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隔性检测:如何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性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阻隔性检测:如何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性

概括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阻隔性是衡量材料或产品能否有效防止外界物质侵入或内在物质逸出的关键指标。尤其是在包装材料、食品和药品行业中,阻隔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通过精确的检测,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材料的阻隔性能,从而帮助生产商优化产品设计、提升品质保障。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阻隔性检测的流程、检测样品、项目、仪器及方法。

检测样品

阻隔性检测样品通常为薄膜包装材料涂层材料等,这些样品常常用于包装领域,尤其是食品包装和药品包装。在选择样品时,需要确保材料的代表性和多样性,以便能够全面评估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样品的大小、形态和状态需要符合检测要求,确保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与代表性。

检测项目

阻隔性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 气体阻隔性:测试材料对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隔离能力,常用于食品包装和药品保护。
  • 水蒸气阻隔性:测试材料防止水蒸气渗透的能力,这对于保持产品的湿度至关重要。
  • 光阻隔性:测试材料对紫外线、可见光等的遮挡能力,尤其对于光敏感材料至关重要。

这些项目帮助评估材料是否符合特定产品的要求,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检测仪器

进行阻隔性检测时,需要使用精密的仪器来获得可靠的结果。常见的检测仪器包括:

  • 气体渗透仪:用于测量材料对气体的渗透性。通过分析气体的透过率,评估材料的气体阻隔性能。
  • 水蒸气透过率仪:测量材料对水蒸气的阻隔能力,帮助确定包装材料在高湿环境下的表现。
  • 紫外线透过率仪:检测材料对紫外线的阻隔能力,主要应用于对光敏产品的包装检测。

这些仪器精度高,能够实时获取各项物理参数,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检测方法

阻隔性检测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 定量分析法:通过测量样品前后气体或水蒸气浓度的变化,计算其透过率。
  • 气体透过测试法:通过气体传感器实时监控气体透过过程,采用标准化测试条件,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薄膜样品法:将薄膜样品暴露在特定条件下,定期测量其阻隔性能,分析透过速率。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可以根据样品的特点以及检测目标的不同,确保检测数据具有代表性。

检测标准(部分)

《 QB/T 5605-2021 罐藏食品复合塑料容器用高阻隔性盖膜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罐藏食品复合塑料容器用高阻隔性盖膜
  • 标准号:QB/T 5605-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 发布日期:2021-05-17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50
  • 实施日期:2021-10-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与食品接触的物品与材料轻工食品技术制造业QB 轻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罐藏食品复合塑料容器用高阻隔性盖膜》,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文件规定了罐藏食品复合塑料容器用高阻隔性盖膜产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罐藏食品复合塑料容器用高阻隔性盖膜。

《 YY/T 1499-2016 医用防护服的液体阻隔性能和分级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医用防护服的液体阻隔性能和分级
  • 标准号:YY/T 1499-2016
    中国标准分类号:C48
  • 发布日期:2016-07-29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 实施日期:2017-06-01
    技术归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制药学YY 医药卫生和社会工作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医用防护服的液体阻隔性能和分级》由生物防护用品归口单位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本标准规定了医用防护服液体阻隔性能的分级和相关的标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标示有液体阻隔性能或液生微生物阻隔性能的防护服。本标准不适用于医护人员使用的其他防护用具,例如:(1)未标示或不用于液体或微生物阻隔的防护用具(如射线防护服);(2)处理危险化学品、化疗药物或危险废弃物使用的用具或设备。本标准不适用于防护固体颗粒或固态微生物穿透的医用防护服。本标准不涉及医疗机构正确处理或处置可重复使用的医用防护服的导则。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阻隔性检测是保证材料性能、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在包装材料领域,科学、精准的阻隔性测试能够有效预测材料的实际应用表现,帮助生产商避免潜在的质量风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阻隔性检测方法与仪器也在不断完善,未来将为更多行业提供更为可靠的质量保障。

结语

以上是关于阻隔性检测:如何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性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