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电源检测:保障电力供应的关键技术
概括
应急电源是保证在突发情况或电力中断时,重要设备能够继续运行的关键设施。随着社会对电力的依赖日益增加,应急电源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这些设备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投入使用,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检测与评估。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应急电源的检测流程、检测项目、所用仪器及方法,帮助您了解如何确保应急电源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检测样品
在进行应急电源检测时,常见的样品主要包括电池组、发电机、逆变器以及其他配套设备。电池组是最常见的应急电源形式,通常用于提供短期的电力供应;而发电机则多用于大规模的应急电力供应。逆变器在需要转换直流电到交流电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有这些样品在检测时都需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无误差地完成电力转换与传输。
检测项目
应急电源检测的项目涵盖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 电池容量测试:用于测试电池的存储容量,确保其能够满足预定的工作时间。
- 充放电循环测试:通过模拟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测试电池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 负载测试:检测应急电源在实际负载下的输出能力,确保设备能够在高负载下正常运行。
- 启动性能测试:测试应急电源启动的可靠性,确保其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 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估应急电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湿度等)的表现,确保其适应极端条件。
检测仪器
应急电源的检测需要使用正规的仪器设备,这些设备能够精确地测量和分析电源的各项性能指标。常见的检测仪器包括:
- 电池测试仪:用于测试电池的电压、容量和内阻等参数,确保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度放电或充电不足的情况。
- 负载测试仪:模拟实际负载条件,测试应急电源在负载下的工作稳定性和输出能力。
- 电源分析仪:用于分析应急电源的电压、电流波动等特性,确保其输出符合标准。
- 温湿度测试仪:测量应急电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工作情况,评估其适应性。
检测方法
应急电源的检测方法通常分为定期检查与故障诊断两大类。定期检查一般包括每月或每季度对电池组、电源系统的电压、容量等进行基础性的测试;而故障诊断则是在出现电源异常时,利用高精度的仪器对电源的电压、温度、负载能力等进行详细检测。
具体方法包括:
- 电池容量检测:使用电池测试仪进行容量检测,检查电池是否存在衰退现象。
- 负载运行测试:对电源系统进行负载测试,模拟实际工作状态,确保电源能够在全负载下运行。
- 温湿度环境模拟:通过环境模拟设备对应急电源进行高温、低温或潮湿等极端条件下的测试,确保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工作。
- 系统综合检测:利用电源分析仪进行全系统检测,评估电源的稳定性、效率以及抗干扰能力。
检测标准(部分)
《 T/CES 240-2023 风电场移动式储能应急电源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风电场移动式储能应急电源技术规范
- 标准号:T/CES 240-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D4420
- 发布日期:2023-10-19
-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80
- 实施日期:2023-10-20
- 团体名称: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 标准分类:能源和热传导工程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移动式储能应急电源系统的结构、基本要求、系统性能、试验、标志、储存、运输、运行维护要求、退役以及应急处理方面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移动式储能工作在风电场变电站应急供电场景,其他应用场景可参考执行
国家“十四五”能源规划:明确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部署标志着,中国下一阶段的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进程。风电是一种高度电力电子化的能源应用形式,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控制电路和监控电路的辅助运行。另一方面风电的自身特性决定,风电场建设地区难以提供可靠的供电保证。在风电场的持续发展中,供电可靠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风电技术推广。移动式储能应急电源作为一种优质的灵活资源,在能源体系变革及能源互联网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解决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手段,是促进能源生产消费开放共享、灵活交易,实现多能协同的核心要素,也是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规范化的风电场应急电源的使用提升风电场场的供电可靠性,因此亟需针对风电场应急电源制定标准,规范技术指标等要素,推进以风电场移动式储能应急电源为代表的技术规范化。
《 T/ZDL 006.2-2003 重要活动场所电力保障规范 第2部分 应急电源管理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重要活动场所电力保障规范 第2部分 应急电源管理
- 标准号:T/ZDL 006.2-2003
- 中国标准分类号:D4420
- 发布日期:2023-07-18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01
- 实施日期:2023-07-20
- 团体名称:浙江省电力行业协会
