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磁检测:深入了解其原理与应用
概括
漏磁检测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结构的表面及近表面缺陷检测。其原理基于磁场变化对金属缺陷的响应,在结构的监测和维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分析漏磁信号,工程师能够发现裂纹、腐蚀、磨损等潜在问题,避免因材料失效造成的事故。本文将详细探讨漏磁检测的基本概念、样品、检测项目、仪器及方法。
检测样品
漏磁检测的样品通常为金属结构,如钢铁、铝合金等,尤其适用于具有导磁性的材料。检测过程中,样品的表面及近表面缺陷最为关键,因此选择待检测样品时,要求其表面无明显涂层或污染物,以确保漏磁信号的准确性。漏磁检测可以应用于管道、桥梁、船舶、压力容器等大型工程中,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核电、石油化工等领域,使用频率较高。
检测项目
漏磁检测的核心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项:
- 表面缺陷检测:包括裂纹、压痕、刻痕等表面损伤。
- 近表面缺陷检测:例如内应力、金属腐蚀、铸造缺陷等。
- 残余应力检测:通过漏磁信号分析,可以推测材料内部应力状态。
- 涂层破损检测:通过磁力对涂层破损区域的反应,评估防腐层的完整性。
这些项目能够有效帮助检测人员评估结构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潜在风险。
检测仪器
漏磁检测仪器包括漏磁探伤仪和相应的探头系统。漏磁探伤仪是检测中最常见的设备,它能够通过输入电流产生磁场,探头则用来接收漏磁信号。常见的漏磁检测仪器有:
- 手持式漏磁探伤仪: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便于携带,操作简单。
- 管道检测仪:专门设计用于管道内外表面缺陷的检测,常用于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定期检查。
- 便携式漏磁探伤系统:适用于大型结构的检测,具有高精度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这些仪器通过高度集成的传感器和分析系统,能够实时捕捉漏磁信号,并显示缺陷信息,帮助技术人员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
检测方法
漏磁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两种:环形漏磁法和磁通漏洩法。
- 环形漏磁法:将磁场集中在金属表面,观察通过金属表面的磁力线变化。适用于表面缺陷检测,如裂纹、凹陷等。
- 磁通漏洩法:通过施加一个均匀的磁场,检测信号的泄漏情况,用于检测金属内部的缺陷,如腐蚀、空洞等。
在实际操作中,漏磁检测的步骤通常包括:施加磁场、监测漏磁信号、数据分析以及评估缺陷。不同的检测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缺陷进行定制化检测,从而提升检测精度。
检测标准(部分)
《 JB/T 10765-2023 无损检测 常压金属储罐漏磁检测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无损检测 常压金属储罐漏磁检测方法
- 标准号:JB/T 10765-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J04
- 发布日期:2023-08-16
- 国际标准分类号:19.100
- 实施日期:2024-02-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JB/T 10765-2007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试验无损检测JB 机械制造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无损检测 常压金属储罐漏磁检测方法》,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文件规定了常压金属储罐底板的漏磁检测方法及结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工作压力为常压或小于0.1MPa的低压的地上铁磁性金属储罐底板母材不连续的漏磁检测。本文件不适用于储罐底板焊缝。
《 T/CSTM 01176.2-2023 型钢缺陷检测 第2部分:漏磁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型钢缺陷检测 第2部分:漏磁法
- 标准号:T/CSTM 01176.2-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C313
- 发布日期:2023-12-22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20
- 实施日期:2024-03-22
- 团体名称: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
- 标准分类:冶金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铁磁性金属型钢表面和近表面漏磁检测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对比试样、检测程序、结果评价与处理和检测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H型钢、槽钢、角钢的漏磁检测,其他类型铁磁性金属型钢的漏磁检测可参照执行
本文件规定了铁磁性金属型钢表面和近表面漏磁检测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对比试样、检测程序、结果评价与处理和检测报告。本文件适用于H型钢、槽钢、角钢的漏磁检测,其他类型铁磁性金属型钢的漏磁检测可参照执行。
《 T/CSTM 00426-2023 无损检测 钢材 自动漏磁探伤仪的性能与检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无损检测 钢材 自动漏磁探伤仪的性能与检验
- 标准号:T/CSTM 00426-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H26/C351
- 发布日期:2023-03-17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20
- 实施日期:2023-06-17
- 团体名称: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
- 标准分类:H 住宿和餐饮业冶金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自动检测系统中直流磁化漏磁探伤仪(以下简称漏磁仪)性能的检验方法和基本要求漏磁仪可以是模拟式、部分模拟式或数字式本文件适用于手动检测漏磁仪和其他类型漏磁仪的性能及检验本文件规定了自动检测系统中直流磁化漏磁探伤仪(以下简称漏磁仪)性能的检验方法和基本要求
漏磁仪可以是模拟式、部分模拟式或数字式
本文件适用于手动检测漏磁仪和其他类型漏磁仪的性能及检验
