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检测:提升舒适性与工作效率的科学依据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人体工程学检测:提升舒适性与工作效率的科学依据

概括

人体工程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致力于研究人类与其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调整,人体工程学可以最大化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身体疲劳和职业病的发生。随着现代工作方式的不断变化,人体工程学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愈发重要。对人体工程学的检测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人体在特定环境下的表现,还能为改进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检测样品

在进行人体工程学检测时,所选样品通常包括人类个体或特定工作场景的模拟环境。**样品的选择**应依据特定的研究目标,可能包括办公室工作环境、生产车间工作环境、驾驶室等不同场景。通常,检测样品涉及对人体在不同姿势下的活动监测、运动学分析、以及对工作工具和设备的舒适度评估。

检测项目

人体工程学检测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 姿势分析:研究人在工作中采用的常见姿势,并评估这些姿势对身体的负担。
  • 运动学分析:通过高精度传感器监测人体运动轨迹,分析人体在工作中的动作频率与强度。
  • 舒适度评估:通过问卷调查、感官测试等方法,评估设备与工作环境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
  • 健康风险评估:评估长期处于不良姿势或环境中的健康风险,如肌肉骨骼疾病、视觉疲劳等。

检测仪器

人体工程学检测离不开精密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数据支持。常见的检测仪器包括:

  • 动作捕捉系统:通过安装在人体关键部位的传感器,捕捉并分析人体的运动轨迹与姿势。
  • 力学分析平台:用于检测人在不同姿势下施加的力量,以评估对身体关节的压力。
  • 眼动追踪仪:用于分析人的视线与眼部运动,评估视觉负荷与工作环境的适宜性。
  • 环境监测设备:监测温湿度、噪音等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检测方法

人体工程学的检测方法通常包括定量与定性两种方式。定量方法通过仪器设备采集大量的数据,如动作轨迹、肌肉活动等,而定性方法则更多依赖于主观评价,如工作者的舒适度问卷、访谈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

  • 实验室测试:通过模拟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监测受试者在标准化条件下的表现。
  • 现场测试: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数据采集,评估人体在真实工作条件下的健康与舒适度。
  • 问卷调查:通过自我报告问卷,收集工作者对工作环境的主观评价。

检测标准(部分)

《 GB/T 43407.4-2023 道路车辆 低地板专线行驶客车驾驶区人体工程学要求 第4部分:驾驶区环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道路车辆 低地板专线行驶客车驾驶区人体工程学要求 第4部分:驾驶区环境
  • 标准号:GB/T 43407.4-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T42
  • 发布日期:2023-12-28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80.20
  • 实施日期:2024-04-01
    技术归口: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道路车辆工程商用车辆客车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低地板专线行驶客车驾驶区人体工程学要求 第4部分:驾驶区环境》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2(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客车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本文件规定了低地板专线行驶客车驾驶区环境的最低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车宽大于2.30 m的M3类车中的低地板专线行驶客车驾驶区的设计。

《 GB/T 43407.2-2023 道路车辆 低地板专线行驶客车驾驶区人体工程学要求 第2部分:视野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道路车辆 低地板专线行驶客车驾驶区人体工程学要求 第2部分:视野
  • 标准号:GB/T 43407.2-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T42
  • 发布日期:2023-12-28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80.20
  • 实施日期:2024-04-01
    技术归口: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道路车辆工程商用车辆客车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低地板专线行驶客车驾驶区人体工程学要求 第2部分:视野》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2(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客车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本文件规定了客车前方、朝向驾驶人座椅的出入口以及内部乘客舱区域对驾驶人视野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车宽大于2.30 m的M3类车中的低地板专线行驶客车驾驶区的设计,其他客车参照执行。

《 GB/T 43407.3-2023 道路车辆 低地板专线行驶客车驾驶区人体工程学要求 第3部分:信息装置和控制器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道路车辆 低地板专线行驶客车驾驶区人体工程学要求 第3部分:信息装置和控制器
  • 标准号:GB/T 43407.3-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T42
  • 发布日期:2023-11-27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80.20
  • 实施日期:2024-03-01
    技术归口: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道路车辆工程商用车辆客车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低地板专线行驶客车驾驶区人体工程学要求 第3部分:信息装置和控制器》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2(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客车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本文件规定了客车驾驶区信息装置和控制器的位置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车宽大于2.30m的M3类车中的低地板专线行驶客车的驾驶区设计,其他客车参照执行。