- 标准分类: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电气工程
- 内容简介:
5应急电源配置规范5.1特级重要活动场所5.1.1特级场所的保电可采用微网供电方式,采用微网供电方式时,微网作为主供电源,正常电源作为备用电源,具体方案应通过相关专家论证
5.1.2特级场所应增加微网电源及临时电源等设备的监控信息:(1)重要负荷末端配电箱进出线路的电压n电流、温度等信息
(2)ATS的接入电源位置、动作信号等
(3)UPS的输出电压、电流、温度及持续时间等
(4)自备发电机的电压、电流、温度及启动信号等
5.2一级重要活动场所5.2.1一级场所应配置应急母线段,应急母线段仅供特别重要、重要负荷接入,严禁其他负荷接入
应急母线段预留应急发电机接驳条件,重要活动期间接入应急发电机(车)做为应急备用电源,配置容量至少应能满足保电重要负荷的120%要求
5.2.2特别重要负荷应采用双回路专用干线供电,应采用末端自动切换装置
双电源应来自配电房应急母线段和不同电源来源的另一段低压母线段
活动期间用电系统的特别重要和重要负荷UPS(不间断电源)配置容量至少应能满足保电重要负荷的120%要求配置,其额定输出功率不应小于最大计算负荷的1.3倍,经末端配电箱处自动切换装置,串接UPS后接入,并应至少能支持系统运行30分钟以上
5.2.3一级场所的特别重要负荷,应预留UPS接驳条件,期间保电场所按所需负荷及重要临时负荷配置UPS,其额定输出功率不应小于最大计算负荷的1.3倍,并应至少能支持系统运行30分钟以上
5.2.4一级场所的重要负荷应采用双电源专用干线供电,应采用末端自动切换装置
5.2.5一级场所疏散通道和应急照明,应配置EPS应急电源装置,其额定输出功率不应小于所连接负荷总容量的1.3倍
5.3二级重要活动场所5.3.1二级场所宜配置应急母线段,应急母线段仅供重要负荷接入,严禁其他负荷接入
预留应急发电机(车)接驳条件,重要活动期间接入应急发电机(车)做为应急备用电源,配置容量至少应能满足保电重要负荷的120%要求
5.3.2重要负荷应采用双回路专用干线供电,宜采用末端自动切换装置
双电源应来自场所及设施变配电房不同低压母线段,或来自低压母线段和应急母线段
5.3.3重要活动期间用电系统的特别重要和重要负荷UPS(不间断电源)按照不小于120%要求配置,其额定输出功率不应小于最大计算负荷的1.3倍,经末端配电箱处自动切换装置,串接不间断电源(UPS)后接入,并应至少能支持系统运行30分钟以上
5.3.4场所内的所有重要负荷,应预留不间断电源(UPS)接驳条件,活动期间保电场所按所需负荷及重要临时负荷配置不间断电源(UPS),其额定输出功率不应小于所连接负荷总容量的1.3倍
并应至少能支持系统运行30分钟以上
5.3.5疏散通道和应急照明,应配置EPS应急电源装置,其额定输出功率不应小于所连接的应急负荷总容量的1.3倍
5.4临时重要活动场所临时重要活动场所应急电源应根据场所现状和实际用电需求配置
6应急电源管理规范6.1总体要求6.1.1保电场所原则上在重要活动前1个月配置好UPS、EPS和发电机等自备应急电源,并按要求开展演练
6.1.2保电场所应做好自备应急电源的运行、维护等管理工作,供电企业指导保电场所在重要活动期间检测、启用自备应急电源
6.1.3应急、备用电源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消防、节能、环保等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
6.1.4自备应急电源应定期维保并开展功能测试,检测是否满足安全、消防相关要求,检验投切情况和发电机启动情况,并做好记录
重要活动开始前应对发电机、UPS、EPS等设备进行专项维保,发现异常应及时消缺
6.2UPS和EPS6.2.1UPS和EPS配置由保电场所根据重要负荷容量、切换时间要求而定,原则上电源切换对重要活动有体感或造成设备重启的均需配置
且配置容量按至少应能满足保电重要负荷的120%要求配置,并负责日常运行维护和活动期间的巡视维护的管理,确保主供电源停电紧急情况下能正常投入使用
6.2.2UPS或EPS应具备良好的运行环境,运行环境温度应在20-30℃,并采取必要防爆、防潮、防尘和消防措施,并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6.2.3UPS应设脱机检修旁路,以便UPS发生故障后可完全与电源系统隔离,以保证仪表电源供电系统的配置在满足生产装置正常运行后,还可进行UPS离线检修、蓄电池定期维护等工作
6.2.4保电场所应根据每套UPS或EPS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操作规程和事故处理规程,贯彻到值班操作人员,并将操作规程贴于现场明显处
6.2.5保电场所应根据每套UPS或EPS的具体情况,分别编写故障应急预案,确保能及时响应
6.2.6UPS或EPS日常巡查应每个月检查一次,重要活动开始前10天及开始期间应每日进行巡查,检查内容应包括告警指示、显示功能、接地保护、继电器和断路器是否正常,自动和三遥功能、正常电源进线、整流和逆变装置是否完好
6.2.7电池容量(持续供电时间)应与设备参数相符,UPS应采用在线运行模式
6.2.8当UPS或EPS电源停机时间达到10天以上时,开机前应浮充10-12小时
6.3应急发电机6.3.1应急发电机应由保电场所配置,并负责日常运行维护和活动期间的巡视维护的管理,应急发电机应确保状态良好,确保主供电源停电紧急情况下能正常投入使用
6.3.2保电场所必须做好应急发电机间和储油间的消防安全措施,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6.3.3启动前须检查机油、电池、电压是否正常,燃油箱油量充足、油位在2/3以上,水箱内水位是否足够,启动回路各接线完好符合启动条件
6.3.4应急发电机上连接电缆等附件应齐备,按照发电机说明书要求并备有一定数量的备品备件
6.3.5启动蓄电池应定期进行充放电试验,蓄电池电压、无破损和漏液情况,极柱无烧毁现象、无锈痕
6.3.6应急发电机油量储备应满足8小时连续发电需求,每月应进行一次空载试验,运行时间为3分钟
6.3.7启动模式:当一路正常电源失电时,应急发电机在30秒内自启动处于热备用状态,当正常电源全部失电时,应急母线段ATS动作,断开正常电源,自动投入应急发电机(容量应满足所有重要负荷)
当任一路正常电源恢复后,应采用不自复功能
6.3.8热备用期间,保电场所操作人员每30分钟检查一次,抄录油温,水温等数据
运行期间加强各项运行参数的检查
6.3.9保电场所应制定应急发电机操作规程、事故处理规程和故障应急预案
6.3.10重要活动期间应急发电机应由保电场所根据重要性等级、重要负荷容量、要求而定,原则上重要活动时的所有重要负荷均需配置,并建立台账资料,负责日常运行维护
活动期间保电场所应确保应急爱电机运行良好,并正确操作,确保紧急情况下能正常投入使用
《 T/CES 124-2022 特殊环境应急电源变换器试验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特殊环境应急电源变换器试验规范
- 标准号:T/CES 124-2022
- 中国标准分类号:D4420
- 发布日期:2022-06-22
- 国际标准分类号:19.080
- 实施日期:2022-06-24