《 YB/T 4289-2020 钢管、钢棒自动漏磁检测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钢管、钢棒自动漏磁检测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 标准号:YB/T 4289-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H26
- 发布日期:2020-12-09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
- 实施日期:2021-04-01
- 技术归口: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YB/T 4289-2012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冶金金属材料试验金属材料无损检测制造业YB 黑色冶金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钢管、钢棒自动漏磁检测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规定了钢管、钢棒自动漏磁检测系统(一般由漏磁检测仪、探测元件、磁化装置以及机械传动装置等部分组成)综合性能的测试条件、对比试样、测试准备、测试项目及方法、测试报告。本标准适用于钢管、钢棒直线前进式和棒螺旋前进式以及原地旋转式的自动漏磁检测系统综合性能的测试。
《 SY/T 6423.6-2014 石油天然气工业 钢管无损检测方法 第6部分: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铁磁性钢管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全周自动漏磁检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石油天然气工业 钢管无损检测方法 第6部分: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铁磁性钢管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全周自动漏磁检测
- 标准号:SY/T 6423.6-2014
- 中国标准分类号:E92
- 发布日期:2014-10-15
-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80
- 实施日期:2014-10-15
- 技术归口:石油管材正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设备勘探和钻采设备SY 石油天然气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 钢管无损检测方法 第6部分: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铁磁性钢管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全周自动漏磁检测》由石油管材正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SY/T6423的本部分规定了适用于除埋弧焊钢管以外的无缝和焊接铁磁性钢管缺欠的全周向自动漏磁检测要求。除非在采购订单中另有要求,本部分主要适用于纵向缺欠的检测。本部分适用于外径大于或等于10mm钢管的检测。本部分也适用于空心部件的检测。
《 JB/T 11612-2013 无损检测仪器 涡流-漏磁综合检测仪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无损检测仪器 涡流-漏磁综合检测仪
- 标准号:JB/T 11612-2013
- 中国标准分类号:N77
- 发布日期:2013-12-31
- 国际标准分类号:19.100
- 实施日期:2014-07-01
- 技术归口: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试验JB 机械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无损检测仪器 涡流-漏磁综合检测仪》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规定了涡流-漏磁综合检测仪(以下简称涡流漏磁仪)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涡流-漏磁综合检测仪。
《 YB/T 4289-2012 钢管自动漏磁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钢管自动漏磁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 标准号:YB/T 4289-2012
- 中国标准分类号:H26
- 发布日期:2012-11-07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
- 实施日期:2013-03-01
- 技术归口: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被YB/T 4289-2020代替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冶金金属材料试验金属材料无损检测YB 黑色冶金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钢管自动漏磁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规定了钢管自动漏磁探伤系统(一般由漏磁探伤仪、探测元件、磁化装置以及机械传动装置等部分组成)综合性能的测试条件、对比样管、测试准备、测试项目、测试方法、应达到的最低性能指标及测试报告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钢管直线前进和钢管螺旋前进的自动漏磁探伤系统综合性能的测试。对于钢棒自动漏磁探伤系统的综合性能测试可参照使用。
《 SY/T 6858.1-2012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第1部分:套铣管螺纹漏磁探伤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第1部分:套铣管螺纹漏磁探伤
- 标准号:SY/T 6858.1-2012
- 中国标准分类号:E92
- 发布日期:2012-01-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80
- 实施日期:2012-03-01
- 技术归口:石油管材正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设备勘探和钻采设备SY 石油天然气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第1部分:套铣管螺纹漏磁探伤》由石油管材正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能源局。SY/T6858的本部分规定了石油套酰管螺纹部位漏磁探伤的方法、仪器及缺陷的判定。本部分适用于油田现场检查石油套酰管螺纹部分的横向疲劳裂纹、机械损伤等。
《 SY/T 6858.2-2012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第2部分:钻杆加厚过渡带漏磁探伤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第2部分:钻杆加厚过渡带漏磁探伤
- 标准号:SY/T 6858.2-2012
