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件层间结合力测试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检测信息(部分)

Q: 什么是3D打印件层间结合力测试? A: 3D打印件层间结合力测试是通过力学或物理方法评估3D打印成型过程中各层材料之间的粘结强度,确保产品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性。 Q: 该类产品的用途范围是什么? A: 适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制造、工业模具等领域,用于验证3D打印件的结构可靠性和耐久性。 Q: 检测概要包含哪些内容? A: 包括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层间剥离力等关键参数测试,以及材料兼容性、工艺优化等综合分析。

检测项目(部分)

  • 拉伸强度:评估材料在轴向拉力作用下的最大承载能力
  • 剪切强度:测量层间材料抵抗平行滑移的能力
  • 层间剥离力:量化垂直方向分离各层所需的最小力值
  • 断裂伸长率:反映材料在断裂前的塑性变形能力
  • 弹性模量:表征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的应力-应变关系
  • 屈服强度: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时的临界应力值
  • 冲击韧性:测试材料在瞬间载荷下的能量吸收能力
  • 疲劳强度:评估材料在循环载荷下的耐久性能
  • 硬度:反映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压入变形的能力
  • 层间结合面积率:量化有效粘结区域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 孔隙率:检测层间结合处气孔缺陷的分布情况
  • 微观形貌分析:观察层间结合面的显微结构特征
  • 热变形温度:测定材料在热负荷下的尺寸稳定性
  • 蠕变性能:评估材料在持续应力下的缓慢变形特性
  • 各向异性比:比较不同方向力学性能的差异程度
  • 残余应力:检测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内部应力分布
  • 界面扩散层厚度:测量材料层间相互渗透的深度
  • 化学兼容性:分析不同材料层间的分子结合状况
  • 湿热老化性能:评估环境温湿度对结合力的影响
  • 振动疲劳特性:测试动态载荷下的层间结构稳定性

检测范围(部分)

  • 熔融沉积成型(FDM)件
  • 光固化(SLA)成型件
  •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件
  • 电子束熔融(EBM)件
  • 多喷头建模(MJM)件
  • 层叠制造(LOM)件
  •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DMLS)件
  • 三维印刷(3DP)件
  • 数字光处理(DLP)件
  • 选择性热烧结(SHS)件
  • 粘结剂喷射成型件
  • 复合材料增材制造件
  • 陶瓷光固化件
  • 金属浆料打印件
  • 聚合物粉末烧结件
  • 生物材料打印件
  • 梯度材料打印件
  • 纳米材料增强打印件
  • 大型结构件打印件
  • 微型精密打印件

检测仪器(部分)

  • 万能材料试验机
  • 显微硬度计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X射线断层扫描仪
  • 动态力学分析仪(DMA)
  •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热机械分析仪(TMA)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红外光谱仪
  • 三维表面轮廓仪

检测方法(部分)

  • ASTM D638:塑料拉伸性能标准测试方法
  • ASTM D790:塑料弯曲性能测试标准
  • ASTM D2344:短梁剪切强度测试方法
  • ISO 527:塑料拉伸性能国际标准
  • ASTM F2792:增材制造技术术语标准
  • ASTM F3122:金属粉末床熔融件机械测试指南
  • ISO/ASTM 52900:增材制造通用标准
  • ASTM E8/E8M: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 ISO 178:塑料弯曲性能测试
  • ASTM D3039: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测试
  • ASTM D3518:复合材料面内剪切试验方法
  • ISO 14125: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测定
  • ASTM D5766: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测试
  • ASTM D7248:复合材料层间断裂韧性测试
  • ISO 13003:纤维增强塑料疲劳性能测试
  • ASTM E384:材料显微硬度测试方法
  • ISO 6507:金属材料维氏硬度测试
  • ASTM E407:材料显微蚀刻方法
  • ISO 25178:表面纹理测量标准
  • ASTM E1417:渗透检测标准方法

结语

以上是关于3D打印件层间结合力测试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