- 团体名称: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 标准分类: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试验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在特殊环境下用于应急电源的变换器的试验要求、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应急电源中常用的DC/DC变换器、AC/DC变换器、AC/AC变换器、DC/AC变流器常规型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应首先满足通用的技术要求常规型DC/DC变换器应首先满足通用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海岛、高海拔、寒区、热区等特殊环境下的用于应急电源的变换器作为常规型变换器要求的补充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团体标准T/CES124—2022《特殊环境应急电源变换器试验规范》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提出并归口,由北京英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牵头单位编制完成
该标准规范了在特殊环境下用于应急电源的电能变换器的试验要求、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应急电源中常用的DC/DC变换器、AC\DC变换器、AC/AC变换器、DC/AC变流器,主要适用于海岛、高海拔、寒区、热区等特殊环境下的用于应急电源的电能变换器
作为常规型电能变换器要求的补充,填补了该应用领域的标准空白
《 T/CES 123-2022 特殊环境应急电源柴油发电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特殊环境应急电源柴油发电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 标准号:T/CES 123-2022
- 中国标准分类号:D441
- 发布日期:2022-06-22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160.40
- 实施日期:2022-06-24
- 团体名称: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 标准分类: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电气工程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高海拔、高温、低温、高湿热、高盐雾等特殊环境下0.5kW~40kW柴油发电系统的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检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特殊环境下的柴油发电系统,也适用于一般环境下的柴油发电系统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团体标准T/CES123-2022《特殊环境应急电源柴油发电系统通用技术规范》由本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提出并归口,以江西泰豪军工集团有限公司为主牵头编制完成
该标准规范了特殊环境应急电源柴油发电系统的基本要求、试验规则、检验方法,为应急保障装备集成设计、项目验收评估起到一定的方法指引,对应急电源系统相关装备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填补了特殊环境下系统相关标准的空白,有助于特殊环境下的产品行业规范化发展
《 T/CES 122-2022 特殊环境应急电源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技术要求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特殊环境应急电源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技术要求
- 标准号:T/CES 122-2022
- 中国标准分类号:D441
- 发布日期:2022-06-22
-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80
- 实施日期:2022-06-24
- 团体名称: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 标准分类: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能源和热传导工程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特殊环境应急电源中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风电机组侧输入20V~100V、光伏机组侧输入200V以下、输出侧蓄电池电压不超过55V的可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应急电源中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本文件适用于特殊环境下应急电源系统中可独立运行或联机运行为负载应急供电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一般环境下也可以使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团体标准T/CES122-2022《特殊环境应急电源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技术要求》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标准工作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新兴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编制完成
该标准规范了特殊环境下应急电源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及子部件的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标准、安装要求及子部件连接要求,填补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非常规环境下标准的空白
《 T/CES 121-2022 特殊环境应急电源柴油重整制氢系统技术要求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特殊环境应急电源柴油重整制氢系统技术要求
- 标准号:T/CES 121-2022
- 中国标准分类号:C356
- 发布日期:2022-06-22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60.99
