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振检测:如何通过科学手段掌握其特性与应用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扭振检测:如何通过科学手段掌握其特性与应用

概括

扭振,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振动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类机械结构和动力传动系统中。它通常是指在物体的某一部分或整个系统中,由于扭矩的变化而引起的振动。与其他振动模式不同,扭振不仅仅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还可能导致长期的损坏或性能退化。因此,了解扭振的特点、进行科学检测变得尤为重要。在许多工业应用中,扭振检测能够有效预测设备的故障风险,保证生产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检测样品

在进行扭振检测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样品。扭振通常存在于动力传输部件、机械传动装置、发动机系统等设备中,因此常见的检测样品包括:

  • 发动机组件:包括曲轴、飞轮、传动轴等。
  • 机械传动系统:如齿轮箱、传动带系统等。
  • 航空航天设备:如飞机发动机、旋翼等。

这些样品的扭振特性差异较大,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用途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

检测项目

扭振检测项目主要围绕对振动频率、幅值及其变化特征的分析。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

  • 振动频率分析:测定系统在特定工况下的振动频率,帮助识别可能的共振现象。
  • 振幅测量:检测振动幅度的大小,以评估振动对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
  • 扭矩变化监测:通过实时监测扭矩波动,识别潜在的失效风险。
  • 共振频率分析:分析系统的固有频率,避免产生危险的共振现象。

通过以上项目,可以全面了解系统的扭振状况,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故障。

检测仪器

进行扭振检测时,依赖于精准的仪器设备。以下是常见的扭振检测仪器:

  • 加速度计:用于监测振动信号,适合测量高频振动。
  • 扭矩传感器:直接测量机械系统中的扭矩变化,能够提供详细的振动与扭矩数据。
  • 振动分析仪:用于综合分析振动频率、振幅等多项指标,是扭振分析的常见工具。
  • 光纤传感器:适用于高精度和高温环境下的扭振检测,能够提供无接触的测量方式。

这些仪器帮助工程师实时监控振动情况,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测方法

扭振检测的方法多种多样,依据测量环境与设备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检测技术。常见的扭振检测方法包括:

  • 时域分析法:通过观察振动信号随时间的变化,分析其周期性与幅度特性。
  • 频域分析法:将振动信号转化为频域信号,识别出不同频率成分,帮助定位共振点。
  • 模态分析法:通过分析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动模式,预测可能出现的扭振问题。
  • 时频分析法:结合时域与频域分析方法,适用于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能够提供更精确的诊断。

采用这些方法可以对扭振现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分析,从而有效避免系统在运行中出现潜在的风险。

检测标准(部分)

《 TB/T 3475.2-2017 机车、动车组用柴油机零部件 第2部分:曲轴扭振减振器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机车、动车组用柴油机零部件 第2部分:曲轴扭振减振器
  • 标准号:TB/T 3475.2-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S42
  • 发布日期:2017-05-06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5.060.10
  • 实施日期:2017-12-01
    技术归口:内标委
  • 代替标准:代替TB/T 2208-2007
    主管部门:国家铁路局
  • 标准分类:铁路工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TB 铁路运输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机车、动车组用柴油机零部件 第2部分:曲轴扭振减振器》由内标委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铁路局。本部分规定了机车、动车组用柴油机曲轴扭振减振器(以下简称“减振器”)的型式及标记、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部分适用于新造内燃机车、内燃动车组用柴油机曲轴扭振减振器。

《 JB/T 11879-2014 往复式内燃机 橡胶扭振减振器 耐久性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往复式内燃机 橡胶扭振减振器 耐久性试验方法
  • 标准号:JB/T 11879-2014
    中国标准分类号:J91
  • 发布日期:2014-05-12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20
  • 实施日期:2014-10-01
    技术归口: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能源和热传导工程JB 机械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往复式内燃机 橡胶扭振减振器 耐久性试验方法》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规定了往复式内燃机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橡胶扭振减振器耐久性考核的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的评定。本标准适用于道路车辆、船舶、农用拖拉机和林业机械、工程机械、发电机组、排灌机械用往复式内燃机(以下简称内燃机)的橡胶扭振减振器(以下简称减振器)。其他用途往复式内燃机的橡胶减振器也可参照采用。

《 DL/T 5565-2019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保护设计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保护设计规程
  • 标准号:DL/T 5565-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P60
  • 发布日期:2019-11-04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00
  • 实施日期:2020-05-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
  • 标准分类:能源和热传导工程DL 电力
  • 内容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保护的配置、定值要求及其合理性检验与确认,以及扭振录波的配置与设计本标准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保护的配置、定值要求及其合理性检验与确认,以及扭振录波的配置与设计。

《 NB/T 42085-2016 汽轮发电机轴系扭振监测和保护装置 技术要求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汽轮发电机轴系扭振监测和保护装置 技术要求
  • 标准号:NB/T 42085-2016
    中国标准分类号:K45
  • 发布日期:2016-08-16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
  • 实施日期:2016-12-01
    技术归口: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4)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输电网和配电网输电网和配电网综合制造业NB 能源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汽轮发电机轴系扭振监测和保护装置 技术要求》由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能源局。本标准规定了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监测和保护装置的通用技术条件、功能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对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监测和保护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并作为该装置的设计、制造、试验和运行的依据。

《 GB/T 33199.1-2016 机械振动 旋转机械扭振 第1部分:50MW以上陆地安装的透平和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机械振动 旋转机械扭振 第1部分:50MW以上陆地安装的透平和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 标准号:GB/T 33199.1-2016
    中国标准分类号:J04
  • 发布日期:2016-12-13
    国际标准分类号:17.160
  • 实施日期:2017-07-01
    技术归口: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振动、冲击和振动测量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机械振动 旋转机械扭振 第1部分:50MW以上陆地安装的透平和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由TC53(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3199的本部分规定了正常运行工况下安装了长叶片的透平发电机组耦合轴系的扭振准则,尤其适用于并网运行透平发电机组耦合轴系的扭振固有频率避开电网的线路频率和2倍线路频率的范围。如果扭振固有频率不符合规定的频率范围,还规定了供应商可以采取的措施。本部分适用于陆地安装的额定功率大于50MW,额定转速为1500r/min、1800r/min、3000r/min、3600r/min的电站透平发电机组和转速为3000r/min、3600r/min的电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本部分给出了目前对轴系扭振固有频率进行分析评定和测量验证的方法。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扭振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现象,对设备的性能和寿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精确的扭振检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设备中的潜在问题,从而采取预防性维护,减少故障发生的风险。随着技术的发展,扭振检测方法和仪器也在不断进步,未来,我们可以预见扭振检测将更加高效、精准。无论是在工业生产、航空航天,还是在其他高精尖技术领域,扭振检测都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结语

以上是关于扭振检测:如何通过科学手段掌握其特性与应用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