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635-0567
投诉举报:010-82491398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环氧乙烷检测:科学分析与方法详解
概括
环氧乙烷(Ethylene Oxide,EO)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和消毒领域的有机化学物质。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中间体,用于生产抗生素、消毒剂、杀虫剂等。然而,环氧乙烷本身具有高度的毒性和致癌性,因此对其在环境和工作场所中的浓度进行科学检测,是确保公共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将详细介绍环氧乙烷的检测方法、所需仪器及相关检测项目,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环境监测工作者提供一套完整的检测指南。
检测样品
环氧乙烷的检测样品主要来源于空气、水源、土壤以及工作场所环境中的空气。由于环氧乙烷的挥发性较强,通常在室温下以气体形式存在,因此空气中的环氧乙烷浓度是最常见的检测样品。对于工业区域、医疗设施、消毒场所等,空气监测能够及时反映出环氧乙烷的污染水平。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环氧乙烷泄漏事故,检测人员还需要对水源或土壤进行分析,以评估污染范围和影响。
检测项目
环氧乙烷的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气体浓度检测:主要测量空气中环氧乙烷的浓度,单位为ppm(百万分之一)。
- 水体污染检测:通过分析水样中环氧乙烷的残留量,评估水源的污染程度。
- 土壤污染监测:环氧乙烷在土壤中的残留可以通过特殊方法提取,并测量其含量。
- 暴露评估:检测人体或动物体内的环氧乙烷浓度,评估暴露风险。
这些检测项目有助于全面评估环氧乙烷的污染情况,并为后续的风险控制与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检测仪器
检测环氧乙烷的仪器种类繁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 气相色谱仪(GC):气相色谱法是检测环氧乙烷最常见的方法,能够精确地分析空气、水源和土壤中的环氧乙烷浓度。通过色谱柱分离环氧乙烷与其他气体成分,再利用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 气体检测管:这是一种便捷的现场检测工具,适用于快速检测空气中环氧乙烷的浓度,适用于初步筛查和快速评估。
- 光谱分析仪:一些高端的光谱仪可以通过分析光的吸收或发射特性,检测环境中环氧乙烷的含量。
- 便携式检测仪器:针对工业环境或户外检测需求,便携式环氧乙烷检测仪广泛应用。其主要特点是快速响应和便于携带,适合应急检测使用。
这些检测仪器在不同的环境和应用场景下各有优势,选择合适的仪器能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检测方法
环氧乙烷的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化学分析法和生物学分析法等,其中气相色谱法最为常用。具体步骤如下:
- 气相色谱法:首先,采集空气或水样,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该方法通过将样品注入气相色谱柱,利用不同物质的挥发性差异分离出环氧乙烷。经过分离后的样品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最后得出环氧乙烷的浓度。
- 化学分析法:该方法通常通过环氧乙烷与特定化学试剂反应,形成可测量的化合物,从而进行定量分析。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环境中的检测。
- 生物学分析法:生物监测方法通过检测环氧乙烷对生物体的影响,间接推断环境中环氧乙烷的浓度。这类方法常用于职业暴露评估。
上述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根据样品类型、检测精度和时间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检测标准(部分)
《 T/NAIA 0291-2024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中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中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 标准号:T/NAIA 0291-2024
- 中国标准分类号:C2770
- 发布日期:2024-05-17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 实施日期:2024-05-30
- 团体名称: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中环氧乙烷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检测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中环氧乙烷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法。
《 SHS 03015-2004 环氧乙烷反应器维护检修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环氧乙烷反应器维护检修规程
- 标准号:SHS 03015-2004
- 中国标准分类号:G93
- 发布日期:2004-06-21
-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80.20
- 实施日期:2004-06-2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SHS 03015-1992
-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SH 石油化工
- 内容简介:
本规程适用于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中,设计压力为1.6~10MPa的列管固定床反应器。其他化工装置的列管固定床反应器的维护检修可参照执行。
《 DB3210/T 1156-2023 医疗器械生产行业环氧乙烷安全使用指南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医疗器械生产行业环氧乙烷安全使用指南
- 标准号:DB3210/T 1156-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G09
- 发布日期:2023-12-29
-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 实施日期:2024-01-29
