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粉检测:如何确保质量与安全?
概括
玉米粉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原料,广泛应用于各类烘焙食品、饮品以及传统美食中。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玉米粉的质量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注。为了确保消费者食用的玉米粉无害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玉米粉的检测过程,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其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检测样品
在玉米粉的检测过程中,选取合适的样品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的第一步。通常,检测样品需从生产批次中随机抽取,保证样品的代表性。每个批次的玉米粉样品应至少包括三至五个不同位置的样本,确保所采样品能反映整个生产批次的质量水平。同时,样品必须密封保存,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污染。
检测项目
玉米粉的质量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 水分含量:玉米粉的水分含量直接影响其保存期限和食用口感。水分过高会导致发霉等质量问题。
- 灰分含量:灰分反映了玉米粉中的矿物质含量。过高的灰分可能意味着玉米粉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不符合标准的材料。
- 颗粒大小:玉米粉的颗粒大小会影响其口感及烹饪效果。检测颗粒大小能够判断粉质是否细腻均匀。
- 农药残留:玉米种植过程中可能使用农药,检测是否存在农药残留是保障消费者健康的重要环节。
- 微生物污染:检测玉米粉中是否存在有害菌群,防止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
检测仪器
玉米粉的检测仪器选择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常见的检测仪器包括:
- 水分测定仪:用于测定玉米粉的水分含量。此仪器采用快速烘干法,通过测定样品干燥前后的质量变化来得出水分含量。
- 颗粒分析仪:此仪器通过激光粒度分析技术,对玉米粉的颗粒进行精确的粒度分布分析。
- 气相色谱仪:用于检测玉米粉中的农药残留。气相色谱仪能够高效分离并定量分析残留农药。
- 微生物检测仪:用于检测玉米粉中的微生物含量,能够有效识别是否存在病菌或霉菌污染。
检测方法
玉米粉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样品采集:按照随机抽样原则,从生产批次中选取多个样本,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 样品处理:将采集的样品进行干燥、研磨等处理,确保其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 仪器检测: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使用相应的仪器进行测量。例如,使用水分测定仪测试水分含量、用颗粒分析仪分析颗粒大小、使用气相色谱仪检查农药残留等。
- 数据分析:通过仪器的检测结果,结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分析玉米粉是否符合各项质量要求。
检测标准(部分)
《 GB/T 10463-2024 玉米粉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玉米粉
- 标准号:GB/T 10463-2024
- 中国标准分类号:X11
- 发布日期:2024-09-29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 实施日期:2025-04-01
- 技术归口: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10463-2008
- 主管部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谷物、豆类及其制品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玉米粉》由TC270(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70SC1(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原粮及制品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粮食和储备局。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粉的分类、原料要求、质量要求、检验规则、标签标识、包装、储存和运输,描述了相应的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供食用或用作食品原料的玉米粉。
《 T/CGTA 04-2023 食用玉米糁、玉米粉加工质量安全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用玉米糁、玉米粉加工质量安全技术规范
- 标准号:T/CGTA 04-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X10/29/C131
- 发布日期:2023-08-31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 实施日期:2023-10-20
- 团体名称:中国粮食商业协会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食用玉米糁、玉米粉加工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选址与厂区环境、厂房和车间、设备与设施、卫生管理、原料、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产品的包装、储存、运输、销售、产品召回管理、培训、管理制度和人员、记录与文件管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食用玉米糁、玉米粉加工
2.2本标准各项技术内容的依据本文件中的技术内容主要是针对玉米加工这一特定的生产行为,对GB13122-2016中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同时补充了有利于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的新技术。第1章范围。规定了本文件中标准化对象及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食用玉米糁、玉米粉加工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本文件适用于食用玉米糁、玉米粉加工。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引用的文件中,注日期的,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本文件中由于玉米糁、脱胚玉米粉、全玉米粉的定义引用自NY/T418-2023,为了确保文件使用者对定义的准确理解,不会因为标准更新给使用者带来困扰,引用时标注了日期,同样的原因GB14881、GB/T20570和GB13122也保留了日期。第3章术语和定义。NY/T418-2023和GB14881-2013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前3章内容为GB/T1.1-2020规定的固定章节。第4章至第7章涉及选址。