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酸检测:科学解读与方法分析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绿原酸检测:科学解读与方法分析

概括

绿原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化合物,属于酚酸类化合物,尤其在咖啡、葡萄、蓝莓等水果中含量丰富。作为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绿原酸被认为具有多种健康益处,如抗炎、抗氧化、降血糖等作用。因此,对绿原酸的检测成为了植物化学分析、食品质量控制和药物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检测样品

绿原酸可以在多种植物样品中找到,尤其是咖啡豆、茶叶、葡萄和某些草药中常有较高浓度。检测样品通常包括植物提取物、食品和饮料样本等。例如,在咖啡产品中,绿原酸的浓度可以反映出咖啡豆的种类和加工方式。而在药用植物中,绿原酸的含量也是评价其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检测项目

绿原酸检测的主要项目是定量测定其在不同样品中的含量。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

  • 绿原酸总量:衡量样品中绿原酸的整体含量。
  • 绿原酸纯度:评估样品中绿原酸的相对含量。
  • 绿原酸的提取效率:测试在提取过程中绿原酸的保留率。

此外,绿原酸的稳定性、降解产物和与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也是研究的重点项目。

检测仪器

绿原酸的检测需要依赖精密的分析仪器。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

  • 高效液相色谱(HPLC):HPLC是检测绿原酸的金标准方法,能够高效分离并定量分析复杂样品中的绿原酸。
  • 气相色谱(GC):适用于检测挥发性或半挥发性化合物,但在绿原酸的检测中较少使用。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通过绿原酸特有的吸收峰来定量分析其含量,通常用于初步筛查。

检测方法

绿原酸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 定性分析:通常使用HPLC结合紫外检测(UV),通过比对样品的保留时间与标准品进行定性分析。这种方法适合于对绿原酸是否存在以及其基本结构的确认。
  •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常采用HPLC配合内标法或外标法,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来测定绿原酸的精确含量。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是目前最广泛应用于绿原酸测定的标准方法。

检测标准(部分)

《 GB/T 43733-2024 植物中绿原酸类物质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植物中绿原酸类物质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标准号:GB/T 43733-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A40
  • 发布日期:2024-03-15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80
  • 实施日期:2024-03-15
    技术归口: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数学、自然科学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植物中绿原酸类物质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由TC387(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本文件规定了植物中6种绿原酸类物质(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的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文件适用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样品中的6种绿原酸类物质(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的测定。

《 T/CFIAS 6002-2022 天然植物饲料原料及其提取物中绿原酸、新绿原酸和隐绿原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天然植物饲料原料及其提取物中绿原酸、新绿原酸和隐绿原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标准号:T/CFIAS 6002-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C132
  • 发布日期:2022-04-1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 实施日期:2022-05-13
    团体名称: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B 采矿业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适用于天然植物饲料原料及其提取物中绿原酸、新绿原酸和隐绿原酸的测定本文件规定了天然植物饲料原料及其提取物中绿原酸、新绿原酸和隐绿原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 DB52/T 1308-2018 烟草及烟草制品 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新绿原酸、4-O-咖啡酰奎尼酸、莰菲醇基芸香苷的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烟草及烟草制品 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新绿原酸、4-O-咖啡酰奎尼酸、莰菲醇基芸香苷的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 标准号:DB52/T 1308-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B35
  • 发布日期:2018-08-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
  • 实施日期:2019-02-13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农、林、牧、渔业贵州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烟草及烟草制品 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新绿原酸、4-O-咖啡酰奎尼酸、莰菲醇基芸香苷的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主管部门为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DB34/T 3477-2019 饲料中绿原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饲料中绿原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标准号:DB34/T 3477-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 发布日期:2019-12-2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 实施日期:2020-01-25
    技术归口: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安徽省饲料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饲料中绿原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中绿原酸的测定。本方法检测限为1.0mg/kg。

《 YC/T 202-2006 烟草及烟草制品 多酚类化合物 绿原酸、莨菪葶和芸香苷的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烟草及烟草制品 多酚类化合物 绿原酸、莨菪葶和芸香苷的测定
  • 标准号:YC/T 202-2006
    中国标准分类号:X87
  • 发布日期:2006-02-2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60
  • 实施日期:2006-03-01
    技术归口: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烟草专卖局
  • 标准分类:农业烟草、烟草制品和烟草工业设备制造业YC 烟草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烟草及烟草制品 多酚类化合物 绿原酸、莨菪葶和芸香苷的测定》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烟草专卖局。本标准规定了烟草和烟草制品中三种多酚(绿原酸、莨菪亭和芸香苷)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烟草和烟草制品。

《 NY/T 3514-2019 咖啡中绿原酸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咖啡中绿原酸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标准号:NY/T 3514-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B35
  • 发布日期:2019-12-27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 实施日期:2020-04-01
    技术归口: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茶、咖啡、可可咖啡和咖啡代用品农、林、牧、渔业NY 农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咖啡中绿原酸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本标准规定了咖啡中6种绿原酸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咖啡中5-咖啡酰奎宁酸、绿原酸、4-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等单个或多个组分含量的测定。

《 GH/T 1312-2020 蜂胶中绿原酸、咖啡酸、p-香豆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阿替匹林C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蜂胶中绿原酸、咖啡酸、p-香豆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阿替匹林C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标准号:GH/T 1312-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B47
  • 发布日期:2020-12-07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40
  • 实施日期:2021-03-01
    技术归口:全国蜂产品标准化工作组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 标准分类:农业养蜂农、林、牧、渔业GH 供销合作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蜂胶中绿原酸、咖啡酸、p-香豆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阿替匹林C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由全国蜂产品标准化工作组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 GB/T 22250-2008 保健食品中绿原酸的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保健食品中绿原酸的测定
  • 标准号:GB/T 22250-2008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 发布日期:2008-07-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 实施日期:2008-11-01
    技术归口:全国特殊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司)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食品综合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保健食品中绿原酸的测定》由TC466(全国特殊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司)。

    本标准规定了保健食品中绿原酸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金银花、菊花、杜仲、山楂等一种或几种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中绿原酸的测定。当取样量为2.0g时,定容体积为25mL时,方法的检出限为1.4×10-3g/㎏,方法的定量限为4.0×10-3g/㎏。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μg/mL~80μg/mL。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绿原酸作为一种具有多重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在食品、药品及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泛。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能够准确评估其在不同样品中的含量,进而为相关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对绿原酸的检测将更加精确、高效,为绿色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结语

以上是关于绿原酸检测:科学解读与方法分析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