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致衰减检测:探索材料在光照下的衰退机制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光致衰减检测:探索材料在光照下的衰退机制

概括

光致衰减是指材料在长期暴露于光照下,尤其是紫外线(UV)和可见光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种性能衰退现象。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诸如塑料、涂层、染料、光学材料等领域,影响其使用寿命、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光致衰减的研究和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尤其在高分子材料、光电材料和环保材料的应用中,光致衰减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严谨的检测,能够提前预测和避免材料因光照作用而发生的严重损害。

检测样品

光致衰减的检测对象通常为各种易受光照影响的材料。常见的检测样品包括:

  • 塑料制品:例如包装材料、汽车零件、建筑外立面装饰等。
  • 涂层材料:如车漆、室外涂料、光学涂层等。
  • 光电材料:包括太阳能电池板、OLED显示屏等。
  • 染料和颜料:例如纺织品、家具装饰材料等。
这些样品在使用过程中常常暴露在阳光和紫外线的照射下,因此其光致衰减的研究尤为重要。

检测项目

光致衰减检测主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项目:

  • 光致色变:材料的颜色变化是光致衰减的一项典型表现,尤其在染料和涂料中,暴露于光照后颜色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 物理性能衰退:如拉伸强度、硬度、韧性等的下降,尤其是在塑料和涂层材料中非常常见。
  • 化学结构变化:材料的分子结构可能会因光照而断裂或降解,影响其长期的稳定性。
  • 光透过率变化:在光学材料中,光致衰减可能导致材料透光性下降,从而影响其性能。
通过以上项目的检测,可以全面了解材料在光照作用下的性能变化。

检测仪器

进行光致衰减检测时,需要借助多种正规仪器来准确评估材料的性能衰退。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

  • 紫外光加速老化试验箱:该设备通过模拟紫外线的照射环境,加速材料的光致衰减过程,测试其在长期光照下的性能变化。
  •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材料在不同波长光照下的光透过率、颜色变化等,帮助评估材料的光学性能。
  • 拉伸试验机:用于测定材料的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弹性模量等,以评估光照对其物理性质的影响。
  • FTIR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可用于检测材料分子结构的变化,揭示光致衰减对其化学结构的影响。
这些仪器能够提供精确的数据,帮助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分析材料的光致衰减情况。

检测方法

光致衰减的检测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样品准备:首先,选择适当的检测样品并准备成标准尺寸,确保其能够在检测仪器中进行准确测试。
  • 光照处理:将样品暴露在紫外线或模拟阳光的环境中,常见的加速老化处理方法包括使用紫外光加速老化箱或氙灯老化箱。
  • 性能测试:在不同的光照时长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拉伸试验机、FTIR等仪器对样品进行光学、物理和化学性能测试,记录光照对材料的影响。
  •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评估光照对材料的具体影响,确定其光致衰减的程度,并预测其长期使用中的表现。
这一过程可以帮助我们系统了解材料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为材料的改进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检测标准(部分)

《 T/CPIA 0041-2022 晶体硅光伏电池热辅助光致衰减测试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晶体硅光伏电池热辅助光致衰减测试方法
  • 标准号:T/CPIA 0041-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C382
  • 发布日期:2022-12-30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60
  • 实施日期:2023-01-15
    团体名称: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能源和热传导工程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晶体硅光伏电池的热辅助光致衰减测试方法的术语和定义、测试步骤和方法、测试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晶体硅光伏电池

《 T/CSPSTC 25-2019 硅基薄膜光伏组件光致衰减测试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硅基薄膜光伏组件光致衰减测试方法
  • 标准号:T/CSPSTC 25-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F12/M745
  • 发布日期:2019-08-28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60
  • 实施日期:2019-11-15
    团体名称: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
  • 标准分类:F 批发和零售业能源和热传导工程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硅基薄膜光伏组件光致衰减测试方法的范围、术语和定义、装置、试样、程序、数据处理和试验报告本标准只适用于硅基薄膜光伏组件主要内容包括范围、术语和定义、装置、抽样、程序、计算、试验报告

    在硅基薄膜光伏组件在光照影响下的功率稳定过程中,每个大致相等的辐照周期前后测试最大功率值,最小辐照周期为43kwh/m2,按照IEC61215-2MQT19的规定组件达到稳定后(IEC61215-1-3:2016中规定(PMAX-PMIN)/PAVE≤2%),持续光照,功率仍旧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本标准给出以下方程式作为判定组件光致衰减是否达到最终稳定的准则:此处,Pmax、Pmin和Paverage为连续两个周期中测得的三个STC下最大功率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 GB/T 6495.11-2016 光伏器件 第11部分:晶体硅太阳电池初始光致衰减测试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光伏器件 第11部分:晶体硅太阳电池初始光致衰减测试方法
  • 标准号:GB/T 6495.11-2016
    中国标准分类号:F12
  • 发布日期:2016-04-25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60
  • 实施日期:2016-11-01
    技术归口: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能源和热传导工程太阳能工程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光伏器件 第11部分:晶体硅太阳电池初始光致衰减测试方法》由TC203(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6495的本部分规定了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以下简称“电池”)初始光致衰减的测试方法,包括术语、定义和符号、方法原理、仪器装置、样品、测试步骤、结果处理和报告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初始光致衰减的测试。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光致衰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尤其在现代工业材料的应用中,其影响不可忽视。通过科学严谨的光致衰减检测,我们能够准确评估材料在光照下的稳定性,为材料选择、生产工艺改进和使用寿命延长提供有效依据。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减少光致衰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推动更高性能、长寿命的材料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结语

以上是关于光致衰减检测:探索材料在光照下的衰退机制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