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635-0567
投诉举报:010-82491398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检测项目(部分)
本所可检测的项目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参数,如您需要其他的项目可以联系工程师进行沟通。
- 酸度:用于确定食品添加剂的酸碱特性,指示其对食品味觉的影响。
- 含量:确定食品添加剂在样品中的浓度,确保合适的添加剂使用。
- 溶解度:确定食品添加剂在水或其他溶剂中的溶解度,影响其在食品中的使用效果。
- PH值:评估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酸碱度影响,确定其适用范围。
- 水分:检测食品添加剂含水量,避免因水分含量过高导致质量下降。
- 外观:观察食品添加剂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判断其质量和纯度。
- 残留溶剂:检测食品添加剂中是否含有有害溶剂残留,保证产品安全。
- 熔点:确定食品添加剂的熔化温度,用于指导产品的加工和贮存。
- 挥发性物质:检测食品添加剂中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判断其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
- 重金属残留:测定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预防可能的健康风险。
- 微生物污染:检测食品添加剂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 氧化物含量:测定食品添加剂中氧化物的含量,评估其品质和稳定性。
- 酸值:测定食品添加剂中的酸度,用于产品配方和品质控制。
- 过氧化值:测定食品添加剂中氧化反应产生的过氧化物的含量,评估产品的新鲜度。
- 抗氧化指数:评估食品添加剂抗氧化性能,衡量其对食品品质的保护作用。
- 含醇量:测定食品添加剂中的醇含量,确定产品的甜味和醇味。
- 脂肪酸酯含量:测定食品添加剂中脂肪酸酯类物质的含量,判断其营养价值。
- 抗菌活性:测试食品添加剂的抑菌能力,对食品质量和安全起到保护作用。
- 稳定性:评估食品添加剂的稳定性,判断其在食品制品中的保存期限。
- 单体含量:测定食品添加剂中单体的含量,用于产品配方的调整。
- 嗅觉:通过嗅感判断食品添加剂的气味是否正常,评估产品的品质。
检测范围(部分)
- 增稠剂
- 防腐剂
- 甜味剂
- 食品着色剂
- 抗氧化剂
- 酸味剂
- 香精
- 增酸剂
- 调味料
- 乳化剂
- 酵素制剂
- 稳定剂
- 营养强化剂
- 酵母提取物
- 食品纤维
- 膳食纤维
- 增味剂
- 酶制剂
- 发酵产品
- 乳酸菌粉
检测仪器(部分)
以下仅展示部分仪器,如需其他仪器您可以给工程师提出您的仪器要求。
- 高效液相色谱仪
- 气相色谱仪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红外光谱仪
- 原子吸收光谱仪
- 质谱仪
- 电化学分析仪
- 荧光分析仪
- 电导仪
- 显微镜
检测方法(部分)
本所能够根据以下部分试验方法进行检测,也可以使用客户指定的检测方法进行试验。
- 溶液稀释法:使用适量标准溶液将样品稀释至合适的浓度范围,再进行检测。
- 薄层色谱法:利用样品在薄层分离材料上的迁移性差异,进行成分分离和定量分析。
- 体积法:通过样品的体积变化来测定其中某一成分的含量。
- 比色法:根据样品溶液与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后的色彩变化程度来定量分析。
- 电导测定法:通过测定电导度来判断样品中的离子含量。
- 电解质浓度法:根据电解质浓度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来测定样品中电解质的含量。
- 光度法:利用溶液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测定其中某一成分的浓度。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样品中某一特定元素的含量。
- 分子光谱法:利用样品溶液中特定物质的吸收、发射或散射光的特性来定量分析。
- 荧光法:利用样品对激发光的吸收并发射荧光的特性来测定其中某一物质的浓度。
检测标准(部分)
本所能够根据国家级标准(GB)、 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以及欧标、美标等国际级标准(ISO/IEC)进行检测,您可以通过标准号与工程师沟通。
《 GB 1886.8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 标准号:GB 1886.80-2015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发布日期:2015-09-22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实施日期:2016-03-22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标准分类:
- 内容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食用油脂和三乙酰甘油酯及甘油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酯交换、分子蒸馏等步骤制备,或在没有催化剂或者分子蒸馏的情况下,由食用单甘酯和乙酸酐通过直接乙酰化作用制备的食品添加剂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以上是关于食品添加剂乙酰化单检测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