- 中国标准分类号:E92
- 发布日期:2012-01-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80
- 实施日期:2012-03-01
- 技术归口:石油管材正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设备勘探和钻采设备SY 石油天然气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第2部分:钻杆加厚过渡带漏磁探伤》由石油管材正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能源局。SY/T6858的本部分规定了石油钻杆加厚过度带漏磁自动探伤的方法、设备及缺陷的判定。本部分适用于检查石油钻杆加厚过渡带部位的横向疲劳裂纹、腐蚀、刺穿、机械损伤等。
《 JB/T 10765-2007 无损检测常压金属储罐漏磁检测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无损检测常压金属储罐漏磁检测方法
- 标准号:JB/T 10765-2007
- 中国标准分类号:H26
- 发布日期:2007-08-01
- 国际标准分类号:19.100
- 实施日期:2008-01-01
- 技术归口: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被JB/T 10765-2023代替
-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标准分类:试验JB 机械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无损检测常压金属储罐漏磁检测方法》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本标准适用于工作介质为气体或液体、工作压力为常压或小于0.1MPa的低压的新制造和在用地上铁磁性金属储罐底板母材上表面和下表面不连续的漏磁检测。对于新制造的储罐,主要发现底板母材上存在的机械损伤等体积性缺陷。对于在用储罐,主要发现底板母材上产生的腐蚀和存在的机械损伤等体积性缺陷本标准不适用于储罐底板焊缝的检测本标准不建立评价判据,具体的判据由检测方和用户双方协商确定本标准没有给出进行检测时的安全要求,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有义务在检测前建立适当的安全和健康准则
《 NB/T 47013.1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2部分:漏磁检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2部分:漏磁检测
- 标准号:NB/T 47013.12-2015
- 中国标准分类号:H26
- 发布日期:2015-04-02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
- 实施日期:2015-09-01
- 技术归口: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能源
- 标准分类:冶金金属材料试验金属材料无损检测NB 能源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2部分:漏磁检测》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能源。NB/T47013的本部分规定了铁磁性材料制承压设备、无缝钢管和焊管(埋弧焊除外)的漏磁检测及结果评价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有涂层或无涂层的铁磁性材料承压设备与元件母材内外表面产生的腐蚀和存在的机械损伤等体积性缺陷的漏磁检测,被检工件的厚度一般不超过30mm,管件直径不小于9mm。承压设备的裂纹检测和常压储罐漏磁检测可参考本部分。
《 GB/T 12606-1999 钢管漏磁探伤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钢管漏磁探伤方法
- 标准号:GB/T 12606-1999
- 中国标准分类号:H26
- 发布日期:1999-11-01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20
- 实施日期:2000-08-01
- 技术归口: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12606-1990被GB/T 12606-2016代替
- 主管部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冶金金属材料试验金属材料无损检测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钢管漏磁探伤方法》由TC183(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本标准规定了铁磁性无缝钢管和埋弧焊以外的铁磁性焊管(以下简称钢管)的探伤原理、探伤设备、探伤方式、对比试样及刻糟尺寸、探伤条件、探伤步骤、探伤判定和探伤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外径不小于9mm钢管、外表面的纵向、横向漏磁探(以下简称探伤)。
《 GB/T 38882-2020 无损检测 铁磁性管件壁厚变化漏磁检测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无损检测 铁磁性管件壁厚变化漏磁检测方法
- 标准号:GB/T 38882-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J04
- 发布日期:2020-06-02
- 国际标准分类号:19.100
- 实施日期:2020-12-01
- 技术归口: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试验无损检测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无损检测 铁磁性管件壁厚变化漏磁检测方法》由TC56(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本标准规定了对铁磁性管件壁厚损失采用外置磁化方式进行漏磁检测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外径不小于10mm且壁厚不大于20mm的铁磁性管件(焊管除外)在制造、加工和修复的过程中,对管件壁厚损失的在线检测。本标准也适用于石油用管、端头加厚钢管壁厚损失的自动检测。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漏磁检测作为一种高效、精准的无损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结构的检测工作。其通过独特的原理与方法,能够有效发现金属材料表面及近表面的缺陷,确保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漏磁检测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工业安全检查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工具。
结语
以上是关于漏磁检测:深入了解其原理与应用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