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用塑料的检测方法与标准解析
概括
食品包装用塑料是现代食品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塑料材料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对食品安全的潜在隐患。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科学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食品包装用塑料材料必须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防止有害物质的迁移到食品中。本文将深入探讨食品包装用塑料的检测样品、检测项目、检测仪器和检测方法,帮助您全面了解该领域的检测工作。
检测样品
在食品包装用塑料的检测中,样品的选择至关重要。常见的检测样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塑料薄膜:用于包装食品的薄膜材料,常见于食品外包装。
塑料容器:如瓶子、罐头盒等容器,通常是液体或固体食品的包装形式。
塑料袋:广泛用于蔬菜、水果、熟食等食品的包装。
检测时,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确保所选样品能够覆盖不同类型和材质的包装材料。
检测项目
食品包装用塑料的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有害物质迁移检测:包括重金属、增塑剂、有机溶剂等有害物质的迁移情况。此项检测可以判断塑料包装材料是否会向食品中释放有害成分。
挥发性物质分析:检测塑料包装材料中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挥发性物质。
耐温性能检测:确保塑料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不会变形或释放有害物质。
机械性能测试:检测包装材料的强度、延展性等,以确保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完整性。
检测仪器
进行食品包装用塑料检测时,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
气相色谱仪(GC):用于分析塑料包装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检测有害溶剂和添加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检测塑料中的增塑剂、重金属等物质的含量。
电子鼻分析仪:通过检测塑料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气体来判断其是否符合食品接触材料的要求。
热重分析仪(TGA):用于分析塑料的耐温性能及热稳定性,判断其在高温下的性能表现。
检测方法
食品包装用塑料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迁移实验法:将食品包装用塑料材料与模拟食品在规定的条件下接触,通过测定迁移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判断其安全性。
化学分析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分析技术,定量检测包装材料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如增塑剂、重金属等。
物理性能测试法:通过测定塑料的拉伸强度、抗压强度等指标,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力学要求。
热分析法: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法(TGA)等检测塑料的热稳定性,确保其在各种温度环境下都能稳定使用。
检测标准(部分)
《 T/HBFPIA 002-2023 食品包装用塑料盖通用技术要求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包装用塑料盖通用技术要求
- 标准号:T/HBFPIA 002-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C292
- 发布日期:2023-02-27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80.01
- 实施日期:2023-02-27
- 团体名称:河北省食品包装行业协会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适用于以食品级聚乙烯树脂或聚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少量色母,采用注塑工艺成型的食品包装用塑料盖
本文件规定了食品包装用塑料盖通用技术要求的分类、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T/CIET 094-2023 固体食品包装用塑料瓶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固体食品包装用塑料瓶
- 标准号:T/CIET 094-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A82/C292
- 发布日期:2023-06-02
- 国际标准分类号:55.100
- 实施日期:2023-07-01
- 团体名称: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
- 标准分类:货物的包装和调运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固体食品包装用塑料瓶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为原料,采用吹塑工艺制成的容量不大于8L的固体食品包装用塑料瓶
本文件规定了固体食品包装用塑料瓶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为原料,采用吹塑工艺制成的容量不大于8L的固体食品包装用塑料瓶。
《 T/ZZB 1713-2023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封口膜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封口膜
- 标准号:T/ZZB 1713-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G32/C292
- 发布日期:2024-11-14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140.10
- 实施日期:2024-12-14
- 团体名称:浙江省质量协会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封口膜(以下简称复合封口膜)的产品分类、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质量承诺等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使用温度在80℃~110℃范围内以聚酯薄膜(PET)、聚乙烯薄膜(PE)和铝箔(AL)为基材经干法复合而成的供食品包装用的复合封口膜。
《 T/ZZB 1713-2020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封口膜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封口膜
- 标准号:T/ZZB 1713-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G32/C292
- 发布日期:2020-09-16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140.10
- 实施日期:2020-09-30
- 团体名称: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 标准分类: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橡胶和塑料工业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复合封口膜的产品分类、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质量承诺等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温度在80℃~110℃范围内以聚酯薄膜(PET)、聚乙烯薄膜(PE)和铝箔(AL)为基材经干法复合而成的供食品包装用的封口膜
《 T/WJDGC 0001-2021 食品包装用塑料瓶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包装用塑料瓶
- 标准号:T/WJDGC 0001-202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292
- 发布日期:2021-12-03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80.20
- 实施日期:2021-12-03
