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测:全面了解和精准检测方法
概括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简称E. coli)是一类常见的致病菌,能够引发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这类细菌主要通过不洁饮用水或食物传播,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威胁。因此,准确检测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对于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样品
在进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时,常见的检测样品包括:
- 水样:特别是自来水、井水、河水等水源的检测,因其容易受到污染。
- 食品样品:如生肉、蔬菜、奶制品等,尤其是未经充分加热的食品。
- 环境样品:如厨房、餐饮服务区的表面、工具以及工作环境。
这些样品通过采样和处理后,能够为检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检测项目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菌落计数:通过培养基培养细菌,计算菌落数量,进而估算细菌浓度。
- 基因检测: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大肠埃希氏菌的特定基因。
- 生物化学特性检测:分析细菌的代谢产物,判断是否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
这些项目能够帮助我们精确识别并量化大肠埃希氏菌的存在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
检测仪器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需要使用正规仪器,常见的检测仪器包括:
- 培养箱:用于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促进细菌的生长。
- PCR仪器:用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通过扩增细菌特定基因片段,快速准确地判断致病菌的存在。
- 分光光度计:通过测量菌液的吸光度,帮助分析细菌浓度。
这些仪器通过精密操作,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方法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以下几种主流技术:
- 传统培养法:将样品接种到含有选择性培养基的平板上,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观察菌落形态特征,最终确认是否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 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PCR扩增特定基因片段,精准识别细菌的遗传物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结果。
- 免疫学检测法:通过抗体检测,快速筛查样品中是否含有特定抗原。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
检测标准(部分)
《 SN/T 5225-2019 进出口食品中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快速检测方法 多重PCR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进出口食品中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快速检测方法 多重PCR法
- 标准号:SN/T 5225-2019
- 中国标准分类号:C50
- 发布日期:2019-12-27
-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
- 实施日期:2020-07-01
- 技术归口:海关总署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海关总署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出入境检验检疫数学、自然科学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进出口食品中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快速检测方法 多重PCR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海关总署
《 SN/T 3152-2012 出口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方法 基因芯片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出口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方法 基因芯片法
- 标准号:SN/T 3152-2012
-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 发布日期:2012-05-07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12-11-16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出口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方法 基因芯片法》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血清型大肠埃希氏菌)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
《 SN/T 2797-2011 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测 MPCR-DHPLC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测 MPCR-DHPLC法
- 标准号:SN/T 2797-201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 发布日期:2011-02-25
-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
- 实施日期:2011-07-01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数学、自然科学食品技术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测 MPCR-DHPLC法》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包括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的MPCR-DHPLC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包括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的MPCR-DHPLC快速检测。
《 SN/T 4624.9-2016 入境环保用微生物菌剂检测方法 第9部分: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入境环保用微生物菌剂检测方法 第9部分: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 标准号:SN/T 4624.9-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C62
- 发布日期:2016-08-23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 实施日期:2017-03-01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医学科学和保健装置综合SN 出入境检验检疫卫生和社会工作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入境环保用微生物菌剂检测方法 第9部分: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4624的本部分规定了入境环保用微生物菌剂卫生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形态学鉴定、生化鉴定、普通PCR、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入境环保用微生物菌剂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和鉴定。
《 GB/T 4789.3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检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检验方法
- 标准号:GB/T 4789.31-2003
-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 发布日期:2003-08-11
-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30
- 实施日期:2004-01-01
- 技术归口: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4789.31-1994
- 主管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标准分类:数学、自然科学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检验方法》由36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本标准规定了应用肠杆菌科噬菌体诊断法检验食品中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基本要求、操作程序和结果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食品、食物中毒的检验,也适用于食品从业人员的肠道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带菌检验。
《 GB/T 4789.6-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 标准号:GB/T 4789.6-2003
-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 发布日期:2003-08-11
-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30
- 实施日期:2004-01-01
- 技术归口: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4789.6-1994
- 主管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标准分类:数学、自然科学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由36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和食物中毒样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验。
《 GB 4789.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 标准号:GB 4789.6-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X00
- 发布日期:2016-12-23
-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
- 实施日期:2017-06-23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GB/T 4789.6-2003
- 主管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标准分类:数学、自然科学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的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验。
《 GB/T 28229-2011 入出境船舶压舱水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入出境船舶压舱水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验方法
- 标准号:GB/T 28229-201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51
- 发布日期:2011-12-30
-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20
- 实施日期:2012-05-01
- 技术归口: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标准分类:数学、自然科学微生物学水的微生物学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入出境船舶压舱水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验方法》由424-caiq(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本标准规定了入出境船舶压舱水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Escherichiacoli)的检测程序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入出境船舶压舱水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
《 GB 4789.31-201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诊断检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诊断检验
- 标准号:GB 4789.31-2013
- 中国标准分类号:C50
- 发布日期:2013-11-29
-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
- 实施日期:2014-06-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GB/T 4789.31-2003
- 主管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标准分类:数学、自然科学食品综合食品安全卫生劳动保护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应用肠杆菌科噬菌体诊断方法检验食品中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和食源性疾病事件样品中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验。本标准适用于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肠道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带菌检验。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要环节,精准有效的检测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及早发现潜在的危害,采取措施预防疫情扩散。通过不断优化检测技术和方法,我们能够为公众健康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
结语
以上是关于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测:全面了解和精准检测方法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