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轴检测:如何确保机轴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机轴检测:如何确保机轴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概括

机轴是现代机械设备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无论是在工业生产、汽车制造还是航空航天领域,机轴的质量都至关重要。因此,对机轴的定期检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潜在的故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机轴的检测过程,包括样品的选择、检测项目、所需的仪器设备及检测方法。

检测样品

在机轴的检测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检测样品的选择标准。**机轴的样品**通常从正在运行的设备中拆卸出来,或是从新生产的机轴中随机抽取。样品的选择应当确保具有代表性,能够准确反映设备的整体质量状况。选定的样品需经过外观检查,以确保其表面无明显损伤、裂纹或磨损等缺陷。样品的尺寸、材质及加工工艺等因素也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需要严格按照标准选取样品。

检测项目

机轴的检测项目涵盖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检测内容:

  • 外观检查:主要检测机轴表面是否存在裂纹、腐蚀、磨损等可见缺陷。
  • 几何尺寸测量:检测机轴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轴径、长度、端面垂直度等。
  • 硬度测试:通过硬度测试仪对机轴表面进行测试,以确定其硬度是否满足要求。
  • 表面粗糙度检测:检测机轴表面的粗糙度,以判断其加工质量。
  • 微观结构分析:通过显微镜分析机轴材料的微观结构,检查是否存在内部缺陷或不均匀。

这些项目相辅相成,确保机轴的整体性能稳定。

检测仪器

进行机轴检测时,使用的仪器设备至关重要。常见的检测仪器包括:

  • 三坐标测量机:用于精确测量机轴的几何尺寸和形状,确保其符合设计标准。
  • 硬度计:用于测试机轴的硬度,通常使用洛氏硬度计或维氏硬度计。
  • 粗糙度仪:用于测量机轴表面的粗糙度,判断加工精度。
  • 光学显微镜:用于观察机轴表面及截面的微观结构,查找内部缺陷。
  • 超声波探伤仪:用于检测机轴内部是否存在裂纹或其他缺陷。

这些仪器能够精准地捕捉到机轴的微小变化,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检测方法

机轴的检测方法根据不同项目有所不同,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 外观检查:通过目视或使用放大镜检查机轴表面是否有裂纹、缺陷及腐蚀。
  • 几何尺寸测量:使用三坐标测量机对机轴进行尺寸测量,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公差。
  • 硬度测试:将硬度计的压头垂直于机轴表面进行压入,测量其硬度值。
  • 表面粗糙度测量:利用粗糙度仪对机轴表面进行扫描,并记录粗糙度值。
  • 超声波探伤:利用超声波探伤仪进行扫描,探测机轴内部的缺陷,如裂纹。
  • 微观结构分析: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机轴的微观结构,分析材料的质量。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配合使用可以全面评估机轴的性能。

检测标准(部分)

《 HB 20041-2011 航空发动机轴类部件疲劳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航空发动机轴类部件疲劳试验方法
  • 标准号:HB 20041-2011
    中国标准分类号:V31
  • 发布日期:2011-07-19
    国际标准分类号:49.050
  • 实施日期:2011-10-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航空器和航天器工程HB 航空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轴类部件疲劳试验的一般要求、试验程序、试验数据分析与处理、试验结果评定和试验报告编写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主轴(包括涡轮轴、压气机轴、动力涡轮轴和螺旋桨轴)或轴类部件的疲劳试验。

《 CB/Z 214-2014 舰艇柴油机轴系扭转振动计算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舰艇柴油机轴系扭转振动计算
  • 标准号:CB/Z 214-2014
    中国标准分类号:U44
  • 发布日期:2014-11-17
    国际标准分类号:47.020
  • 实施日期:2015-02-01
    技术归口: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 代替标准:代替CB/Z 214-1985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造船和海上构筑物CB 船舶
  • 内容简介: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舰艇柴油机轴系扭转振动(以下简称扭振)的当量系统转化方法与原则、计算模型、自由振动计算、激励计算、阻尼、强迫振动计算、许用值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水面舰艇柴油机动力装置(含军辅船柴油机动力装置)、柴一柴联合动力装置、柴油机发电机机组等轴系的扭转振动计算。燃气轮机动力装置、柴一燃联合动力装置、电力推进装置等轴系的扭转振动计算可参照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执行。