《 GB/T 43407.1-2023 道路车辆 低地板专线行驶客车驾驶区人体工程学要求 第1部分:总体描述和基本要求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道路车辆 低地板专线行驶客车驾驶区人体工程学要求 第1部分:总体描述和基本要求
  • 标准号:GB/T 43407.1-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T42
  • 发布日期:2023-11-27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80.20
  • 实施日期:2024-03-01
    技术归口: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道路车辆工程商用车辆客车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低地板专线行驶客车驾驶区人体工程学要求 第1部分:总体描述和基本要求》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2(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客车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本文件规定了低地板专线行驶客车驾驶区人体工程学和舒适度的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车宽大于2.30m的M3类低地板专线行驶客车驾驶区的设计。

《 T/SZFA 2003.1-2019 床垫人体工程学评价 第一部分:床垫硬度分级与分布测试评价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床垫人体工程学评价 第一部分:床垫硬度分级与分布测试评价方法
  • 标准号:T/SZFA 2003.1-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C219
  • 发布日期:2019-12-10
    国际标准分类号:97.140
  • 实施日期:2020-01-01
    团体名称: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床垫硬度和滞后损失率的测试评价方法

    ——方法A:床垫硬度等级,给出了床垫硬度等级及其分布的测量、评价方法

    ——方法B:床垫各层硬度,给出了床垫表层、芯层、底层硬度的测量、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成品床垫硬度和滞后损失率的测试与评价睡眠是人体精力与体力恢复的保证,床垫作为睡眠的平台,其物理特性对睡眠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床垫的硬度是表征床垫物理性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主要是因为床垫的硬度不仅会影响人-床之间压力的缓解,还会影响脊柱支撑。当床垫过硬时,如果人-床之间的界面局部压力大于人体终末小动脉血管压力的2倍,即9.33KPa(70mmHg)时,且压力持续时间1~2h,就可阻断毛细血管对组织的灌流,引起组织缺氧,受压时间超过2h以上就会引起人体肌肉软组织不可逆的损伤。对于健康人,人们会通过翻身等适度的动作行为来减小人-床界面压力对人体肌肉软组织的影响(正常情况下,每晚翻身次数约为20次左右),但睡眠中过于频繁的动作行为会使睡眠时断时续难以保持,因此,不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对于行为受限或长期卧床者,在载荷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双重影响下,会导致褥疮的形成。当床垫过软时,人体会深深陷入床垫之中,人体翻身或姿势调节需要消耗较大的能量,人体翻身次数明显减少,过少的翻身次数会导致人体局部处于持续受压的状态,从而不利于人体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同时也不利于人体肌肉的放松;再者,当床垫过软时,人-床界面接触面积增大,过大的接触面积不利于人-床界面湿气的散发,湿粘的人-床界面微环境不利于人体睡眠舒适性的提高。另外,床垫过硬时,人-床界面压力分布较为集中,仰卧睡姿时,压力主要集中于臀部、肩部、头部等骨突部位,腰部处于悬空状态,缺乏支撑,不利于肌肉放松和脊柱保持自然的状态;侧卧睡姿压力主要集中于大拐子点、肋部、肩部和头部,侧卧在硬度较大的床垫时,人体的稳定性较差,为了保持睡姿,部分肌肉将处于紧绷施力状态,长时间会造成肌肉疲劳。即床垫过硬不利于人体脊柱处于自然弯曲状态和肌肉的放松。而一旦脊柱处于非自然弯曲的状态,椎间盘受压就会增加。床垫过软,臀部极易深深陷入床垫之中,也不利于脊柱保持自然弯曲的状态,从而也不利于椎间盘压力为零和肌肉的放松。由此可以看出,床垫的软硬程度对人体健康、睡眠质量等都有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床垫对人体的支撑是床垫整体与人体重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目前床垫软硬程度的评价主要还停留在床垫单一材料的测试和床垫整体主观地、定性地描述等方面,如床垫“软”、“硬”、“硬度适中”等,缺乏客观地、定量化测试评价整体床垫软硬度的标准。随着中国床垫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床垫软硬度评价不能再停留于主观地、定性描述,必须要通过标准的定量化测试来对床垫软硬度进行评价和分级,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消费者选购适合于自己的床垫,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的标准化设计与生产。同时,随着定制家具和智能家具的进一步发展,床垫软硬度的定量化测试与评价也是床垫智能化设计、定制化生产的基础。这主要是因为,人体是个性化的人体,不同人具有不同的体型和体重,而不同的体型和体重对床垫的硬度和硬度分布有着不同的需求。如亚洲人的腰椎曲线比欧美人种平缓,欧美人由于腰椎曲线与床垫之间的缝隙较大,为了使脊柱保持自然形态,床垫的整体硬度比较小,尤其是臀部区域的下陷量要足够大。所以,针对中国消费者对床垫硬度的选择范围与西方不同,西方国家制定的床垫硬度的标准也不适用于中国人。国内床垫硬度现行的测试方法主要参考材料的测试相关标准,过于简单,同时根据中国人体体型制定的床垫硬度分级标准则更为缺乏。据此,本标准提供了一种整体床垫硬度分级与分布的测试评价方法,为床垫的标准化设计与定制化生产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 T/SAEA 9501-2019 人体工程学儿童学习桌椅要求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人体工程学儿童学习桌椅要求
  • 标准号:T/SAEA 9501-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S952
  • 发布日期:2019-03-1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80
  • 实施日期:2019-03-10
    团体名称:深圳市人体工程学应用协会
  • 标准分类:S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环保、保健和安全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在设计、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儿童学习桌椅的术语、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本标准适用于直立式儿童座椅、儿童桌类产品人体工程学人体测量数据在儿童学习桌椅领域的应用、几何参数、调节特性及物理特性检定评价办法、人体特性适应度评价指标及检测方法