- 实施日期:2022-06-24
- 团体名称: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电气工程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柴油重整制氢系统的术语和定义、使用环境条件、技术要求、防爆及消防安全与试验本文件适用于在一般环境条件下或特殊环境条件下均可独立运行或联机运行为应急电源供氢的柴油重整制氢系统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团体标准T/CES121-2022《特殊环境应急电源柴油重整制氢系统技术要求》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工作组归口,清华大学牵头编制完成
该标准规定了柴油重整制氢系统的术语和定义、使用环境条件、技术要求、防爆及消防安全及试验,为特殊环境下应急电源使用柴油单一供应链作为氢源进行重整净化制氢提供规范依据,补足以柴油为原料进行重整净化制氢标准的缺失
《 T/CES 115-2022 预制舱式电化学储能应急电源系统 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预制舱式电化学储能应急电源系统 技术规范
- 标准号:T/CES 115-2022
- 中国标准分类号:D441
- 发布日期:2022-06-22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20.01
- 实施日期:2022-06-24
- 团体名称: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 标准分类: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电气工程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预制舱式电化学储能应急电源系统的结构、基本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运行维护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电压等级10kV及以下、容量2500kW及以下且额定功率放电时间不低于30min的预制舱式电化学储能应急电源系统,其他接口电压等级和功率等级的应急电源系统以及车载预制舱式电化学储能应急电源系统可参照执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团体标准T/CES115-2022《预制舱式电化学储能应急电源系统技术规范》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归口,北方工业大学等单位起草编制完成
该标准规范了预制舱式电化学储能应急电源系统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品组成和分类、一般规定、系统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存储、运输等要求,填补了预制舱式电化学储能应急电源系统领域标准的空白
《 T/ASC 04-2019 智能快速应急电源系统 ( ISPS )技术标准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智能快速应急电源系统 ( ISPS )技术标准
- 标准号:T/ASC 04-2019
- 中国标准分类号:C382
- 发布日期:2019-05-09
-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40.01
- 实施日期:2019-07-01
- 团体名称:中国建筑学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建筑材料和建筑物
- 内容简介: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定义和代号;4.要求;5.试验;6.检测规则;7.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与贮存;8.工程设计;9.工程验收
《 DB44/T 2354-2022 电力用户应急电源快速接口技术标准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力用户应急电源快速接口技术标准
- 标准号:DB44/T 2354-2022
- 中国标准分类号:K85
- 发布日期:2022-02-15
- 国际标准分类号:31.220.10
- 实施日期:2022-05-15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电子学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广东省电信系统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电力用户应急电源快速接口技术标准》,主管部门为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广东省内电力用户低压应急电源快速接入用电缆公插头、电缆母插座和耦合器面板插座的结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额定交流电压为400V的应急电源快速接口用接插件(以下简称接插件)。
《 DL/T 268-2012 工商业电力用户应急电源配置技术导则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工商业电力用户应急电源配置技术导则
- 标准号:DL/T 268-2012
- 中国标准分类号:K34
- 发布日期:2012-04-06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60
- 实施日期:2012-07-01
- 技术归口:电力行业供用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DL 电力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工商业电力用户应急电源配置技术导则》由电力行业供用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能源局。本标准规定了工商业电力用户应急电源配置原则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对供电连续性要求高,断电可能会造成人身安全、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工商业电力用户应急电源配置。
《 JG/T 371-2012 集中式蓄电池应急电源装置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集中式蓄电池应急电源装置
- 标准号:JG/T 371-2012
- 中国标准分类号:K84
- 发布日期:2012-02-29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20
