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盘釉面铅镉溶出量检测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检测信息(部分)

Q: 什么是碗盘釉面铅镉溶出量检测? A: 碗盘釉面铅镉溶出量检测是指通过正规方法测定陶瓷、玻璃等餐具釉面中铅、镉等重金属在特定条件下溶出的含量,以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Q: 这类检测主要针对哪些产品? A: 主要针对陶瓷、搪瓷、玻璃等材质的餐具,如碗、盘、杯、碟等日常用餐具,以及装饰性器皿。 Q: 检测的意义是什么? A: 铅、镉溶出量超标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检测可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如GB 4806.4、FDA标准等),保障消费者安全。 Q: 检测的流程是怎样的? A: 通常包括样品制备、模拟溶出实验(如醋酸浸泡)、仪器分析(如原子吸收光谱法)及数据报告生成等步骤。

检测项目(部分)

  • 铅溶出量:检测釉面中铅在酸性条件下的溶出浓度,评估潜在健康风险。
  • 镉溶出量:测定镉元素的溶出量,防止慢性中毒。
  • 溶出液pH值:模拟食品接触环境,影响重金属溶出率。
  • 外观缺陷检查:观察釉面是否开裂、剥落,可能导致溶出量增加。
  • 釉面耐磨性:磨损后是否加剧重金属溶出。
  • 温度稳定性:高温使用下溶出量是否变化。
  • 多次使用溶出量:模拟重复使用后的累积溶出风险。
  • 铅迁移总量:综合评估铅的迁移安全性。
  • 镉迁移总量:综合评估镉的迁移安全性。
  • 釉面厚度:影响重金属溶出的屏障效果。
  • 酸性溶液浸泡时间:不同时间下的溶出动态。
  • 溶出液浓度梯度:检测不同浓度酸性条件下的溶出差异。
  • 铅同位素分析:追溯污染来源(如原料或工艺)。
  • 镉形态分析:区分可溶性与不可溶性镉化合物。
  • 釉面孔隙率:高孔隙率可能导致溶出量升高。
  • 烧结温度影响:评估生产工艺对溶出量的影响。
  • 装饰涂层溶出量:检测彩色图案部分的重金属溶出。
  • 微波适用性:微波加热是否导致溶出量异常。
  • 洗碗机耐受性:机械清洗后溶出量变化。
  • 儿童餐具专项检测:针对更低限值的特殊要求。

检测范围(部分)

  • 陶瓷碗
  • 陶瓷盘
  • 陶瓷杯
  • 陶瓷碟
  • 陶瓷汤匙
  • 陶瓷茶具
  • 陶瓷烤盘
  • 陶瓷砂锅
  • 搪瓷碗
  • 搪瓷杯
  • 玻璃餐盘
  • 玻璃碗
  • 玻璃杯
  • 釉下彩餐具
  • 釉上彩餐具
  • 骨质瓷餐具
  • 炻器餐具
  • 仿瓷餐具
  • 装饰用陶瓷器皿
  • 酒店专用餐具

检测仪器(部分)

  •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pH计
  • 恒温振荡水浴槽
  • 电热鼓风干燥箱
  • 微波消解仪
  • 超纯水制备系统
  • 电子天平(万分之一)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

检测方法(部分)

  • GB 31604.34-2016:食品接触材料铅镉溶出量标准测定方法。
  • ISO 6486-1: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测定。
  • 原子吸收光谱法:高精度定量铅镉元素含量。
  • ICP-MS法:痕量级重金属检测方法。
  • 醋酸浸泡法:模拟酸性食物接触环境。
  • 微波辅助消解法:快速溶解样品基质。
  • 比色法:通过显色反应半定量分析。
  • X射线荧光光谱法:无损筛查釉面重金属。
  • 溶出动力学测试:研究时间对溶出量的影响。
  • 迁移量测试:评估实际使用中的迁移风险。
  • 重复浸提法:模拟长期使用情况。
  • 温度梯度测试:检测不同温度下的溶出特性。
  • 表面磨损测试:评估釉面完整性对溶出的影响。
  • pH梯度实验:研究酸碱度与溶出量的关系。
  • 欧盟EN 1388-1/2:搪瓷餐具铅镉溶出标准方法。
  • FDA CPG 7117.06: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测规范。
  • 日本JIS S 3201:陶瓷餐具安全性试验方法。
  • GB 4806.4-2016:中国食品接触陶瓷制品安全标准。
  • ASTM C738:美国材料测试协会标准方法。
  • ISO 8391-1:玻璃餐具铅镉溶出测试方法。

结语

以上是关于碗盘釉面铅镉溶出量检测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