻率的变化。
  • 擦伤后导电性:通过比对未擦伤和擦伤后的导电性,观察擦伤后导电性的变化。
  • 擦伤后吸湿性:通过比对未擦伤和擦伤后的吸湿性,观察擦伤后吸湿性的变化。

检测样品(部分)

  • 金属材料
  • 塑料材料
  • 橡胶材料
  • 陶瓷材料
  • 玻璃材料
  • 复合材料
  • 纤维材料
  • 涂料
  • 胶黏剂
  • 电子产品
  • 家具
  • 包装材料
  • 建筑材料
  • 汽车零部件
  • 飞机零部件
  • 医疗器械
  • 机械设备
  • 工艺品
  • 石材
  • 贵金属

检测仪器(部分)

  • 硬度计
  • 显微镜
  • 色差仪
  • 光泽度计
  • 粗糙度仪
  • 拉力测试机
  • 弯曲测试机
  • 压力测试器
  • 撞击测试机
  • 磨损试验机

检测标准

ASTM D5178-1998(2008) 有机涂层抗擦伤性试验方法

GOST 23.213-1983 制品耐磨性保证 机械制造用材料抗擦伤性能的评定方法

SH/T 0519-1992 车辆齿轮油抗擦伤性能评定法(L-42法)

SH/T 0532-1992 润滑油抗擦伤能力测定法(梯姆肯法)

结语

以上是关于抗擦伤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上一篇:下垂度 下一篇:粘温性能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