厂区环境、厂房、车间、设备、设施以及卫生管理等,现行国家标准GB14881-2013和GB13122-2016中的规定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本文件在涉及相关内容时对标准中的条款进行了引用。第4章选址与厂区环境。选址应符合GB14881-2013中3.1的规定;厂区环境应符合GB14881-2013中3.2的规定,本文件对于厂区空气质量要求作了进一步明确——空气质量不低于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二类区标准。第5章厂房和车间。应符合GB14881-2013中第4章的相关规定。第6章设备与设施。设施应符合GB14881-2013中5.1的规定,设备应符合GB13122-2016中5.2的规定。第7章卫生管理。其中管理制度应符合GB14881-2013中6.1的规定;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应符合GB13122-2016中的6.2规定;厂房及设施卫生管理应符合GB13122-2016中6.3的规定;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管理和卫生要求应符合GB14881-2013中6.3的规定;虫害控制应符合GB13122-2016中6.5的规定;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GB14881-2013中6.5的规定;工作服管理应符合GB14881-2013中6.6的规定。第8章为原料要求。为保证终端产品质量,要求原料玉米不仅其质量符合GB1353的要求,还要达到LS/T3110-2017《中国好粮油食用玉米》的要求(主要是脂肪酸值干基时应不超过40mg/100g,以KOH计)。对于原料玉米的采购、运输、储存应符合GB13122-2016中7.2的规定。由于原料玉米容易受到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残留的污染,本文件规定原料玉米中污染物的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真菌毒素的限量应符合GB2761的规定,农药残留应符合GB2763的规定。本文件第9章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生产过程中涉及产品污染风险控制、生物污染的控制、化学污染的控制、物理污染的控制以及生产过程中通过适宜加工工艺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等。其中产品污染风险控制、生物污染的控制、化学污染的控制、物理污染的控制参考GB13122-2016第8章内容,分别引用了GB/T14881-2013中8.1-8.4的规定。在“十三五”“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专项项目“粮食污染物综合处理技术集成与示范”的成果显示,新型的光电分选设备和基于脱皮提胚工艺的真菌毒素消减机能够有效减低或消除真菌毒素在终端产品中的残留量,相关技术成果通过了中国粮油学会的评价。因此针对玉米糁、玉米粉加工过程中真菌毒素污染的控制,本文件将利用新型色选机以及脱皮提胚技术降低原料中真菌毒素污染水平的加工方式列为推荐性条款(9.5.2和9.5.3),供生产企业选择使用。本文件第10章产品质量要求。参考了GB/T10463-2008《玉米粉》和NY/T418-2023《绿色食品玉米及其制品》的要求,其中脂肪酸值还参考了LS/T3110-2017《中国好粮油食用玉米》中的限量要求,3个标准中对于脂肪酸值的限量要求对比如表1所示。本文件对原料终端产品采用了与NY/T418-2023一致的限量要求。表1脂肪酸值的限量要求对比标准编号 对脂肪酸值(KOH)干基的限量要求GB/T10463-2008 脱胚玉米粉:≤60mg/100g全玉米粉:≤80mg/100gNY/T418-2023 玉米:≤40mg/100g玉米糁:≤80mg/100g脱胚玉米粉:≤60mg/100g全玉米粉:≤80mg/100gLS/T3110-2017 玉米:≤40mg/100g本文件第11章,是依据第10章的要求,提供的证实方式。11.1 扦样、分样:按GB/T5491执行。11.2 水分测定:按GB5009.3执行。11.3 粗脂肪测定:按GB5009.6执行。11.4 含砂量测定:按GB/T5508执行。11.5 磁性金属物测定:按GB/T5509执行。11.6 脂肪酸值测定:按GB/T20570中附录A执行。脂肪酸值测定,目前现行有效的方法有GB/T5510-2011《粮油检验粮食、油料脂肪酸值测定》和GB/T20570-2015《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其中GB/T5510-2011提供了两种测定方法——苯提取法和石油醚提取法,均为手工滴定法,苯具有易挥发、易燃的特点,其蒸气有爆炸性。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对环境也不友好;石油醚极易燃烧,其蒸气或雾对眼睛、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GB/T20570-2015采用无水乙醇提取,对检测人员伤害小,对环境友好。GB/T5510-2011发布相对较早,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检测设备有了新的更新,GB/T20570-2015附录A中除了提供手工滴定法外,还提供了仪器法——电位滴定仪法和自动滴定仪法,其中自动滴定仪可自动计算脂肪酸值。综合考虑,脂肪酸值测定与LS/T3110-2017中的方法一致,采用GB/T20570-2015《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的方法。
《 DB37/T 1420-2009 脱胚玉米粉和脱胚玉米渣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脱胚玉米粉和脱胚玉米渣
- 标准号:DB37/T 1420-2009
- 中国标准分类号:B23
- 发布日期:2009-12-14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 实施日期:2010-01-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农、林、牧、渔业山东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脱胚玉米粉和脱胚玉米渣》,主管部门为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DB45/T 1754-2018 玉米粉垄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玉米粉垄栽培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45/T 1754-2018
- 中国标准分类号:B22
- 发布日期:2018-05-08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18-06-10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植物栽培广西壮族自治区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玉米粉垄栽培技术规程》,主管部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DB41/T 1557-2018 小麦玉米粉垄耕作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小麦玉米粉垄耕作栽培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41/T 1557-2018
- 中国标准分类号:B05
- 发布日期:2018-03-14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18-06-14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植物栽培河南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小麦/玉米粉垄耕作栽培技术规程》,主管部门为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LS/T 3303-2014 方便玉米粉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方便玉米粉
