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检测指南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检测指南

概括

巧克力及其制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其质量和安全性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的检测**涉及多个关键指标,如可可含量、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指标等。本指南将介绍检测样品、检测项目、检测仪器及方法,以帮助确保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检测样品

检测的样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纯巧克力**(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等)
  • **代可可脂巧克力**(使用代可可脂部分或全部替代可可脂的巧克力)
  • **巧克力制品**(如夹心巧克力、涂层巧克力、巧克力酱、巧克力糖果等)

不同类型的巧克力及制品因配方、工艺不同,其检测重点也有所区别。

检测项目

巧克力及其制品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成分检测: 可可脂含量、总可可固形物、糖分、蛋白质、乳固体等。
  • 食品添加剂检测: 乳化剂、香精、防腐剂等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 微生物指标检测: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等,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 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检测: 铅、镉、砷、汞等重金属含量,以及黄曲霉毒素等。
  • 理化特性检测: 熔点、酸价、过氧化值、水分含量等,评估产品品质。

检测仪器

根据不同检测项目,需使用以下主要仪器: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食品添加剂、黄曲霉毒素等检测。
  • **气相色谱仪(GC)**:用于检测香料成分及部分食品添加剂。
  •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用于重金属含量检测。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用于色素及部分食品成分的检测。
  • **微生物检测设备**:用于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检测。

检测方法

巧克力及其制品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主要包括:

  • 成分检测方法: 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等。
  • 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进行检测,如GB 5009.28-2016(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
  • 微生物检测方法: 采用平板计数法、PCR检测等,以确定细菌、霉菌含量。
  • 重金属检测方法: 主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理化特性检测方法: 通过熔点测定、酸价和过氧化值测定等方式评估产品品质。

检测标准(部分)

《 GB 9678.2-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
  • 标准号:GB 9678.2-2014
    中国标准分类号:X00
  • 发布日期:2014-12-2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90
  • 实施日期:2015-05-24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GB 9678.2-2003
    主管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巧克力
  • 内容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的质量与安全性对消费者健康至关重要。通过**科学严谨的检测**,可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保障食品安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消费者在购买时也应关注产品标签信息,以选择符合标准的优质产品。

结语

以上是关于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检测指南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