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性检测:揭开微生物防护的秘密
概括
抗菌性检测是研究材料、产品、环境中对微生物的抑制或杀灭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抗菌性检测已成为医学、食品、纺织品、涂料等多个领域的常规检测项目。通过准确评估产品的抗菌性能,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更安全、健康的产品,也为相关行业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检测样品
抗菌性检测所使用的样品种类非常广泛,涵盖了不同领域的产品。常见的样品类型包括:纺织品、塑料制品、涂料、食品包装材料、医疗器械等。这些样品的抗菌性能通常会直接影响到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耐用性。例如,防菌面料可以有效抑制衣物上的细菌滋生,而抗菌塑料则有助于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防止细菌感染。
检测项目
抗菌性检测的主要项目包括:抗菌效果、抑菌圈、抗菌率、抑菌指数、抗菌持续时间等。这些项目通过不同的实验方式进行测试和计算。例如,抗菌效果是指材料或产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抑制或杀灭微生物;抑菌圈测试则是通过观察细菌在样品周围是否形成明显的抑菌圈来判断抗菌性能的优劣。
检测仪器
抗菌性检测需要依靠一些正规的检测仪器,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常用的检测设备包括:平板接种法所需的培养皿、恒温培养箱、紫外分光光度计、抗菌性能测试仪等。其中,紫外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抗菌材料对细菌的杀灭效果,培养箱则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细菌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活性。
检测方法
抗菌性检测的常见方法有多种,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平板接种法和液体培养法。平板接种法通过将样品涂布在含有细菌的培养基上,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形成抑菌圈来评估抗菌效果。液体培养法则是将细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观察其在特定时间内的生长情况,从而计算出抗菌率和抑菌指数。此外,微生物培养法、光度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等也是常用的检测手段。
检测标准(部分)
《 GB/T 21510-2024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及评价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及评价
- 标准号:GB/T 21510-2024
- 中国标准分类号:G70
- 发布日期:2024-07-24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99
- 实施日期:2025-02-01
- 技术归口: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21510-2008
-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消毒和灭菌有关消毒和灭菌的其他标准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及评价》由TC279(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79SC1(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纳米材料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
本文件规定了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抗菌性能评价、检测报告和安全操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无机材料,以及以纳米无机材料为抗菌组分(结构单元)的制品,如纤维、织物、塑料、涂料和陶瓷等。其他材料的抗菌性能检测及评价也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 JC/T 897-2002 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
- 标准号:JC/T 897-2002
- 中国标准分类号:Q31
- 发布日期:2002-06-19
-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
- 实施日期:2002-12-01
- 技术归口: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化研究所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建筑材料和建筑物JC 建材
- 内容简介:
《 GB/T 43722.1-2024 皮革 抗菌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膜接触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皮革 抗菌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膜接触法
- 标准号:GB/T 43722.1-2024
- 中国标准分类号:Y46
- 发布日期:2024-03-15
- 国际标准分类号:59.140.30
- 实施日期:2024-10-01
- 技术归口: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纺织和皮革技术皮革技术皮革和裘皮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皮革 抗菌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膜接触法》由TC252(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本文件描述了膜接触法测定皮革抗菌性能的定量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不吸水皮革抗菌性能的测定。
《 T/CIAA 018-2023 乘用车 抗菌性能及其评价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乘用车 抗菌性能及其评价
- 标准号:T/CIAA 018-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T26/C361
- 发布日期:2023-03-17
- 国际标准分类号:43.100
- 实施日期:2023-04-01
- 团体名称:中关村汇智抗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标准分类:T 国际组织道路车辆工程
- 内容简介:
本文件适用于使用抗菌材料、部件或者应用抗菌技术的乘用车其他类型的车可以参考本文件执行本文件规定了抗菌乘用车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 T/HDSC 003-2022 惠东女鞋 高品质鞋材抗菌性能达标指南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惠东女鞋 高品质鞋材抗菌性能达标指南
- 标准号:T/HDSC 003-2022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Y78/C195
- 发布日期:2022-07-01
- 国际标准分类号:61.060
- 实施日期:2023-01-01