- 技术归口:扬州市应急管理局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环保、保健和安全事故和灾害控制制造业江苏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医疗器械生产行业环氧乙烷安全使用指南》由扬州市应急管理局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医疗器械生产行业(以下简称医械行业)环氧乙烷建筑与选址、采购、转运、储存、输气、灭菌过程中的安全技术以及安全管理、应急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扬州市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工艺的医械行业企业。
《 YY/T 1302.1-2015 环氧乙烷灭菌的物理和微生物性能要求 第1部分:物理要求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环氧乙烷灭菌的物理和微生物性能要求 第1部分:物理要求
- 标准号:YY/T 1302.1-2015
- 中国标准分类号:C47
- 发布日期:2015-03-02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01
- 实施日期:2016-01-01
- 技术归口:全国消毒技术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0)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药监局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YY 医药卫生和社会工作消毒和灭菌消毒和灭菌综合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环氧乙烷灭菌的物理和微生物性能要求 第1部分:物理要求》,主管部门为国家药监局。
《 YY/T 1302.2-2015 环氧乙烷灭菌的物理和微生物性能要求 第2部分:微生物要求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环氧乙烷灭菌的物理和微生物性能要求 第2部分:微生物要求
- 标准号:YY/T 1302.2-2015
- 中国标准分类号:C47
- 发布日期:2015-03-02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01
- 实施日期:2016-01-01
- 技术归口:全国消毒技术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0)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药监局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消毒和灭菌消毒和灭菌综合YY 医药卫生和社会工作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环氧乙烷灭菌的物理和微生物性能要求 第2部分:微生物要求》,主管部门为国家药监局。YY/T1302的本部分规定了环氧乙烷灭菌微生物方面的过程定义、确认、过程有效性维护等。本部分适用于医疗器械及其他相关产品或材料的环氧乙烷灭菌过程,为环氧乙烷(EO)灭菌过程的开发和确认中的各种微生物方面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本部分还为采用ISO11135-1:2007和ISO/TS11135-2:2008标准的医疗器械制造商(包括使用外包灭菌工厂或外包灭菌操作的制造商)提供额外的应用指南。YY/T1302的本部分未包括可能对产品生物负载和灭菌过程有影响的各个因素。
《 YY/T 1268-2015 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追加和过程等效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追加和过程等效
- 标准号:YY/T 1268-2015
- 中国标准分类号:C47
- 发布日期:2015-03-02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01
- 实施日期:2016-01-01
- 技术归口:全国消毒技术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0)
- 代替标准:被YY/T 1268-2023代替
- 主管部门:国家药监局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消毒和灭菌消毒和灭菌综合YY 医药卫生和社会工作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追加和过程等效》,主管部门为国家药监局。本标准规定追加新产品或有变化的产品于原有确认的环氧乙烷灭菌过程中,使用不同设备时灭菌过程的等效性。本标准适用于经环氧乙烷(EO)灭菌法处理、采用传统放行或参数放行的医疗器械。本标准适用的环氧乙烷灭菌情况包括:a)在已经确认的环氧乙烷灭菌过程中增加新产品;b)评估已确认产品的变更;c)已确认的过程转移到不同的场地或设备;d)评估灭菌过程的等效性。尽管本标准预期应用于医疗器械,但其内容也适用于其他相关的产品或材料。
《 YY/T 1267-2015 适用于环氧乙烷灭菌的医疗器械的材料评价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适用于环氧乙烷灭菌的医疗器械的材料评价
- 标准号:YY/T 1267-2015
- 中国标准分类号:C47
- 发布日期:2015-03-02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01
- 实施日期:2016-01-01
- 技术归口:全国消毒技术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0)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药监局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消毒和灭菌消毒和灭菌综合YY 医药卫生和社会工作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适用于环氧乙烷灭菌的医疗器械的材料评价》,主管部门为国家药监局。本标准规定了材料选择、设计和加工、材料试验。为选择环氧乙烷灭菌的材料适应性提供评价指南。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环氧乙烷灭菌的医疗器械的材料评价。
《 T/ZZB 3222-2023 工业用环氧乙烷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工业用环氧乙烷
- 标准号:T/ZZB 3222-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C261
- 发布日期:2023-09-25