《 JB/T 10705-2007 滚动轴承 风力发电机轴承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滚动轴承 风力发电机轴承
  • 标准号:JB/T 10705-2007
    中国标准分类号:J11
  • 发布日期:2007-03-06
    国际标准分类号:21.100.20
  • 实施日期:2007-09-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机械系统和通用件JB 机械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风力发电机配套偏航、变桨转盘轴承以及传动系统轴承的结构型式、代号方法、外形尺寸、技术要求、测量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本标准适用于风力发电机配套偏航、变桨转盘轴承以及传动系统轴承的生产检验和用户选型、验收。

《 QC/T 516-1999 汽车发动机轴瓦锡基和铅基合金 金相标准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汽车发动机轴瓦锡基和铅基合金 金相标准
  • 标准号:QC/T 516-1999
    中国标准分类号:T12
  • 发布日期:1999-01-01
    国际标准分类号:47.020
  • 实施日期:1999-01-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JB 3657-1984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造船和海上构筑物QC 汽车
  • 内容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以锡基或铅基轴承合金制造的合金层厚度不超过0.50mm的汽车发动机主轴瓦、连杆轴瓦、曲轴止推片以及合金层厚度不超过0.80mm的凸轮轴轴套的合金层金相组织检验。

《 QC/T 558-1999 汽车发动机 轴瓦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汽车发动机 轴瓦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方法
  • 标准号:QC/T 558-1999
    中国标准分类号:T12
  • 发布日期:1999-01-01
    国际标准分类号:19.100
  • 实施日期:1999-01-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JB 3938-1985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试验QC 汽车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的方法适用于合金层厚度大于或等于2mm的锡、铅、铜和铝基轴承合金材料与钢背结合强度的测定。用于验收产品和评定制造缺陷对轴承双金属结核质量的影响。也可用于控制产品质量、以及研究各种工艺方法和不同轴承双金属结合强度的影响。  对于合金层厚度小于2mm的轴承或双金属,建议采用本标准中复率A的方法进行。

《 QC/T 281-1999 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
  • 标准号:QC/T 281-1999
    中国标准分类号:T12
  • 发布日期:1999-03-15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50
  • 实施日期:1999-03-15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ZB T12003-1987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冶金QC 汽车
  • 内容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动机铸造和粉末烧结铜铅合金轴瓦金相组织的检验。

《 CB/T 4530-2023 船舶柴油机轴系纵振计算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船舶柴油机轴系纵振计算
  • 标准号:CB/T 4530-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U48
  • 发布日期:2023-04-21
    国际标准分类号:47.020.20
  • 实施日期:2023-11-01
    技术归口: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CB*/Z 337-1984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造船和海上构筑物造船和海上构筑物综合船用发动机和推进系统制造业CB 船舶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船舶柴油机轴系纵振计算》由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文件规定了船舶柴油机直接传动、齿轮传动推进轴系纵向振动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纵振的基本原理、纵振当量系统的转化、纵振固有振动频率及振型计算、纵振的激励力计算、纵振的阻尼、纵振的强迫响应、纵振的许用幅值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船舶柴油机推进轴系纵向振动的理论计算。燃气轮机、电力推进等其它型式的轴系纵向振动计算可参照执行。

《 T/ZJDJ 001-2022 新能源汽车用驱动电机轴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新能源汽车用驱动电机轴
  • 标准号:T/ZJDJ 001-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T30/C3670
  • 发布日期:2022-07-15
    国际标准分类号:21.120.10
  • 实施日期:2022-07-30
    团体名称:浙江省电机动力学会
  • 标准分类:T 国际组织机械系统和通用件
  • 内容简介:

    技术要求一般要求电机轴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如有特殊需要时,按用户与制造厂的协议执行

    材料要求优先推荐使用GB/T3077-2015中的牌号为20CrMnTi、20CrNiMo、40Cr、42CrMo的合金钢或GB/T5216-2004中牌号为20CrMnTiH、20CrNiMoH、40CrH、42CrMoH的合金钢

    热处理要求4.3.1 低碳合金钢材质预先热处理宜采用预先正火、退火热处理工艺

    正火后硬度应为HB190~220、退火后硬度应不大于HRB80;带状组织应不大于2级,晶粒度不小于5级,若有球化退火其球化度不小于4级

    终极热处理宜采用终艺渗碳淬火、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

    处理后表面硬度应为HRC58~63,表面组织针状马氏体及残奥组织应不大于4级;芯部硬度HRC30~45,低碳马氏体及铁素体不大于4级;有效硬化层宜为0.3~1.3mm,允许根据轴的强度扭矩自行确定

