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检测:如何通过科学方法识别和预防过敏源
概括
过敏原是指能够引发过敏反应的物质,通常是由某些蛋白质组成。当人体接触到这些物质时,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其识别为有害物质,进而释放抗体,导致一系列过敏反应。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某些食物等。过敏原的检测对于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识别潜在的过敏源,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检测样品
过敏原的检测通常需要通过人体样本来进行分析,常见的样本包括血液和皮肤。血液样本能够通过测量体内特定免疫球蛋白(IgE)的水平来检测过敏原。皮肤检测则通过将不同的过敏原轻微接触皮肤,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此外,呼气样本和尿液样本也有时用于检测某些特定类型的过敏反应。
检测项目
过敏原检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 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IgE抗体水平,可以判断是否对某些过敏原存在敏感性。
- 皮肤点刺试验:通过在皮肤上轻微刺入不同的过敏原,观察是否产生过敏反应。
- 特异性过敏原检测:包括食物、尘螨、花粉等常见过敏源的检测。
检测仪器
进行过敏原检测时,通常会使用一些正规的仪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常见的检测仪器包括:
- 免疫分析仪:用于测定血液中IgE水平,帮助判断过敏反应的类型。
- 皮肤点刺试验设备:用于在皮肤上进行过敏原点刺实验,通常配备精细的针头和控制系统。
- 过敏原提取仪器:通过提取不同物质中的过敏成分,用于进一步分析。
检测方法
过敏原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血液检测:通过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液中免疫球蛋白E(IgE)的水平。如果血液中某种过敏原的IgE浓度高,则表明个体对该过敏原存在过敏反应。
- 皮肤试验:通过在皮肤表面点刺或刮擦少量过敏原,观察是否产生红肿、痒感等过敏症状。常见的有皮肤点刺试验(Prick Test)和皮肤划痕试验。
- 呼气测试:某些类型的过敏反应,例如哮喘,可以通过呼气测试来检测,分析呼吸中的化学成分。
检测标准(部分)
《 SN/T 1961.2-2007 食品中过敏原成分检测方法 第2部分: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花生成分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中过敏原成分检测方法 第2部分: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花生成分
- 标准号:SN/T 1961.2-2007
- 中国标准分类号:X04
- 发布日期:2007-08-06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08-03-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 T/CNLIC 0104-2023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材料抗过敏原性能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材料抗过敏原性能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 标准号:T/CNLIC 0104-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C385
- 发布日期:2023-07-27
- 国际标准分类号:97.170
- 实施日期:2023-07-27
- 团体名称: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中使用的抗过敏原材料或零部件的抗过敏原性能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和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家用电器中使用的抗过敏原材料及相关零部件的抗过敏原性能的检验和效果评价。
《 T/SDIFST T/SDIFST0004-2021 贝类过敏原的小鼠模型致敏性评价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贝类过敏原的小鼠模型致敏性评价技术规程
- 标准号:T/SDIFST T/SDIFST0004-202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136
- 发布日期:2022-10-28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22-10-28
- 团体名称: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农业
- 内容简介:
贝类水产品是人类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但同时也是一类主要的致敏性食物贝类中的主要食物过敏原为原肌球蛋白,广泛存在于牡蛎、螺和鱿鱼等贝类水产品中,是引发贝类食物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标准适用范围为“牡蛎等双壳贝类、螺等单壳贝类、鱿鱼等头足类”本文件规定了贝类过敏原的小鼠模型致敏性评价技术规程本文件适用于牡蛎等双壳贝类、螺等单壳贝类、鱿鱼等头足类贝类中过敏原致敏性的评价本文件确立了贝类过敏原致敏性小鼠模型评价技术规程,规定了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仪器设备、试剂与溶液配制、评价流程图、评价程序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小鼠模型评价贝类过敏原致敏性过程中的技术操作
《 T/GIEHA 009-2018 空气净化器去除过敏原性能的检测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空气净化器去除过敏原性能的检测方法
- 标准号:T/GIEHA 009-2018
- 中国标准分类号:C411
- 发布日期:2018-12-07
- 国际标准分类号:97.030
- 实施日期:2019-01-01
- 团体名称:广东省室内环境卫生行业协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空气净化器去除室内吸入性过敏原性能试验的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试验方法和试验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去除室内过敏原功能的家用空气净化器,也适用于车载空气净化器及其类似用途的空气净化器
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医疗、车辆、治理等正规用途设计及特殊环境使用的空气净化器;——风道式净化装置、新风机等类似的空气净化产品
《 T/GIEHA 010-2019 空气净化器去除过敏原性能分级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空气净化器去除过敏原性能分级
- 标准号:T/GIEHA 010-2019
- 中国标准分类号:C419
- 发布日期:2019-07-11
- 国际标准分类号:97.030
- 实施日期:2019-08-01
- 团体名称:广东省室内环境卫生行业协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空气净化器去除以颗粒物形态(生物气溶胶)存在的过敏原性能分级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检测方法与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室温条件下具有去除室内空气中过敏原功能的空气净化器,也适用于具有去除室内空气中过敏原功能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及其类似用途的空气净化器
风道式净化装置、新风机等类似的空气净化产品去除过敏原性能分级可以参照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场所等正规用途及其特殊环境使用的空气净化器
《 YY/T 1581-2018 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
- 标准号:YY/T 1581-2018
- 中国标准分类号:C44
- 发布日期:2018-02-24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00
- 实施日期:2019-03-01
- 技术归口:全国医用临床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6)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YY 医药卫生和社会工作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由全国医用临床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本标准规定了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的要求、试验方法、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在医学实验室以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荧光免疫法、胶体金法、免疫印迹法为原理对人血清或血浆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进行定量/半定量/定性检测的试剂盒(以下简称“试剂盒”)。
《 SN/T 1961.3-2012 食品中过敏原成分检测方法 第3部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荞麦蛋白成分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中过敏原成分检测方法 第3部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荞麦蛋白成分
- 标准号:SN/T 1961.3-2012
-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 发布日期:2012-05-07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 实施日期:2012-11-16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食品中过敏原成分检测方法 第3部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荞麦蛋白成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1961的本部分规定了食品中过敏原荞麦蛋白成分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本部分适用于烘焙类食品(饼干、面包、糕点等)、面条、(小麦、玉米)面粉、粥、豆粉、寿司、米粉等各种食品中过敏原荞麦蛋白成分的测定。本方法对标准荞麦蛋白定量检测范围:0.78ng/mL~50ng/mL.
