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框架检测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检测信息(部分)

什么是电池模组框架?
电池模组框架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核心结构件,主要起固定电芯、散热管理及防护作用,通常采用铝合金或高强度复合材料制成。
检测范围包括哪些应用领域?
涵盖新能源汽车(纯电/混动)、储能电站、电动工具、电动船舶、无人机电池系统等所有锂电池集成应用场景。
检测主要关注哪些性能指标?
重点检测结构完整性、机械强度、绝缘性能、散热效率、耐腐蚀性及振动疲劳特性六大核心指标,确保电池系统安全运行。
检测依据什么标准?
依据GB/T 31467.3(动力电池包安全性要求)、UL 2580、IEC 62660等国际国内标准,同时满足车企定制化技术规范。
典型检测周期是多久?
常规检测项目5-7个工作日,环境可靠性试验等特殊项目需15-20个工作日,支持加急服务。

检测项目(部分)

  • 尺寸公差检测:验证框架几何尺寸与设计图纸的符合性
  • 抗拉强度测试:测定材料在拉伸状态下的最大承载能力
  • 压缩强度测试:评估垂直方向受压时的结构稳定性
  • 焊接强度测试:检测焊接点抗剪切和抗剥离性能
  • 绝缘电阻测试:确保框架与带电部件间的绝缘安全性
  • 盐雾试验:模拟海洋环境验证耐腐蚀性能
  • 热循环测试:评估温度骤变下的结构变形量
  • 振动疲劳测试:模拟车辆行驶中的机械振动耐受性
  • 跌落冲击测试:检验意外坠落时的结构完整性
  • 导热系数测定:测量框架材料的热传导效率
  • 阻燃性能测试:验证材料遇火时的自熄特性
  • 气密性检测:确保冷却管路系统的密封完整性
  • 形变恢复测试:测定外力撤除后的形状复原能力
  • 表面粗糙度检测:影响散热涂层附着力的关键指标
  • 金相组织分析:观察材料微观结构是否存在缺陷
  • 硬度测试:评估材料表面抗压痕能力
  • CT扫描检测:三维无损探伤内部结构缺陷
  • 模态分析:测定框架固有频率避免共振风险
  • 电解液耐受性:验证密封材料抗化学腐蚀能力
  • 接地连续性:确保静电有效导出防止积累

检测范围(部分)

  • 方形电池模组框架
  • 圆柱电池模组框架
  • 软包电池模组框架
  • 液冷式模组框架
  • 风冷式模组框架
  • 集成式电池包框架
  • 轻量化镁合金框架
  • 碳纤维复合材料框架
  • 高压平台800V框架
  • 换电式标准框架
  • 商用车双层模组框架
  • 储能柜模块化框架
  • 无人机异形框架
  • 潜艇用耐压框架
  • 工程机械加固框架
  • 可扩展拼接框架
  • 防火防爆特种框架
  • 低温环境专用框架
  • 快充电池散热框架
  • CTP无模组化框架

检测仪器(部分)

  • 万能材料试验机
  • 三坐标测量仪
  •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
  • 电磁振动台系统
  • 工业CT扫描设备
  • 红外热成像仪
  • 盐雾腐蚀试验箱
  • 激光导热分析仪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超声波探伤仪
  • 绝缘电阻测试仪
  • 气体质谱检漏仪
  • 动态信号分析系统
  • 显微硬度计
  • 金相制样设备

检测方法(部分)

  • 静态载荷测试:施加恒定压力评估结构变形量
  • 高低温循环试验:-40℃~85℃温度交变测试
  • 随机振动谱分析:模拟实际路况频谱振动
  • 氦质谱检漏法:检测冷却系统微泄漏
  • 热像分析法:定位结构热传导薄弱点
  • 金相切片法:观察焊接熔深和热影响区
  • 三点弯曲试验:测定横梁结构抗弯性能
  • 盐雾加速腐蚀:按GB/T 10125中性盐雾标准
  • 激光闪射法:精确测量材料导热系数
  • 有限元仿真:通过CAE软件预判应力集中区
  • 落锤冲击测试:评估抗瞬时冲击能力
  • 恒压恒流法:检测绝缘介电强度
  • 模态激振法:测定结构固有频率和振型
  • 表面轮廓扫描:建立三维形貌数据模型
  • 化学浸泡试验:验证电解液耐受性
  • X射线衍射法:分析材料晶体结构变化
  • 疲劳寿命测试:进行百万次循环加载
  • 接地电阻测量:使用四线法精确测试
  • 气体渗透检测:评估密封材料阻隔性能
  • 微观断口分析:通过SEM观察失效机理

结语

以上是关于电池模组框架检测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