    4.3.2 中碳合金钢材质预先热处理宜采用调质热处理工艺,调质后硬度应为HRC28~32,相应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终极热处理宜采用感应淬火工艺,处理后表面硬度应为HRC50~58,见硬层深度宜为0.5~5mm,允许根据轴的强度扭矩自行确定,相应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

    表1 预先热处理工艺相关要求序号 材料 预先热处理工艺 硬度 备注1 20CrMnTi 退火、正火 退火HRB2.产品在机加工前正火处理2 20CrMnTiH 退火、正火 退火HRB3 20CrNiMo 退火、正火 退火HRB4 20CrNiMoH 退火、正火 退火HRB5 40Cr 调质 HRC28~32 产品在精加工前进行调质处理6 40CrH 调质 HRC28~32 7 42CrMo 调质 HRC28~32 8 42CrMoH 调质 HRC28~32 表2 终极热处理相关要求序号 材料 终极热处理工艺 表面硬度 有效硬化层深度 芯部硬度 备注1 20CrMnTi 渗碳淬火 HRC58~63 0.3~1.3 HRC30~45 有效硬化层深度允许根据轴的强度扭矩自行确定2 20CrMnTiH 渗碳淬火 HRC58~63 0.3~1.3 HRC30~45 3 20CrNiMo 渗碳淬火 HRC58~63 0.3~1.3 HRC30~45 4 20CrNiMoH 渗碳淬火 HRC58~63 0.3~1.3 HRC30~45 5 40Cr 感应淬火 HRC50~58 0.5~5 / 有特别用途的部位进行局部感应淬火处理6 40CrH 感应淬火 HRC50~58 0.5~5 / 7 42CrMo 感应淬火 HRC50~58 0.5~5 / 8 42CrMoH 感应淬火 HRC50~58 0.5~5 / 尺寸与公差4.4.1 键槽平键连接,键槽设计应符合B/T1095-2003的规定,宽度公差宜采用H9,位置度公差应宜采用GB/T1184-80规定的10级,遵循最大实体原则

    4.4.2 花键渐开线花键应符合GB/T3748.1或GB/T3748.2的规定

    热处理工艺后,普通低碳合金钢花键精度应不低于6级,普通的中碳钢及终极的热处理工艺后渐开线花键精度应不低于5级

    矩形花键应符合GB/T1144-2001的规定

    4.4.3 中心孔转轴中心孔设计应符合GB/T145-2001的规定,一般选用B型(带护锥)中心孔,有吊装或其他需要按C型中心孔设计

    4.4.4 退刀槽外圆退刀槽设计应符合JB/ZQ4238-2006的规定

    一般推荐选择A型或B型退刀槽,如相配件无圆角或倒角(如铁芯等),建议使用F型退刀槽

    转轴插齿空刀槽宜设计应符合B/ZQ4238-2006的规定

    滚齿退刀槽设计应符合GB/T5104-2008的规定

    螺纹退刀槽设计应符合GB/T3-1997的规定

    4.4.5 轴外径轴档外径公差设计宜采用GB/T1184-80的规定k5设计,铁芯档外径公差宜采用p5设计,旋变档外径公差宜采用h7设计

    轴外径形位公差采用GB/T1184-80的规定6级、7级设计,一般遵循独立原则

    表面粗糙度设计要求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表面粗糙度项目 要求油封位表面粗糙度 Ra0.4μm轴承档表面粗糙度 Ra0.8μm铁芯位表面粗糙度 Ra1.6μm端面表面粗糙度 Ra1.6μm花键齿侧表面粗糙度 Ra3.2μm花键齿侧表面粗糙度(高要求) Ra1.6μm(淬火后精加工)经过机加工的表面粗糙度 Ra6.3μm外观质量轴表面应光洁,应无氧化皮、斑痕、凹陷、皱折、分层和裂纹,工作表面不应有刻痕、锈蚀、黑斑、刀痕、凹坑和碰伤

    除必须的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花键根部、轴与突缘的连接处,以及台状轴颈的转角处不得有刻痕、刀伤

    裂纹电机轴进行磁粉探伤检验应无表面和近表面裂纹

    追溯码要求转轴应能精确追溯,需打刻追溯码,包括数字明码和二维码,二者应能一一对应;追溯码大小与打刻位置参照图纸要求,如空间位置不允许或需打刻其他位置时,数字明码应清晰可见,打二维码应能被扫码枪等工具轻松识别