《 T/SZFA 2003.1-2019 床垫人体工程学评价 第-部分:床垫硬度分级与分布测试评价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床垫人体工程学评价 第-部分:床垫硬度分级与分布测试评价方法
  • 标准号:T/SZFA 2003.1-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C219
  • 发布日期:2019-12-10
    国际标准分类号:97.140
  • 实施日期:2020-01-01
    团体名称: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床垫硬度和滞后损失率的测试评价方法——方法A:床垫硬度等级,给出了床垫硬度等级及其分布的测量、评价方法——方法B:床垫各层硬度,给出了床垫表层、芯层、底层硬度的测量、评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成品床垫硬度和滞后损失率的测试与评价睡眠是人体精力与体力恢复的保证,床垫作为睡眠的平台,其物理特性对睡眠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床垫的硬度是表征床垫物理性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主要是因为床垫的硬度不仅会影响人-床之间压力的缓解,还会影响脊柱支撑

    当床垫过硬时,如果人-床之间的界面局部压力大于人体终末小动脉血管压力的2倍,即9.33KPa(70mmHg)时,且压力持续时间1~2h,就可阻断毛细血管对组织的灌流,引起组织缺氧,受压时间超过2h以上就会引起人体肌肉软组织不可逆的损伤

    对于健康人,人们会通过翻身等适度的动作行为来减小人-床界面压力对人体肌肉软组织的影响(正常情况下,每晚翻身次数约为20次左右),但睡眠中过于频繁的动作行为会使睡眠时断时续难以保持,因此,不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

    对于行为受限或长期卧床者,在载荷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双重影响下,会导致褥疮的形成

    当床垫过软时,人体会深深陷入床垫之中,人体翻身或姿势调节需要消耗较大的能量,人体翻身次数明显减少,过少的翻身次数会导致人体局部处于持续受压的状态,从而不利于人体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同时也不利于人体肌肉的放松;再者,当床垫过软时,人-床界面接触面积增大,过大的接触面积不利于人-床界面湿气的散发,湿粘的人-床界面微环境不利于人体睡眠舒适性的提高

    另外,床垫过硬时,人-床界面压力分布较为集中,仰卧睡姿时,压力主要集中于臀部、肩部、头部等骨突部位,腰部处于悬空状态,缺乏支撑,不利于肌肉放松和脊柱保持自然的状态;侧卧睡姿压力主要集中于大拐子点、肋部、肩部和头部,侧卧在硬度较大的床垫时,人体的稳定性较差,为了保持睡姿,部分肌肉将处于紧绷施力状态,长时间会造成肌肉疲劳