- 团体名称:惠东县鞋材商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服装工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惠东女鞋高品质鞋材主要部件的抗菌性能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具有抗菌性能的惠东女鞋高品质鞋材的质量控制,鞋类产品可以参照使用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抗菌性能antimicrobialperformance材料或材料表面具有阻止或减缓细菌生长、减少细菌数量或杀灭细菌的功效
3.2抗菌鞋材antimicrobialshoesmaterials衬里和内垫通过采用抗菌材料或对衬里和内垫表面进行抗菌处理,使鞋材(衬里和内垫)具有抗菌作用
3.3溶出性dissolution利用抗菌剂不断析出经琼脂扩散形成不同浓度梯度,显示抑菌作用
通过抑菌环大小来判断抗菌剂是否溶出及溶出程度
4 安全性微生物的使用具有潜在风险,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并符合目前国家的法律法规
只有经过微生物技术培训的人员可开展该试验
应严格遵守消毒杀菌行为法则和个人卫生
注:建议试验人员了解IEC60068-2-10附录A“人员风险”,以及ISO7218
5 试验环境实验室环境应符合GB19489,试验采取无菌操作技术,应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中进行
6 试样制备6.1 总则抗菌测试仅对声明具有抗菌功能或除臭除异味的产品或部件取样进行测试
若声明鞋产品具有抗菌功能或可除臭除异味,则对鞋的主要部件包括衬里、内垫等部位,分别裁剪取样,进行抗菌测试
衬里或内垫如果有多种材料构成,所取样的材料面积占应占衬里或内垫的80%,若单重材质达不到80%或无法分离取样,则需要裁取2种或以上的主要材料部分进行抗菌测试
如声明鞋材具有抗菌功能或可除臭除异味,则直接裁取
6.2 各方法对应的试样制备菌液吸收法:为便于比较,以适宜微生物生长的纯棉白布为对照样,对照样和试样均裁制成直径为(48±1)mm的圆片
试样厚度应小于2mm
准确称取2g±0.1g的裁剪样叠起来作为一组试样,试样和对照样各三组
膜接触法:对照样材质为医用级聚乙烯片,对照样和试样均裁制成尺寸为(50±2)mm×(50±2)mm,厚度小于等于5mm,试样和对照样各三组
若试样尺寸达不到标准试样要求,最小尺寸不应小于20mm×20mm
振荡法:以适宜微生物生长的纯棉白布为对照样,每组试样准确称取1g±0.1g,并裁剪成约10mm×10mm大小的碎片
注:菌液吸收法和振荡法中用到的纯棉白布应符合GB/T7568.2-2008中要求
7 试验菌种及菌种保存7.1试验菌种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8099)或大肠杆菌(ATCC29522)、肺炎克雷伯氏菌(ATCC4352);真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
注:所有菌种或菌株均应由国家相应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并在报告中标明试验用菌品种及分类号
7.2菌种转种及保存储存的的菌种应每月转种一次,转种次数不超过8代,菌种转种后于2°C~8°C冰箱中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8 抗菌性能技术要求8.1 溶出性抗菌鞋材所应用的抗菌物质的溶出性指标:具有抗菌功能的鞋材在洗涤一次后,其抑菌环宽度D≤5mm
8.2 抗菌性能抗菌鞋材按洗涤次数和抗菌率的不同分为Ⅰ级、Ⅱ级及Ⅲ级,抗菌性能要求如表1所示
表1抗菌性能材料 抗菌率(%) 抗菌级别 肺炎克雷伯氏菌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色念珠菌 衬里/内垫(洗涤前) ≥95 ≥95 ≥95 ≥90 Ⅰ级衬里/内垫(洗涤10次后) ≥85 ≥85 ≥85 ≥80 Ⅱ级衬里/内垫(洗涤20次后) ≥75 ≥75 ≥75 ≥70 Ⅲ级注:若衬里/内垫为不宜进行水洗的皮革(包括天然皮革和合成革)或其他材料,则仅考核洗涤前的抗菌性能
《 T/CTES 1009-2018 光触媒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光触媒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
- 标准号:T/CTES 1009-2018
- 中国标准分类号:C177
- 发布日期:2018-05-08
-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30
- 实施日期:2018-06-07
- 团体名称: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纺织和皮革技术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光触媒纺织品抗菌性能试验和评价方法的原理,安全预防措施,试验器具,试验菌种及菌种保藏,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试验准备,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及评价,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经光触媒整理的纺织品
《 T/CIAA 104.1-2021 抗菌产品标注通用要求 第1部分:抗菌性能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抗菌产品标注通用要求 第1部分:抗菌性能
- 标准号:T/CIAA 104.1-2021
- 中国标准分类号:G08/C266
- 发布日期:2021-01-12
-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01
- 实施日期:2021-02-01
- 团体名称:中关村汇智抗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标准分类: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数学、自然科学
- 内容简介:
本部分适用于具有抗菌性能的产品,一类、二类消毒产品中包含的抗(抑)菌产品除外本部分不适用于抗菌剂T/CIAA104的本部分规定了抗菌产品抗菌性能标注的术语和定义及标注要求
《 HG/T 5850-2021 纺织染整助剂 抗菌剂 抗菌性能的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纺织染整助剂 抗菌剂 抗菌性能的测定
- 标准号:HG/T 5850-2021
- 中国标准分类号:G70
- 发布日期:2021-03-05
-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
- 实施日期:2021-07-01
- 技术归口: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染助剂分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化工产品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制造业HG 化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纺织染整助剂 抗菌剂 抗菌性能的测定》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染助剂分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规定了纺织染整助剂中抗菌剂抗菌性能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纺织染整助剂中抗菌剂浸轧整理后抗菌性能的测定。
《 JC/T 897-2014 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
- 标准号:JC/T 897-2014
- 中国标准分类号:Q30
- 发布日期:2014-12-24
-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
- 实施日期:2015-06-01
- 技术归口:建材行业环境友好与有益健康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JC/T 897-2002
- 主管部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 标准分类: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材料陶瓷和陶砖瓦建筑制品JC 建材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由建材行业环境友好与有益健康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本标准规定了抗菌陶瓷的术语和定义、产品标记、一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具有抗细菌功能的建筑用陶瓷砖、卫生陶瓷制品的抗菌性能检验和判定,其他陶瓷可参照使用。