-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10
- 实施日期:2023-11-01
- 团体名称:浙江省质量协会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环氧乙烷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安全和质量承诺。本文件适用于乙烯直接氧化法制取的环氧乙烷,该产品主要用于合成助剂、医药、化纤、染料中间体等。
《 JJG(皖)57-2016 环氧乙烷气体检测报警仪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环氧乙烷气体检测报警仪
- 标准号:JJG(皖)57-2016
- 标准状态:确认有效
- 发布日期:2016-11-22
- 归口单位
- 实施日期:2016-11-22
-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代替标准:
- 标准类别:计量检定规程
- 文件格式:纸质版或者PDF电子版(用Acrobat Reader打开)或Word版本doc格式
- 内容简介:
《 T/ZZB 2701-2022 工业用环氧乙烷灭菌器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工业用环氧乙烷灭菌器
- 标准号:T/ZZB 2701-2022
- 中国标准分类号:C47/C358
- 发布日期:2022-03-28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10
- 实施日期:2022-04-28
- 团体名称: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医药卫生技术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环氧乙烷灭菌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和包装、运输、贮存、报废处理、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最高工作压力低于100kPa、采用环氧乙烷液化气体灭菌的工业用环氧乙烷灭菌器(以下简称灭菌器)
该灭菌器容积>1m3,适用于医疗器械工业生产中灭菌
本文件不适用于灭菌器容积≤1m3,用于临床医疗器械灭菌的环氧乙烷灭菌器
注:若无特别说明,本标准中所指的压力均为相对压力
本文件的内容包括使灭菌器工作于大气压之上或大气压之下的最低性能和结构等要求:——确保灭菌过程能够用来对灭菌物品进行灭菌;——进行灭菌过程的实施和监测所必须的设备与控制装置
本文件对环氧乙烷灭菌的包装材料未做出规定,有关要求参见GB19633
本文件对灭菌材料未做出规定,对灭菌材料的有关要求参见标准YY/T1267—2015
本文件对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未做出规定,有关要求参见GB18279.1,GB18279.2
本文件不讨论医疗器械内环氧乙烷残留量问题
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对某些医疗器械产品规定了其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予以采用
《 T/CAMDI 056-2020 无菌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管理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无菌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管理规范
- 标准号:T/CAMDI 056-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C358
- 发布日期:2020-12-31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01
- 实施日期:2021-07-01
- 团体名称: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医药卫生技术
- 内容简介:
本文件从质量管理体系、安全和环境保护、灭菌过程控制和监视、变更和不合格控制以及重新灭菌等方面,对环氧乙烷灭菌生产过程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指导,用于指导自行灭菌的医疗器械制造商和分包灭菌商,以规范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的管理
本规范文件中除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及参考文献部分外,其它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质量管理体系部分: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管理职责、人员和设备以及采购等方面规定了企业(制造商和分包灭菌商)提出要求和提供指导;2)安全和环境保护部分:从消防安全、人员安全、工艺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提出要求和指导;3)灭菌过程和监视部分:对企业灭菌过程中产品的接收和贮存、灭菌过程、灭菌后贮存、灭菌放行以及发货/转运过程等活动提出要求和指导;4)变更和不合格控制:对企业灭菌过程中变更和不合格控制进行了要求;5)对涉及到重新灭菌的过程提出要求
通过如以上的几个部分的要求和指导,使得本标准规范文件是对GB18279.1和GB/T18279.2执行实施的形成了良好的补充
同时,使得环氧乙烷灭菌日常过程控制更具有可执行性和操作性,从而保障自行灭菌的医疗器械制造商和分包灭菌商灭菌过程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DB53/T 1156-2023 医疗器械生产行业环氧乙烷安全使用指南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医疗器械生产行业环氧乙烷安全使用指南
- 标准号:DB53/T 1156-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G09
- 发布日期:2023-02-23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 实施日期:2023-05-23
- 技术归口:扬州市应急管理局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制造业云南省植物栽培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医疗器械生产行业环氧乙烷安全使用指南》由扬州市应急管理局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燕麦生产的播种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高寒冷凉山区冬闲地燕麦的生产。