    即床垫过硬不利于人体脊柱处于自然弯曲状态和肌肉的放松

    而一旦脊柱处于非自然弯曲的状态,椎间盘受压就会增加

    床垫过软,臀部极易深深陷入床垫之中,也不利于脊柱保持自然弯曲的状态,从而也不利于椎间盘压力为零和肌肉的放松

    由此可以看出,床垫的软硬程度对人体健康、睡眠质量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床垫对人体的支撑是床垫整体与人体重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目前床垫软硬程度的评价主要还停留在床垫单一材料的测试和床垫整体主观地、定性地描述等方面,如床垫“软”、“硬”、“硬度适中”等,缺乏客观地、定量化测试评价整体床垫软硬度的标准

    随着中国床垫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床垫软硬度评价不能再停留于主观地、定性描述,必须要通过标准的定量化测试来对床垫软硬度进行评价和分级,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消费者选购适合于自己的床垫,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的标准化设计与生产

    同时,随着定制家具和智能家具的进一步发展,床垫软硬度的定量化测试与评价也是床垫智能化设计、定制化生产的基础

    这主要是因为,人体是个性化的人体,不同人具有不同的体型和体重,而不同的体型和体重对床垫的硬度和硬度分布有着不同的需求

    如亚洲人的腰椎曲线比欧美人种平缓,欧美人由于腰椎曲线与床垫之间的缝隙较大,为了使脊柱保持自然形态,床垫的整体硬度比较小,尤其是臀部区域的下陷量要足够大

    所以,针对中国消费者对床垫硬度的选择范围与西方不同,西方国家制定的床垫硬度的标准也不适用于中国人

    国内床垫硬度现行的测试方法主要参考材料的测试相关标准,过于简单,同时根据中国人体体型制定的床垫硬度分级标准则更为缺乏

    据此,本标准提供了一种整体床垫硬度分级与分布的测试评价方法,为床垫的标准化设计与定制化生产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 T/SZFA 2003.2-2019 床垫人体工程学评价 第二部分:床垫贴合度定量与评价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床垫人体工程学评价 第二部分:床垫贴合度定量与评价方法
  • 标准号:T/SZFA 2003.2-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C219
  • 发布日期:2019-12-10
    国际标准分类号:97.140
  • 实施日期:2020-01-01
    团体名称: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床垫人体工程学评价中床垫贴合度定量测试与评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成品床垫的贴合度的定量测试与评价床垫是睡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人使用的舒适性

    睡眠系统的机械性能(特别是背部支撑性能)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大于非机械特性(例如,热传导)

    床垫硬度是评价床垫支撑性能的指标,且明显影响人-床界面的压力分布以及人的脊柱形态

    然而除了床垫硬度以外,床垫的贴合度也是床垫支撑性能的重要方面

    床垫完美贴合人体是脊柱各位置点得到有效支撑的前提,也反映了床垫优质的塑形性,而床垫优质的塑形性是睡姿状态下,人体各部位得到均匀支撑的保证

    目前,为了展示独立袋装弹簧床垫具有较好的独立支撑性,市场上,商家经常将保龄球和酒杯同时置于独立袋装弹簧床芯之上,并通过观察酒杯的稳定性来反映独立袋装弹簧床芯的独立支撑性和无干扰性,但这种方法只能定性地反映独立袋装弹簧床芯各点的独立支撑性及各点之间的无干扰性,而不能反映整体床垫的独立支撑性和整体床垫各点之间的无干扰性,更不能定量化地反映人-床之间的贴合程度

    本标准旨在提供一种定量化测试、评价人-床之间贴合度的方法及测试设备,为床垫的人性化设计和定制化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同时定量化反映床垫的独立支撑性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人体工程学检测作为改善工作环境、提升人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工具,其作用日益显现。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体工程学检测将更加精准与高效。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在工作中的需求,从而优化设计,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工作满意度和生产力。无论是从个人健康还是企业效益的角度,人体工程学的检测都是现代职场不可忽视的核心内容。

结语

以上是关于人体工程学检测:提升舒适性与工作效率的科学依据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