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软管检测: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增强软管检测: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

概括

增强软管作为工业领域常见的重要配件,广泛应用于液体和气体的输送。为了确保其在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必须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来验证其性能。通过全面的检测,我们能够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保障使用安全。因此,增强软管的检测是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的必要步骤。

检测样品

在进行增强软管检测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样品。这些样品通常来自生产批次中的不同部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代表性。每个样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1. **尺寸**:样品的长度和直径需要符合标准要求。
2. **制造批次**:应确保样品来自不同的批次,以防止因批次差异导致的误差。
3. **材质**:检测的软管必须符合相关的材质标准,如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

检测项目

增强软管的检测项目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
1. **拉伸强度**:评估软管在拉伸时的承载能力。
2. **弯曲性能**:测试软管在弯曲情况下的耐久性。
3. **耐压性能**:检测软管在高压条件下的性能,确保其不容易破裂。
4. **耐高温性**:评估软管在高温环境下是否能保持其性能。
5. **耐腐蚀性**:检测软管对不同化学物质的抵抗能力。

检测仪器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用高精度的检测仪器是至关重要的。常见的检测仪器包括:
1. **万能拉力机**:用于测试软管的拉伸强度和弹性。
2. **压力试验机**:模拟高压环境,检测软管的耐压能力。
3. **热循环试验箱**:测试软管的耐高温性能和老化速度。
4. **腐蚀测试仪**:用于测定软管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耐腐蚀性。

检测方法

每种检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测试方法,确保检测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
1. **拉伸测试**:通过向软管施加逐渐增加的拉力,直至软管发生破裂或失去弹性。根据破裂点和延展性数据,评估其拉伸强度。
2. **耐压测试**:将软管置于一定压力环境下,通过观察其变形或破裂情况,来判断其耐压性能。
3. **热循环测试**:将软管暴露在高温和低温交替的环境中,检查其耐温和抗老化能力。
4. **腐蚀测试**:将软管浸泡在不同化学物质中,观察其是否出现裂纹、脆化或破裂。

检测标准(部分)

《 GB/T 18423-2001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液体壁透性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液体壁透性测定
  • 标准号:GB/T 18423-2001
    中国标准分类号:G42
  • 发布日期:2001-08-28
    国际标准分类号:23.040.70
  • 实施日期:2002-05-01
    技术归口: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被GB/T 18423-2013代替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流体系统和通用件管道部件和管道软管和软管组件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液体壁透性测定》由TC35(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35SC1(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液体透过软管及非增强软管管壁性能的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均适用于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的测定,方法如下: 方法A——适用于所有规格和结构,是一项模拟工作条件的实际对比试验。 方法B——适用于内径不大于16mm的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 GB/T 5565-2006 橡胶或塑料增强软管和非增强软管 弯曲试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橡胶或塑料增强软管和非增强软管 弯曲试验
  • 标准号:GB/T 5565-2006
    中国标准分类号:G42
  • 发布日期:2006-12-29
    国际标准分类号:23.040.70;23.040.20
  • 实施日期:2007-06-01
    技术归口: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5565-1994被GB/T 5565.1-2017代替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流体系统和通用件管道部件和管道软管和软管组件塑料管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橡胶或塑料增强软管和非增强软管 弯曲试验》由TC35(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35SC1(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橡胶或塑料增强软管和非增强管弯曲到规定弯曲半径的性能的两种测定方法。 方法A 适用于内径为80mm以下的增强软管和非增强软管。该方法也提供了一种在规定的内压下达到规定弯曲半径所需应力的测量方法。 方法B 弯曲性能,包括弯曲要求的应力,可在-60℃~+200℃一系列温度下确定。装置的特性限定其适用于小直径的增强软管和非增强软管,即内径为12.5mm以下。

《 GB/T 39249-2020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织物增强型 低温压扁试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织物增强型 低温压扁试验
  • 标准号:GB/T 39249-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G42
  • 发布日期:2020-11-19
    国际标准分类号:23.040.70
  • 实施日期:2021-10-01
    技术归口: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流体系统和通用件管道部件和管道软管和软管组件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织物增强型 低温压扁试验》由TC35(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35SC1(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以压扁软管试样的方式测定织物增强橡胶和塑料软管以及非增强软管低温脆性的试验方法。本标准仅适用于公称内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软管。

《 GB/T 5565.1-2017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柔性及挺性的测量 第1部分:室温弯曲试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柔性及挺性的测量 第1部分:室温弯曲试验
  • 标准号:GB/T 5565.1-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G42
  • 发布日期:2017-09-07
    国际标准分类号:23.040.70
  • 实施日期:2018-04-01
    技术归口: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5565-2006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流体系统和通用件管道部件和管道软管和软管组件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柔性及挺性的测量 第1部分:室温弯曲试验》由TC35(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35SC1(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GB/T5565的本部分规定了在室温下从软管或非增强软管发生形变处测量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柔性的三种方法(方法Al、B和 C1),以及将橡胶或塑料软管或非增强软管弯曲至规定半径时,通过测量该弯曲力以测定挺性的两种方法(方法A2和C2)。方法A1和A2适用于内径小于或等于80mm的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方法A1利用两个夹板压扁软管,通过测量外径减小的方式测量软管或非增强软管的柔性。方法A2利用两个夹板将软管或非增强软管压扁,给出了测量达到规定弯曲半径所需力的方法。方法B适用于内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给出了评估软管及非增强软管绕芯轴弯曲时的状态的方法。选取的芯轴直径可为软管或非增强软管的最小弯曲半径。所测定的外径减小值,可用于测量软管或非增强软管的柔性。受试软管或非增强软管可不承压、承压或承受真空,如有要求,对于弯管,可在弯曲处或非弯曲处不承压、承压或承受真空。方法C1和C2适用于内径大于或等于100mm的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方法C1给出了当软管及非增强软管弯至最小弯曲半径时测定柔性的方法。方法C2给出了当软管及非增强软管弯至最小弯曲半径时测定挺性的方法。