- 实施日期:2012-08-01
- 技术归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JG 建筑工程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集中式蓄电池应急电源装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本标准规定了集中式蓄电池应急电源装置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代号和标记、一般要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铭牌、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输出交流单相或三相工频正弦波,额定电压不超过l000V,额定输出功率0.5kVA~400kVA的集中式蓄电池应急电源装置(以下简称装置)。
《 YD/T 2062-2009 通信用应急电源(EPS)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通信用应急电源(EPS)
- 标准号:YD/T 2062-2009
- 中国标准分类号:M41
- 发布日期:2009-12-11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00
- 实施日期:2010-01-01
- 技术归口: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YD 通信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通信用应急电源(EPS)》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用应急电源(EPS)的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输出容量为0.5kVA-10kVA,应用于微机站、直放站等场所的EPS设备。
《 GB/Z 29328-2012 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
- 标准号:GB/Z 29328-2012
- 中国标准分类号:F25
- 发布日期:2012-12-31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20
- 实施日期:2013-06-01
- 技术归口: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被GB/T 29328-2018代替
- 主管部门: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电气工程综合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由TC296(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本标准规定了重要电力用户的界定和分级、供电电源和自备应急电源的配置原则和主要技术条件。 u3000u3000本标准适用于重要电力用户的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的配置。
《 GB/T 29328-2018 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
- 标准号:GB/T 29328-2018
- 中国标准分类号:F20
- 发布日期:2018-12-28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01
- 实施日期:2019-07-01
- 技术归口: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Z 29328-2012
- 主管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输电网和配电网输电网和配电网综合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由524(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重要电力用户的界定和分级、供电电源和自备应急电源的配置原则和主要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重要电力用户的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的配置。其他电力用户的供电电源和自备应急电源配置可参照执行。
《 GB/T 21225-2007 逆变应急电源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逆变应急电源
- 标准号:GB/T 21225-2007
- 中国标准分类号:K85
- 发布日期:2007-12-03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00
- 实施日期:2008-05-20
- 技术归口:全国电力电子系统和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整流器、转换器、稳压电源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逆变应急电源》由TC60(全国电力电子系统和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60SC4(全国电力电子系统和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逆变电源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本标准规定了逆变应急电源(简称EPS)的定义,产品分类和特征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民用等场所在应急状态向照明、动力等及其混合负载提供交流电能的EPS。 本标准适用于输出单相或三相工频正弦波,额定电压不超过1 000 V,功率0.5 kW~1 MW 的EPS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应急电源是保障关键时刻电力供应的核心设备,它的检测和维护至关重要。通过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法,确保应急电源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各类应急情况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持。因此,定期的检测和适当的维护是保证应急电源长时间正常运行的基础。
结语
以上是关于应急电源检测:保障电力供应的关键技术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