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纺布检测:揭开其品质与性能的秘密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混纺布检测:揭开其品质与性能的秘密

概括

混纺布作为一种常见的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汽车等多个领域。其独特的材质组成和工艺设计使其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然而,由于混纺布的生产工艺复杂,面料的质量、舒适度、耐用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确保混纺布的品质符合标准,进行正规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混纺布的检测流程,涵盖检测样品、检测项目、检测仪器和检测方法等内容,帮助您更全面地了解混纺布的检测流程与技术。

检测样品

在混纺布的检测中,样品的选择至关重要。检测样品应当来自生产批次的中等或随机样品,确保样本的代表性。通常,我们会选择每批次的几米布料作为检测对象,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样品需要进行标准化裁剪,避免任何外界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例如,布料的表面与内层都需要覆盖在内,以确保其全面性。

检测项目

混纺布的检测项目涵盖了多方面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成分分析:通过化学分析检测布料的成分比例,确认纤维的种类及其混纺比例。
  • 强力检测:检测布料的抗拉强度,以判断其耐用性和穿着时的舒适度。
  • 耐洗性检测:检测布料在多次洗涤后的色牢度、尺寸稳定性及纤维损伤情况。
  • 透气性与吸湿性:测试布料的透气性能及其吸湿性能,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的舒适度。
  • 燃烧性能检测:确认布料的阻燃特性,尤其是应用在特殊场合时的安全性。
  • 色牢度测试:通过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光照、摩擦等因素,评估其色牢度。

检测仪器

进行混纺布检测时,需要使用正规的仪器设备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

  • 拉伸测试机:用于测试布料的抗拉强度、伸长率等物理性质。
  • 摩擦色牢度试验机:模拟实际使用中摩擦情况,测试布料的色牢度。
  • 色差仪:用于精确测量布料颜色的稳定性及一致性。
  • 透气性测定仪:检测布料的透气性,确保其舒适性和功能性。
  • 燃烧性能测试仪:检测布料的燃烧速度、火焰传播性等安全性能。

检测方法

混纺布的检测方法一般按照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进行。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

  • 成分分析: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或气相色谱法对布料进行成分鉴定,精确得出纤维种类及比例。
  • 拉伸强力测试:通过标准化拉伸测试方法,测量布料在不同拉力下的伸展性和破损强度。
  • 耐洗性检测:使用耐洗性试验箱,在规定次数的洗涤后,检测布料的褪色、缩水以及外观变化。
  • 透气性与吸湿性测试:通过透气性测定仪和吸湿性测试仪,评估布料在不同湿度和温度条件下的表现。
  • 色牢度测试:采用色牢度测试仪器,测试布料在日光、汗渍、摩擦等不同条件下的色牢度。
  • 燃烧性能检测:使用燃烧试验仪器,根据相关标准检测布料的燃烧速度和火焰扩散速度。

检测标准(部分)

《 FZ/T 13011-2013 色织涤粘混纺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色织涤粘混纺布
  • 标准号:FZ/T 13011-2013
    中国标准分类号:W13
  • 发布日期:2013-10-17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
  • 实施日期:2014-03-01
    技术归口:纺织工业色织标准化技术
  • 代替标准:代替FZ/T 13011-1998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
  • 标准分类: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FZ 纺织纺织物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色织涤粘混纺布》由纺织工业色织标准化技术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本标准规定了色织涤粘混纺布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布面疵点评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涤纶与粘胶混纺、交织的服装、家纺类(包括绒类织物)色织机织物的品质。以涤纶为主与其他化学纤维混纺、交织的色织产品可参照使用。

《 FZ/T 13014-1999 本色棉维混纺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本色棉维混纺布
  • 标准号:FZ/T 13014-1999
    中国标准分类号:W00
  • 发布日期:1999-02-0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
  • 实施日期:1999-02-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FJ 520-1982被FZ/T 13014-2005代替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FZ 纺织棉纺织棉坯布及制品
  • 内容简介:

《 FZ/T 13011-1998 色织中长涤粘混纺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色织中长涤粘混纺布
  • 标准号:FZ/T 13011-1998
    中国标准分类号:W50
  • 发布日期:1998-06-29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60
  • 实施日期:1999-01-01
    技术归口:色织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无锡纺织产品质检所
  • 代替标准:代替FJ 516-1982被FZ/T 13011-2013代替
    主管部门:国家纺织工业局
  • 标准分类: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FZ 纺织棉纺织棉坯布及制品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色织中长涤粘混纺布的产品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服用色织中长涤粘混纺布(以下简称色织中长布)的品质.本标准规定了色织中长涤粘混纺布的产品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服用色织中长涤粘混纺布(以下简称色织中长布)的品质.

《 FZ/T 14008-1999 印染棉维混纺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印染棉维混纺布
  • 标准号:FZ/T 14008-1999
    中国标准分类号:W00
  • 发布日期:1999-02-0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
  • 实施日期:1999-02-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FJ 521-1982被FZ/T 14008-2005代替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FZ 纺织印染制品棉与棉混纺织物印染品
  • 内容简介:

《 FJ 521-1982 印染棉维混纺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印染棉维混纺布
  • 标准号:FJ 521-1982
    中国标准分类号:W70
  • 发布日期:1992-07-0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
  • 实施日期:1992-07-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被FZ/T 14008-1999代替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FZ 纺织印染制品棉与棉混纺织物印染品
  • 内容简介:

《 FJ 526-1982 印染涤麻(苎麻)混纺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印染涤麻(苎麻)混纺布
  • 标准号:FJ 526-1982
    中国标准分类号:W70
  • 发布日期:1992-07-0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
  • 实施日期:1992-07-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FZ 纺织印染制品麻与麻混纺织物印染品
  • 内容简介:

《 FJ 520-1982 本色棉维混纺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本色棉维混纺布
  • 标准号:FJ 520-1982
    中国标准分类号:W10
  • 发布日期:1992-07-0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
  • 实施日期:1992-07-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被FZ/T 13014-1999代替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FZ 纺织棉纺织棉坯布及制品
  • 内容简介: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混纺布作为一种多功能面料,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终端产品的使用效果。通过科学严谨的检测,不仅能确保布料的合格性,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产品。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混纺布的检测方法将愈加精准,为全球纺织行业的品质提升提供有力支持。为了确保混纺布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定期且正规的检测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结语

以上是关于混纺布检测:揭开其品质与性能的秘密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