《 HG/T 3663-2014 胶鞋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胶鞋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 标准号:HG/T 3663-2014
- 中国标准分类号:Y78
- 发布日期:2014-05-06
- 国际标准分类号:61.060
- 实施日期:2014-10-01
- 技术归口: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胶鞋分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HG/T 3663-2000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服装工业HG 化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胶鞋抗菌性能试验方法》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胶鞋分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琼脂平板法测定施行抗菌防臭加工的胶鞋及其部件的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胶鞋及其部件抗菌性能的测定。本标准不适用于抗菌剂在试验琼脂上完全不扩散的试样,也不适用于抗菌剂与琼脂起反应的试样。
《 QB/T 2881-2013 鞋类和鞋类部件 抗菌性能技术条件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鞋类和鞋类部件 抗菌性能技术条件
- 标准号:QB/T 2881-2013
- 中国标准分类号:Y78
- 发布日期:2013-12-31
- 国际标准分类号:61.060
- 实施日期:2014-07-01
- 技术归口: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QB/T 2881-2007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服装工业QB 轻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鞋类和鞋类部件 抗菌性能技术条件》由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规定了鞋类和鞋类部件抗菌性能的术语和定义、试验环境、取样、试验菌株、试验方法、要求、判定、标识及报告。本标准适用于具有抗菌性能的鞋类和鞋类部件。
《 QB/T 4371-2012 家具抗菌性能的评价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家具抗菌性能的评价
- 标准号:QB/T 4371-2012
-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 发布日期:2012-11-07
- 国际标准分类号:97.140
- 实施日期:2013-03-01
- 技术归口: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QB 轻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家具抗菌性能的评价》由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规定了家具抗菌性能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评价方法,以及试验报告的主要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具有抗菌功能的家具。
《 QB/T 4341-2012 抗菌聚氨酯合成革 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抗菌聚氨酯合成革 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 标准号:QB/T 4341-2012
- 中国标准分类号:Y47
- 发布日期:2012-05-24
-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
- 实施日期:2012-11-01
- 技术归口: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涂覆织物QB 轻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抗菌聚氨酯合成革 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规定了关于抗菌聚氨酯合成革抗细菌和抗霉菌(以下简称“抗菌”)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对抗菌聚氨酯合成革进行抗菌性能试验和效果评价。
《 LY/T 1926-2010 抗菌木(竹)质地板 抗菌性能检测方法与抗菌效果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抗菌木(竹)质地板 抗菌性能检测方法与抗菌效果
- 标准号:LY/T 1926-2010
- 中国标准分类号:B71
- 发布日期:2010-02-09
- 国际标准分类号:79.080
- 实施日期:2010-06-01
- 技术归口: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被LY/T 1926-2020代替
- 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
- 标准分类:木材技术LY 林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抗菌木(竹)质地板 抗菌性能检测方法与抗菌效果》由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林业局。本标准规定了抗菌木(竹)质地板抗菌性能检验方法与抗菌效果分级、抗霉菌性能检验方法及效果分级。本标准适用于抗菌木(竹)质地板的抗细菌性能和抗霉菌性能的检验。
《 QB/T 2591-2003 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 标准号:QB/T 2591-2003
- 中国标准分类号:G31
- 发布日期:2003-09-13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80
- 实施日期:2003-10-01
- 技术归口: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QB 轻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本标准界定了抑菌、杀菌、抗菌和抗菌塑料的术语。本标准规定了抗菌塑料抗菌性能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抗菌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具有抑制/杀死细菌和(或〉抑制/杀死霉菌作用的抗菌塑料,不适用于软质抗菌泡沫塑料和添加光触媒类抗菌剂的抗菌塑料。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抗菌性检测不仅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估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通过严谨的检测方法和科学的仪器设备,可以准确评估产品的抗菌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的选择,同时也为生产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抗菌性检测技术将更加精细化,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结语
以上是关于抗菌性检测:揭开微生物防护的秘密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