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水产制品检测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检测项目(部分)

  • 水分含量:检测产品中的水分含量,水分含量高会导致产品容易变质
  • 蛋白质含量:检测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动物性水产品的重要营养成分
  • 脂肪含量:检测产品中的脂肪含量,脂肪是给予产品口感和风味的重要成分
  • 灰分含量:检测产品中的灰分含量,灰分主要来自于无机元素,可以反映产品的纯度和品质
  • 细菌总数:检测产品中的细菌数量,高细菌总数可能会导致产品变质
  • 大肠菌群:检测产品中的大肠菌群是否超标,高含量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
  • 重金属:检测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如汞、镉等,高含量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 防腐剂:检测产品中的防腐剂残留量,高残留量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风险
  • 黄曲霉毒素:检测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高含量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 氨基酸:检测产品中的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检测样品(部分)

  • 鱼类制品
  • 虾类制品
  • 贝类制品
  • 蟹类制品
  • 海参制品
  • 海藻制品
  • 鳗鱼制品
  • 龙虾制品
  • 海带制品
  • 鱿鱼制品

检测仪器(部分)

  • 水分测定仪
  • 氮/蛋白质测定仪
  • 脂肪测定仪
  • 灰分测定仪
  • 菌落计数器
  • 细菌培养箱
  • UV-Vis分光光度计
  • 重金属测定仪
  • 残留农药检测仪
  • 毒素检测仪

检测方法(部分)

  • 干燥法:通过加热样品驱除其中的水分,然后测量样品的质量差异来确定水分含量
  • 凯氏氮测定法:利用凯氏反应,将样品中的氮转化为氨氮,然后通过滴定或仪器测量氨氮的含量,计算出蛋白质含量
  • 离心法:将样品中的脂肪通过溶剂提取,然后离心分离出脂肪层,测量脂肪的质量差异来确定脂肪含量
  • 燃烧法:将样品加热至高温,燃烧后称量残留物的质量来确定灰分含量
  • 菌落计数法:将样品稀释后涂布在琼脂上,培养一段时间后,根据菌落的数量来评估细菌总数
  • PCR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大肠菌群的DNA,判断细菌是否超标
  • 原子吸收光谱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通过测量样品中重金属的吸光度,来确定重金属的含量
  • 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中的防腐剂进行分离和检测
  • ELISA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
  • 氨基酸分析: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样品中的氨基酸进行分离和测定

检测标准(部分)

《 GB 1013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水产制品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水产制品
  • 标准号:GB 10136-2015
    中国标准分类号:
  • 发布日期:2015-11-13
    国际标准分类号:
  • 实施日期:2016-11-13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替代GB10132-2005;GB10136-2005;GB10138-2005;GB10144-2005
    主管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肉肉制品和其他动物类食品鱼和水产品
  • 内容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动物性水产制品。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以上是关于动物性水产制品检测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上一篇:泡菜检测 下一篇:饲料级乳清粉检测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