- 团体名称:茂名市机电工程学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工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食品包装用塑料瓶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注塑或吹塑加工成型的包装用塑料瓶(以下简称制品),如果用于包装食用油,必须待刚生产出来的食用油冷却至常温才可灌装3 分类制品按用途不同分类为:花生油瓶、调和油瓶
4 技术要求4.1原辅料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关规定
食品用树脂原材料不得使用回收料
食品用树脂使用的添加剂应符合GB9685要求
4.2外观制品不应有明显变形、裂纹、飞边、气孔、凹坑和塑化不良现象
4.3容量实际容量应大于或等于公称容量
4.4高度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项目 指标高度(H)<160mm ±1.5160mm≤高度(H)≤250mm ±2.0高度(H)>250mm ±3.04.5密封性能密封性能无渗漏
4.6物理机械性能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2
表2项目 要求耐寒试验 应无明显变形及开裂跌落试验 应不破裂注:制品进行耐寒试验时,同一制品中包含不同材质配件的,按配件本身材质所应对的试验温度进行试验
4.7卫生指标食品接触用制品应符合GB4806.7的要求
5 试验方法5.1外观按QB/T2357-1998中的4.2进行检测
5.2容量按QB/T2357-1998中的4.5进行检测
5.3高度差按QB/T2357-1998中的4.3进行检测
5.4密封性能按QB/T2357-1998中的4.6.1进行检测
5.5耐寒试验按QB/T2357-1998中的4.6.4进行检测
5.6跌落试验按QB/T2357-1998中的4.6.3方法进行检测,跌落高度为1.2m
5.7卫生指标按GB4806.7的规定进行
迁移量按GB31604.1的规定进行
6 检验规则6.1组批与抽样
制品以统一投料、同一配方、同一工艺生产包装好的同一规格的制品
每批制品随机抽取6个样品进行检验
6.2制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3出厂检验制品需经生产厂质检部门按本标准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外观、高度差、密封性能、跌落试验
6.4型式检验型式试验的检验项目为本标准全部项目
6.5在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a) 新制品的试制定性鉴定时;b) 工艺、原材料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制品质量时;c) 正常生产每年至少进行两次;d) 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6.6型式检验样品应在出厂检验合格品种随机抽取
6.7判定规则食品接触用制品若检验结果中出现项目不合格时,则判定该批次制品不合格
7 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储存7.1标志7.1.1制品标签制品应有标签标志并标明:制品名称、材质、规格(或货号)、厂名、厂址、执行标准号、生产日期(或批号)等
对于食品用制品其标签符合GB/T30643规定,并应标注“食品接触用”标识
7.1.2外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有关规定
7.1.3回收标志应符合GB/T16288的有关规定
7.2使用说明书制品使用说明书应符合GB5296.1的规定
7.3包装制品内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包装材料卫生要求
7.4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并具备防晒、防雨设施及机械损伤
运输过程中严禁重压,不得与有毒、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7.5储存制品应储存于通风、干燥、阴凉的仓库中,防止重压,并远离热源
7.6保质期食品接触用制品的保质期为1年
《 DB13/T 2472-2017 一次性食品包装用塑料工具通用技术要求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一次性食品包装用塑料工具通用技术要求
- 标准号:DB13/T 2472-2017
- 中国标准分类号:Y28
- 发布日期:2017-03-29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140.01
- 实施日期:2017-06-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住宿和餐饮业河北省橡胶和塑料制品综合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一次性食品包装用塑料工具通用技术要求》,主管部门为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GB/T 41168-2021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蒸煮复合膜、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蒸煮复合膜、袋
- 标准号:GB/T 41168-2021
- 中国标准分类号:G32
- 发布日期:2021-12-31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140.10
- 实施日期:2022-07-01
- 技术归口:全国食品直接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薄膜和薄板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蒸煮复合膜、袋》由TC397(全国食品直接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397SC6(全国食品直接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制品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本文件规定了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蒸煮复合膜、袋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塑料和铝箔为基材复合而成供食品包装用耐蒸煮的复合膜、袋。
《 GB/T 19741-2005 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
- 标准号:GB/T 19741-2005
- 中国标准分类号:A82
- 发布日期:2005-05-16
- 国际标准分类号:55.040
- 实施日期:2005-12-01
- 技术归口:全国食品直接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货物的包装和调运包装材料和辅助物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由TC397(全国食品直接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厚度小于0.2mm的由塑料与塑料、塑料与纸和铝箔复合而成的包装材料,也适用于用上述材料制成的包装袋。
《 GB/T 28118-2011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
- 标准号:GB/T 28118-2011
- 中国标准分类号:G32
- 发布日期:2011-12-30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140.10
- 实施日期:2012-08-01
- 技术归口:全国食品直接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薄膜和薄板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由TC397(全国食品直接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的缩略语、符号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使用温度在70℃以下的以塑料、铝箔为基材复合而成,供食品包装用的膜、袋。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食品包装用塑料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因此对其进行科学严格的检测非常必要。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科学的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出包装材料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确保食品的安全。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标准和技术将不断完善,以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结语
以上是关于食品包装用塑料的检测方法与标准解析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