《 SN/T 1961.1-2007 食品中过敏原成分检测方法 第1部分:酶联免疫法检测花生成分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中过敏原成分检测方法 第1部分:酶联免疫法检测花生成分
- 标准号:SN/T 1961.1-2007
- 中国标准分类号:X00
- 发布日期:2007-08-06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08-03-01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食品中过敏原成分检测方法 第1部分:酶联免疫法检测花生成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1961的本部分规定了食品中过敏原花生成分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定量检测糕点、糖果、冰淇淋等食品中的过敏原花生成分,其他食品可参照使用。
《 SN/T 5276-2020 出口食品中多种过敏原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出口食品中多种过敏原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 标准号:SN/T 5276-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 发布日期:2020-08-27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21-03-01
- 技术归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海关总署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出口食品中多种过敏原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海关总署。
《 SN/T 4419.7-2016 出口食品常见过敏原LAMP系列检测方法 第7部分:巴西坚果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出口食品常见过敏原LAMP系列检测方法 第7部分:巴西坚果
- 标准号:SN/T 4419.7-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X04
- 发布日期:2016-03-09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16-10-01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出口食品常见过敏原LAMP系列检测方法 第7部分:巴西坚果》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4419的本部分规定了食品中过敏原巴西坚果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食品及其原料中过敏原巴西坚果成分的定性检测。本部分所规定方法最低检测限(LOD)为0.5%(质量分数)。
《 SN/T 4419.13-2016 出口食品常见过敏原LAMP系列检测方法 第13部分:葵花籽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出口食品常见过敏原LAMP系列检测方法 第13部分:葵花籽
- 标准号:SN/T 4419.13-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B33
- 发布日期:2016-03-09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16-10-01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出口食品常见过敏原LAMP系列检测方法 第13部分:葵花籽》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4419的本部分规定了出口食品中过敏原葵花籽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食品及其原料中过敏原葵花籽成分的定性检测。本部分所规定方法的最低检测限(LOD))为0.5%(质量分数)。
《 SN/T 4419.22-2016 出口食品常见过敏原LAMP系列检测方法 第22部分:虾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出口食品常见过敏原LAMP系列检测方法 第22部分:虾
- 标准号:SN/T 4419.22-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 发布日期:2016-03-09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16-10-01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出口食品常见过敏原LAMP系列检测方法 第22部分:虾》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4419的本部分规定了出口食品中过敏原虾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食品及其原料中过敏原虾成分的定性检测。本部分所规定方法的最低检测限(LOD)为0.5%(质量分数)。
《 SN/T 4419.16-2016 出口食品常见过敏原LAMP系列检测方法 第16部分:小麦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出口食品常见过敏原LAMP系列检测方法 第16部分:小麦
- 标准号:SN/T 4419.16-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B22
- 发布日期:2016-03-09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16-10-01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出口食品常见过敏原LAMP系列检测方法 第16部分:小麦》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4419的本部分规定了出口食品中过敏原小麦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食品及其原料中过敏原小麦成分的定性检测。本部分所规定方法的最低检测限(LOD)为0.1%(质量分数)
《 SN/T 4419.1-2016 出口食品常见过敏原LAMP系列检测方法 第1部分:开心果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出口食品常见过敏原LAMP系列检测方法 第1部分:开心果
- 标准号:SN/T 4419.1-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X04
- 发布日期:2016-03-09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16-10-01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出口食品常见过敏原LAMP系列检测方法 第1部分:开心果》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4419的本部分规定了食品中过敏原开心果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食品及其原料中过敏原开心果成分的定性检测。本部分所规定方法的最低检测限(LOD)为0.5%(质量分数)。
《 SN/T 4419.12-2016 出口食品常见过敏原LAMP系列检测方法 第12部分:花生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出口食品常见过敏原LAMP系列检测方法 第12部分:花生
- 标准号:SN/T 4419.12-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B33
- 发布日期:2016-03-09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16-10-01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出口食品常见过敏原LAMP系列检测方法 第12部分:花生》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4419的本部分规定了出口食品中过敏原花生成分特异性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食品及其原料中过敏原花生成分特异性的定性检测。本部分所规定方法的最低检测限(LOD)为0.1%(质量分数)。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过敏原检测是识别和管理过敏反应的重要工具。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出过敏源,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无论是食物过敏还是环境过敏,科学的检测手段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敏反应的机制,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数据支持。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过敏原检测将更加便捷和高效,帮助更多的人远离过敏困扰。
结语
以上是关于过敏原检测:如何通过科学方法识别和预防过敏源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