- 标准号:LS/T 3303-2014
- 中国标准分类号:X11
- 发布日期:2014-04-28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 实施日期:2014-10-01
- 技术归口: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0)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粮食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LS 粮食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方便玉米粉》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粮食局。本标准规定了方便玉米粉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签、包装、运输、储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玉米或其粗加工产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麦芽糊精、白砂糖等辅料加工而成的方便玉米粉。
《 NY/T 418-2014 绿色食品 玉米及玉米粉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绿色食品 玉米及玉米粉
- 标准号:NY/T 418-2014
- 中国标准分类号:X11
- 发布日期:2014-10-17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 实施日期:2015-01-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NY/T 418-2007被NY/T 418-2023代替
-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谷物、豆类及其制品农、林、牧、渔业NY 农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绿色食品 玉米及玉米粉》,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玉米及玉米粉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和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玉米及玉米粉,包括玉米、鲜食玉米、速冻玉米、玉米碴子、玉米粉。
《 GB 16329-1996 小麦、面粉、玉米及玉米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限量标准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小麦、面粉、玉米及玉米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限量标准
- 标准号:GB 16329-1996
-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 发布日期:1996-06-19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 实施日期:1996-09-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被GB 2761-2005代替
-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谷物、豆类及其制品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小麦、面粉、玉米及玉米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限量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面粉、玉米及玉米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Vomit toxin)的限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面粉、玉米及玉米粉。
《 GB/T 10463-1989 玉米粉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玉米粉
- 标准号:GB/T 10463-1989
- 中国标准分类号:X11
- 发布日期:1989-03-22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 实施日期:1989-10-01
- 技术归口:商业部粮食储运局
- 代替标准:被GB/T 10463-2008代替
- 主管部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谷物豆类及其制品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粉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加工、销售、调拨、储存和出口的商品玉米粉。其中精制玉米粉以去皮提胚的玉米或玉米(左米右查)为原料,普通玉米粉以清理后的玉米为加工原料。
《 GB/T 10463-2008 玉米粉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玉米粉
- 标准号:GB/T 10463-2008
- 中国标准分类号:X11
- 发布日期:2008-11-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 实施日期:2009-01-20
- 技术归口: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10463-1989
- 主管部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谷物、豆类及其制品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玉米粉》由TC270(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70SC1(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原粮及制品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粉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和标识、包装以及运输和储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供人类直接食用或用作食品原料的玉米粉。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玉米粉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不仅关乎消费者的健康,还关系到整个食品行业的安全和信誉。通过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筛查出潜在的质量问题,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生产企业应当定期进行质量检测,消费者也应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进行购买,共同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结语
以上是关于玉米粉检测:如何确保质量与安全?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