《 GB/T 5565.2-2017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柔性及挺性的测量 第2部分:低于室温弯曲试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柔性及挺性的测量 第2部分:低于室温弯曲试验
  • 标准号:GB/T 5565.2-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G42
  • 发布日期:2017-09-07
    国际标准分类号:23.040.70
  • 实施日期:2018-04-01
    技术归口: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5564-2006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流体系统和通用件管道部件和管道软管和软管组件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柔性及挺性的测量 第2部分:低于室温弯曲试验》由TC35(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35SC1(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GB/T5565的本部分规定了在低于室温条件下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弯曲至特定半径时测量挺性的两种方法,以及测定柔性的一种方法。方法A适用于内径在25mm以下(包括25mm)的不可折叠的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本方法给出了当温度低于标准试验室温度时测量软管或非增强软管的挺性。方法B适用于内径在100mm以下的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并给出了在低于室温下绕芯轴弯曲时,评估其柔性的方法。也可以用作常规的质量控制试验。方法C适用于内径在100mm以上(包括100mm)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本方法给出了在低于室温下测量软管及非增强软管挺性的方法。本方法仅适用于不可折叠的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 GB/T 5565.3-2017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柔性及挺性的测量 第3部分:高温和低温弯曲试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柔性及挺性的测量 第3部分:高温和低温弯曲试验
  • 标准号:GB/T 5565.3-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G42
  • 发布日期:2017-09-07
    国际标准分类号:23.040.70
  • 实施日期:2018-04-01
    技术归口: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流体系统和通用件管道部件和管道软管和软管组件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柔性及挺性的测量 第3部分:高温和低温弯曲试验》由TC35(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35SC1(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GB/T5565的本部分规定了测定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的弯曲性能,包括弯曲要求的应力的方法,温度范围为一60℃~-+200℃。装置的特性限定其只适用于内径不大于12.5mm的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 GB/T 20462.2-2006 汽车用热塑性非增强软管和软管 第2部分: 石油基燃油用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汽车用热塑性非增强软管和软管 第2部分: 石油基燃油用
  • 标准号:GB/T 20462.2-2006
    中国标准分类号:G42
  • 发布日期:2006-08-01
    国际标准分类号:83.140.40;83.140.30;43.060.40
  • 实施日期:2007-01-01
    技术归口: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道路车辆工程橡胶和塑料制品道路车辆内燃机燃油系统塑料管、配件和阀门软管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汽车用热塑性非增强软管和软管 第2部分: 石油基燃油用》由TC35(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35SC1(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GB/T 20462的本部分规定了公称内径2㎜~14㎜的六种型别的内燃机驱动的车辆石油基燃油管线用挤出热塑性非增强软管和软管的结构、类型、尺寸、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 GB/T 20462.1-2006 汽车用热塑性非增强软管和软管 第1部分: 非燃油用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汽车用热塑性非增强软管和软管 第1部分: 非燃油用
  • 标准号:GB/T 20462.1-2006
    中国标准分类号:G42
  • 发布日期:2006-08-01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01;83.140.40;83.140.30
  • 实施日期:2007-01-01
    技术归口: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道路车辆工程道路车辆装置橡胶和塑料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塑料管、配件和阀门软管道路车辆装置综合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汽车用热塑性非增强软管和软管 第1部分: 非燃油用》由TC35(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35SC1(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GB/T 20462的本部分规定了公称内径2㎜~14㎜的四种型别的内燃机驱动的车辆用除气压制动系统(ISO 7628-2:1998)、燃油管线(GB/T 20462.2)和高压液压系统以外的挤出热塑性非增强软管和软管的结构、类型、尺寸、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 GB/T 18423-2013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液体壁透性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液体壁透性测定
  • 标准号:GB/T 18423-2013
    中国标准分类号:G42
  • 发布日期:2013-07-19
    国际标准分类号:23.040.70
  • 实施日期:2013-12-01
    技术归口: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18423-2001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流体系统和通用件管道部件和管道软管和软管组件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液体壁透性测定》由TC35(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35SC1(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测定液体透过软管及非增强软管管壁性能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均适用于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的测定,分别如下:方法A--适用于所有规格和结构的软管,是一项模拟工作条件下的实际对比试验;方法B--适用于内径不大于16 mm的软管和非增强软管。

《 GB/T 28605-2012 生活饮用水用橡胶或塑料软管和非增强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生活饮用水用橡胶或塑料软管和非增强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 标准号:GB/T 28605-2012
    中国标准分类号:G42
  • 发布日期:2012-06-29
    国际标准分类号:83.140.40
  • 实施日期:2012-12-01
    技术归口: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软管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用橡胶或塑料软管和非增强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由TC35(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35SC1(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用橡胶或塑料软管和非增强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的型别、结构、尺寸、性能要求、检验频率、标志和包装、运输及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厨房、饮水机、淋浴器等生活饮用水用连接软管和非增强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增强软管的检测是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的必要环节。通过科学严谨的检测手段,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检测仪器和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使得我们能够更高效、更准确地进行产品质量把关。在工业生产中,只有经过严格检测的增强软管,才能为设备和操作人员提供最可靠的保障。

结语

以上是关于增强软管检测: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