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检测:确保品质与性能的科学方法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光学元件检测:确保品质与性能的科学方法

概括

光学元件是现代科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中,如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及激光器等。光学元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光学系统的性能,因此,进行科学、精确的检测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光学元件的检测样品、检测项目、检测仪器、检测方法等内容,旨在为相关领域的正规人士提供参考。

检测样品

光学元件检测的样品通常包括镜头、透镜、棱镜、光纤连接器等。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检测样品的种类和规格有所不同。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采样时需要选择典型的产品进行检测。例如,镜头样品需要考虑焦距、曲率半径、表面形貌等因素,确保它们能覆盖不同批次和类型的产品。

检测项目

光学元件的检测项目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光学性能测试:检测光学元件的透光率、折射率、色差、畸变、视场等重要指标。
  • 几何形状检测:主要检测元件的尺寸精度、平整度、形状误差等,确保光学元件的几何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 表面质量检测:检测光学元件表面的缺陷,如划痕、气泡、颗粒等,确保表面光滑、无损伤。
  • 热学性能测试:包括光学元件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及其对热膨胀的响应。

通过这些检测项目,可以全面了解光学元件的品质,确保其满足应用需求。

检测仪器

光学元件的检测需要依赖一些精密的仪器。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

  • 干涉仪:用于测量光学元件的波前误差和表面形状误差,精度高,适用于高精度的光学元件检测。
  • 透射率计:用于测量光学元件的透光率,检测其透光性能。
  • 表面形貌仪:用于精确测量光学元件的表面粗糙度和缺陷。
  • 折射率计:用于测量光学元件的折射率,确保其光学性能符合标准。
  • 焦距测试仪:用于测试透镜、镜头的焦距和光学中心。

这些仪器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确保能够准确评估光学元件的各项性能。

检测方法

光学元件的检测方法包括多种科学、严谨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 光学干涉法:通过干涉图样来检测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和几何精度。这种方法对高精度要求的光学元件尤为重要。
  • 光谱分析法:通过分析光谱的变化,检测光学元件的透光性能、色差等光学参数。
  • 图像分析法:通过高分辨率相机拍摄光学元件的表面,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分析其表面缺陷。
  • 热性能测试法:通过测量元件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和热稳定性,确保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可靠性。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检测人员精准、全面地评估光学元件的各项指标,确保其符合使用标准。

检测标准(部分)

《 GB/T 44605-2024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激光光学元件吸收分布测量 光热成像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激光光学元件吸收分布测量 光热成像法
  • 标准号:GB/T 44605-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L51
  • 发布日期:2024-09-29
    国际标准分类号:31.260
  • 实施日期:2025-04-01
    技术归口: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电子学光电子学、激光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激光光学元件吸收分布测量 光热成像法》由TC103(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03SC6(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光学系统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本文件描述了激光光学元件的吸收测量和高空间分辨率二维/三维扫描吸收分布成像测最方法。采用光热测量方法,通过标定实现激光光学元件的吸收测量,通过位置扫描实现吸收分布测量。本文件适用于激光光学元件二维/三维吸收分布成像测量,即测量吸收与位置的函数,用于高功率/高能激光系统中的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吸收缺陷/吸收分布检测。

《 GB/T 43690-2024 成像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的测量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成像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的测量方法
  • 标准号:GB/T 43690-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L50
  • 发布日期:2024-03-15
    国际标准分类号:17.180.99
  • 实施日期:2024-10-01
    技术归口: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
  • 标准分类: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光学和光学测量有关光学和光学测量的其他标准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成像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的测量方法》由TC487(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

    本文件描述了成像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测量的原理、测量条件、样品、仪器设备、测量步骤、测量数据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成像衍射光学元件的衍射效率测量。

《 GB/T 43530-2023 龙虾眼型聚焦光学元件性能测试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龙虾眼型聚焦光学元件性能测试方法
  • 标准号:GB/T 43530-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L50
  • 发布日期:2023-12-28
    国际标准分类号:31.260
  • 实施日期:2024-07-01
    技术归口: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
  • 标准分类:电子学光电子学、激光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龙虾眼型聚焦光学元件性能测试方法》由TC487(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

    本文件描述了龙虾眼型聚焦光学元件的X射线焦距、十字臂垂直度、点扩散函数均匀性、角分辨率、有效面积、有效面积均匀性、半能宽等性能的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空间天文、医疗成像、海关检测、物质分析等X射线聚焦成像领域使用的龙虾眼型聚焦光学元件的性能测试。其他用途的龙虾眼型聚焦光学元件参照使用。