《 T/ZZB 0940-2019 空调压缩机电机轴承套圈车件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空调压缩机电机轴承套圈车件
  • 标准号:T/ZZB 0940-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J11/C331
  • 发布日期:2019-01-11
    国际标准分类号:21.100.20
  • 实施日期:2019-01-31
    团体名称: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 标准分类:J 金融业机械系统和通用件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空调压缩机电机轴承套圈车件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以及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空调压缩机电机轴承套圈车件(以下简称“车件”)

《 YB/T 6034-2022 冶金轧机轴承座修复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冶金轧机轴承座修复技术规范
  • 标准号:YB/T 6034-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H10
  • 发布日期:2022-09-30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80
  • 实施日期:2023-04-01
    技术归口:冶金机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冶金冶金设备制造业YB 黑色冶金黑色冶金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冶金轧机轴承座修复技术规范》由冶金机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文件规定了冶金轧机轴承座修复的术语和定义、失效部位和表现形式、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贮存及应提交的技术资料。本文件适用于冶金轧机轴承座的修复,亦适用于类似轴承座的修复。

《 JB/T 10705-2007 滚动轴承 风力发电机轴承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滚动轴承 风力发电机轴承
  • 标准号:JB/T 10705-2007
    中国标准分类号:J11
  • 发布日期:2007-03-06
    国际标准分类号:21.100
  • 实施日期:2007-09-01
    技术归口: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标准分类:机械系统和通用件轴承滚动轴承JB 机械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滚动轴承 风力发电机轴承》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本标准规定了风力发电机配套偏航、变桨转盘轴承以及传动系统轴承的结构型式、代号方法、外形尺寸、技术要求、测量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本标准适用于风力发电机配套偏航、变桨转盘轴承以及传动系统轴承的生产检验和用户选型、验收。

《 CB/T 3853-1999 船用柴油机轴系扭转振动测量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船用柴油机轴系扭转振动测量方法
  • 标准号:CB/T 3853-1999
    中国标准分类号:U44
  • 发布日期:1999-06-01
    国际标准分类号:47.020
  • 实施日期:1999-06-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GB 6299-1986被CB/T 3853-2011代替
    主管部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 标准分类:造船和海上构筑物CB 船舶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船用柴油机轴系扭转振动测量方法》,主管部门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 JB/T 8167-2017 滚动轴承 汽车发电机轴承 技术条件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滚动轴承 汽车发电机轴承 技术条件
  • 标准号:JB/T 8167-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J11
  • 发布日期:2017-11-07
    国际标准分类号:21.100
  • 实施日期:2018-04-01
    技术归口: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8)
  • 代替标准:代替JB/T 8167-2006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
  • 标准分类:机械系统和通用件轴承滚动轴承JB 机械制造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滚动轴承 汽车发电机轴承 技术条件》,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发电机用密封深沟球轴承(以下简称轴承)的术语和定义、符号、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防锈包装。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电机轴承的生产、检验和验收。

《 DL/T 1927-2018 发电机、汽轮机轴颈焊接修复技术导则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发电机、汽轮机轴颈焊接修复技术导则
  • 标准号:DL/T 1927-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K21
  • 发布日期:2018-12-25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60
  • 实施日期:2019-05-01
    技术归口: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
  • 标准分类:能源和热传导工程道路车辆工程电站综合DL 电力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发电机、汽轮机轴颈焊接修复技术导则 》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能源局。

《 JB/T 9749.1-2015 内燃机 轴瓦 第1部分:铸造铜铅合金轴瓦 金相检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内燃机 轴瓦 第1部分:铸造铜铅合金轴瓦 金相检验
  • 标准号:JB/T 9749.1-2015
    中国标准分类号:J92
  • 发布日期:2015-04-30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20
  • 实施日期:2015-10-01
    技术归口: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
  • 代替标准:代替JB/T 9749-1999
    主管部门:机械行业
  • 标准分类:能源和热传导工程JB 机械制造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内燃机 轴瓦 第1部分:铸造铜铅合金轴瓦 金相检验》,主管部门为机械行业。JB/T9749的本部分规定了内燃机铸造铜铅合金轴瓦金相检验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显微组织的分级。本部分适用于铅质量分数为20%~33%的内燃机铸造铜铅合金轴瓦(以下简称轴瓦)金相组织的检验。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机轴作为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部件,其检测工作对于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和精密的仪器设备,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避免设备故障,减少维修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因此,定期对机轴进行全面检测,不仅是维护设备的必要措施,也是保证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机轴检测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进一步提升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语

以上是关于机轴检测:如何确保机轴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