《 DB13/T 5127.10-2019 植入性医疗器械 高分子材料 浸提液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 环氧乙烷迁移量 气相色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植入性医疗器械 高分子材料 浸提液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 环氧乙烷迁移量 气相色谱法
- 标准号:DB13/T 5127.10-2019
- 中国标准分类号:C30
- 发布日期:2019-12-27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20
- 实施日期:2020-01-28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河北省医用材料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植入性医疗器械 高分子材料 浸提液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 环氧乙烷迁移量 气相色谱法》,主管部门为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YY 0503-2023 环氧乙烷灭菌器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环氧乙烷灭菌器
- 标准号:YY 0503-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C30
- 发布日期:2023-06-20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
- 实施日期:2025-07-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YY 0503-2016
- 主管部门:国家药监局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医药消毒和灭菌消毒设备YY 医药卫生和社会工作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环氧乙烷灭菌器》,主管部门为国家药监局。本文件规定了环氧乙烷灭菌器(以下简称灭菌器)的分类、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无论是纯环氧乙烷气体还是与其他气体的混合物)作为灭菌剂的自动控制型灭菌器。灭菌器可用于医疗器械工业生产灭菌和医疗机构中的灭菌。本文件不适用于直接将环氧乙烷或含有环氧乙烷的混合物注入包装或柔性腔内的灭菌方式及设备。本文件未规定灭菌器的压力容器要求,也未规定环氧乙烷灭菌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废弃物处理要求和环氧乙烷残留量。本文件规定了环氧乙烷灭菌器(以下简称灭菌器)的分类、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无论是纯环氧乙烷气体还是与其他气体的混合物)作为灭菌剂的自动控制型灭菌器。灭菌器可用于医疗器械工业生产灭菌和医疗机构中的灭菌。本文件不适用于直接将环氧乙烷或含有环氧乙烷的混合物注入包装或柔性腔内的灭菌方式及设备。本文件未规定灭菌器的压力容器要求,也未规定环氧乙烷灭菌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废弃物处理要求和环氧乙烷残留量。
《 YY/T 1268-2023 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追加和过程等效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追加和过程等效
- 标准号:YY/T 1268-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C30
- 发布日期:2023-03-14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
- 实施日期:2024-05-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YY/T 1268-2015
- 主管部门:国家药监局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消毒和灭菌消毒和灭菌综合YY 医药卫生和社会工作医药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追加和过程等效》,主管部门为国家药监局。本文件规定了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过程中新产品或变更的产品追加到已经确认的灭菌过程的要求,并为使用不同灭菌设备时评估灭菌过程等效性提供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经环氧乙烷灭菌处理、采用传统放行或参数放行的医疗器械。本文件适用的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情况包括:a)在已经确认的环氧乙烷灭菌过程中增加新产品;b)评估已确认产品的变更;c)已确认的过程转移到不同的场地或设备;d)评估灭菌过程的等效性。本文件规定了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过程中新产品或变更的产品追加到已经确认的灭菌过程的要求,并为使用不同灭菌设备时评估灭菌过程等效性提供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经环氧乙烷灭菌处理、采用传统放行或参数放行的医疗器械。本文件适用的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情况包括:a) 在已经确认的环氧乙烷灭菌过程中增加新产品;b) 评估已确认产品的变更;c) 已确认的过程转移到不同的场地或设备;d) 评估灭菌过程的等效性。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环氧乙烷作为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可忽视。通过科学、准确的检测方法,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其浓度分布情况,为环境保护、公共健康和安全管理提供有力保障。从气相色谱法到便携式检测仪器,环氧乙烷的检测技术在不断进步与完善,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更先进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进一步加强环氧乙烷的监测工作,提升检测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仍然是保障公共健康的重要课题。
结语
以上是关于环氧乙烷检测:科学分析与方法详解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