《 DB22/T 1521-2011 300~500mm口径光学元件精密磨削机床 技术条件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300~500mm口径光学元件精密磨削机床 技术条件
  • 标准号:DB22/T 1521-2011
    中国标准分类号:J11
  • 发布日期:2012-05-01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99
  • 实施日期:2012-05-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机械制造制造业吉林省其他工业自动化系统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300~500mm口径光学元件精密磨削机床 技术条件》,主管部门为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DB22/T 1522-2011 300~500mm口径光学元件精密磨削机床 精度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300~500mm口径光学元件精密磨削机床 精度
  • 标准号:DB22/T 1522-2011
    中国标准分类号:J11
  • 发布日期:2012-05-01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99
  • 实施日期:2012-05-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机械制造制造业吉林省其他工业自动化系统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300~500mm口径光学元件精密磨削机床 精度》,主管部门为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SJ 20448-1994 玻璃光学元件减反射膜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玻璃光学元件减反射膜规范
  • 标准号:SJ 20448-1994
    中国标准分类号:N00
  • 发布日期:1994-09-30
    国际标准分类号:37.020
  • 实施日期:1994-12-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冶金技术管理成像技术冶金综合SJ 电子
  • 内容简介:

《 GB/T 41805-2022 光学元件表面疵病定量检测方法 显微散射暗场成像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光学元件表面疵病定量检测方法 显微散射暗场成像法
  • 标准号:GB/T 41805-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N05
  • 发布日期:2022-10-12
    国际标准分类号:81.040.01
  • 实施日期:2023-05-01
    技术归口: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 标准分类:玻璃和陶瓷工业玻璃玻璃综合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定量检测方法 显微散射暗场成像法》由TC103(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03SC5(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光学材料和元件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本文件描述了采用显微散射暗场成像法对光学元件表面疵病进行定量检测的检测原理、试验条件、仪器设备、样品、检测步骤、试验数据处理和检测报告。本文件适用于平板类双面抛光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长度、宽度、挡光面积以及疵病位置检测。

《 GB/T 40658-2021 溴化钾光学元件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溴化钾光学元件
  • 标准号:GB/T 40658-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N05
  • 发布日期:2021-10-11
    国际标准分类号:31.260
  • 实施日期:2022-05-01
    技术归口: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 标准分类:电子学光电子学、激光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溴化钾光学元件》由TC103(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03SC5(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光学材料和元件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本文件规定了溴化钾光学元件(以下简称溴化钾)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溴化钾光学元件的制造与验收。

《 GB/T 37396.2-2019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标准光学元件 第2部分: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元件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标准光学元件 第2部分: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元件
  • 标准号:GB/T 37396.2-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L51
  • 发布日期:2019-06-04
    国际标准分类号:31.260
  • 实施日期:2020-01-01
    技术归口: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 标准分类:电子学光电子学、激光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标准光学元件 第2部分: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元件》由TC103(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03SC6(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光学系统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GB/T37396的本部分规定了近红外到中红外波段,波长从2.1μm~15μm光谱范围内的激光光学元件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使用的标准光学元件,包括平面、平面球面和球面基片。

《 GB/T 37396.1-2019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标准光学元件 第1部分: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元件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标准光学元件 第1部分: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元件
  • 标准号:GB/T 37396.1-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L51
  • 发布日期:2019-05-10
    国际标准分类号:31.260
  • 实施日期:2019-12-01
    技术归口: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 标准分类:电子学光电子学、激光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标准光学元件 第1部分: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元件》由TC103(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03SC6(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光学系统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GB/T37396的本部分规定了紫外、可见和近红外波段,波长从170nm至2100nm光谱范围内的激光光学元件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使用的标准光学元件,包括平面、平面球面和球面基片。

《 GB/T 38245-2019 光学和光学仪器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激光光学元件吸收率测试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光学和光学仪器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激光光学元件吸收率测试方法
  • 标准号:GB/T 38245-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L51
  • 发布日期:2019-10-18
    国际标准分类号:31.260
  • 实施日期:2020-05-01
    技术归口: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电子学光电子学、激光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光学和光学仪器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激光光学元件吸收率测试方法》由TC103(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激光光学元件吸收率测试方法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和度量单位、测试条件、测试原理、测试流程、计算方法和测试报告。本标准适用于激光光学元件吸收率的测试。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光学元件的检测工作是确保光学设备高性能和长期稳定性的关键。通过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法和精密的仪器,能够全面评估光学元件的质量,保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元件的检测技术也将不断优化和升级,为光学产业的进步提供坚实的保障。

结语

以上是关于光学元件检测:确保品质与性能的科学方法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