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635-0567
投诉举报:010-82491398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氧化诱导时间检测:揭示材料耐久性的重要指标
概括
氧化诱导时间(Oxidation Induction Time, OIT)是评估材料耐热、抗氧化性能的重要指标。它测量的是材料在特定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氧化后开始显现氧化现象的时间。氧化诱导时间越长,表示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越强。常用于塑料、橡胶、油品等材料的质量控制中,尤其是对于需要长时间使用在极端环境下的产品,氧化诱导时间的检测至关重要。
检测样品
氧化诱导时间检测的样品一般为高分子材料,如聚烯烃类、聚酯类、橡胶、合成油脂等。这些样品经过严格的标准化处理,确保其具有代表性和一致性。测试前,样品需要按标准尺寸进行准备,并确保其表面没有任何污渍或其他杂质,以免影响测试结果。此外,样品的储存条件也是影响测试结果的重要因素,需避免暴露在阳光直射或高温环境下。
检测项目
氧化诱导时间检测通常包括以下项目:
- 氧化诱导时间(OIT):这是测试的核心项目,通常以分钟为单位进行测量。
- 样品的物理性能:例如密度、拉伸强度等,这些数据帮助了解材料在氧化过程中性能的变化。
- 氧化初期温度(氧化诱导温度):记录样品开始氧化时的温度,有助于判断其抗氧化能力。
- 氧化产物分析:分析样品氧化后所生成的氧化产物,以进一步评估其稳定性。
检测仪器
氧化诱导时间检测通常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进行。该仪器能够精确测定样品的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反应的热效应。DSC通过控制温度变化并监测样品在加热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进而得出氧化反应的开始时间。设备的灵敏度和精度决定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此外,在进行氧化诱导时间测试时,还可能需要配合气相色谱(GC)等仪器对氧化产物进行分析。
检测方法
氧化诱导时间的检测方法通常遵循国际标准,如ISO 11357-6或ASTM D3895。基本步骤如下:
- 样品准备:将预处理过的样品按要求切割成标准尺寸,放入测试仪器的样品池中。
- 加热和气氛控制:样品在测试过程中被加热至设定的温度,通常为200°C至250°C,测试时需要提供纯净的氧气或空气气氛,以模拟氧化环境。
- 测量氧化诱导时间: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监测样品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变化,记录氧化反应的开始时间。
- 数据分析:根据测试曲线计算氧化诱导时间,并对样品的氧化行为进行详细分析。
检测标准(部分)
《 LY/T 2881-2017 木塑复合材料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诱导温度的测定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木塑复合材料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诱导温度的测定方法
- 标准号:LY/T 2881-2017
- 中国标准分类号:B70
- 发布日期:2017-06-05
- 国际标准分类号:79.060
- 实施日期:2017-09-01
- 技术归口:全国林业生物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
- 标准分类:木材技术木基板材其他木基板材农、林、牧、渔业LY 林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木塑复合材料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诱导温度的测定方法》由全国林业生物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林业局。本标准规定了木塑复合材料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诱导温度的测定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木塑复合材料。
《 SN/T 4372-2015 聚烯烃氧化诱导时间的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聚烯烃氧化诱导时间的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
- 标准号:SN/T 4372-2015
- 中国标准分类号:G04
- 发布日期:2015-12-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
- 实施日期:2016-07-01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分析化学分析化学综合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聚烯烃氧化诱导时间的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本标准规定了聚烯烃聚合物材料氧化诱导时间的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充分稳定的聚烯烃及其复合物的氧化诱导时间的测定。
《 GB/T 19466.6-2009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
- 标准号:GB/T 19466.6-2009
- 中国标准分类号:G31
- 发布日期:2009-06-15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80.01
- 实施日期:2010-02-01
- 技术归口: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塑料塑料综合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由TC15(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5SC4(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GB/T 19466的本部分规定了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聚合材料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试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充分稳定混配的聚烯烃材料(原料或最终制品)。本部分也适用于其他塑料。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氧化诱导时间作为衡量材料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指标,不仅对材料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也对实际应用中的产品质量控制至关重要。通过精确的检测,可以为不同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它们在长时间的高温或其他极端环境下能够保持优良的性能。在工业生产和研发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氧化诱导时间的检测方法,可以显著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结语
以上是关于氧化诱导时间检测:揭示材料耐久性的重要指标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