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物质检测:科学严谨的全方位分析与检测方法
概括
活性物质是指具有较强生物活性或化学反应活性的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以及各类工业产品中。它们在药物、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因此对其的检测工作尤为重要。活性物质的检测不仅关乎产品的质量与安全,还能帮助科研人员深入了解其生理、化学特性。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活性物质的检测流程、项目、仪器及方法,确保每一步都精准无误。
检测样品
在进行活性物质检测时,选择合适的检测样品是基础。常见的样品类型包括药品原料、食品成分、环境样品及化妆品成分等。不同类型的样品对活性物质的分布和浓度存在差异,因此需要依据不同的样品性质选取合适的预处理方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例如,食品样品可能需要进行提取或浓缩,以提高活性物质的检测灵敏度。
检测项目
活性物质的检测项目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含量分析: 测定活性物质在样品中的浓度水平。
- 纯度检验: 检测样品中活性物质的纯净度,以确定是否含有杂质或其他干扰成分。
- 稳定性研究: 研究活性物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评估其长期使用中的效力与安全性。
- 毒性检测: 分析活性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检测仪器
活性物质的检测需要依赖一系列先进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能够提供精确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适用于活性物质的定量分析,可以高效分离复杂样品中的各类成分。
- 气相色谱仪(GC): 适合挥发性物质的分析,常用于药品和化学品的检测。
-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主要用于测定活性物质的吸收峰,辅助定量分析。
- 质谱仪(MS): 用于分析分子质量和结构,是分子鉴定和定性分析的有力工具。
检测方法
检测活性物质的方法通常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用于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目标物质,常用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以及质谱联用技术。定量分析则用于测定目标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常用的定量方法有紫外光谱法、标准滴定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根据不同的活性物质和样品特性,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方法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与灵敏度。
检测标准(部分)
《 HY/T 229-2018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标准样品结构确证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标准样品结构确证方法
- 标准号:HY/T 229-2018
- 中国标准分类号:A45
- 发布日期:2018-02-13
-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 实施日期:2018-05-01
- 技术归口: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3/SC6)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数学、自然科学HY 海洋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标准样品结构的确证程序、确证内容、确证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标准样品结构的确证。
《 TB/T 3165-2007 铁路机车机械活性物质测定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铁路机车机械活性物质测定方法
- 标准号:TB/T 3165-2007
- 中国标准分类号:S30
- 发布日期:2000-01-03
- 国际标准分类号:45.060
- 实施日期:2000-08-01
- 技术归口: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
- 代替标准:代替GB/T 7181-2000
-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铁路工程TB 铁路运输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内燃、电力机车内部机械活性物质的测量与计算。
《 SF/T 0094-2021 毛发中5F-MDMB-PICA等7种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毛发中5F-MDMB-PICA等7种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
- 标准号:SF/T 0094-202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00
- 发布日期:2021-11-17
-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40
- 实施日期:2021-11-17
- 技术归口:司法部信息中心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司法部
- 标准分类:数学、自然科学卫生劳动保护医药劳动保护综合法医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SF 司法
- 内容简介:
本文件描述了毛发中5F-MDMB-PICA等7种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验方法,包括原理、试剂、仪器和材料、操作方法以及分析结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毛发中5F-MDMB-PICA等7种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其它检材中5F-MDMB-PICA等7种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参照使用
《 SF/T 0093-2021 血液中卡西酮等37种卡西酮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血液中卡西酮等37种卡西酮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
- 标准号:SF/T 0093-202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00
- 发布日期:2021-11-07
-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40
- 实施日期:2021-11-17
- 技术归口:司法部信息中心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司法部
- 标准分类:卫生劳动保护医药劳动保护综合法医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数学、自然科学SF 司法
- 内容简介:
本文件描述了血液中37种卡西酮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验方法,包括原理、试剂、仪器和材料、操作方法以及分析结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血液中37种卡西酮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其它检材中卡西酮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参照使用
《 SF/T 0066-2020 生物检材中芬太尼等31种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生物检材中芬太尼等31种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
- 标准号:SF/T 0066-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C00
- 发布日期:2020-05-29
-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40
- 实施日期:2020-05-29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司法部
- 标准分类:数学、自然科学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SF 司法司法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生物检材中芬太尼等31种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主管部门为司法部。本标准规定了血液、尿液、毛发中芬太尼等31种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验的试剂、仪器和材料、操作方法以及分析结果评价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血液、尿液及毛发中芬太尼等31种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其它检材中芬太尼等31种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可参照使用。
《 SF/T 0065-2020 毛发中二甲基色胺等16种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毛发中二甲基色胺等16种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
- 标准号:SF/T 0065-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C00
- 发布日期:2020-05-29
-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40
- 实施日期:2020-05-29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司法部
- 标准分类:数学、自然科学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SF 司法司法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毛发中二甲基色胺等16种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主管部门为司法部。本标准规定了毛发中二甲基色胺等16种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验的试剂、仪器和材料、操作方法以及分析结果评价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毛发中二甲基色胺等16种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其它检材中二甲基色胺等16种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可参照使用。
《 GB/T 34033.3-2023 船舶与海上技术 船舶防污底系统风险评估 第3部分:船用防污底涂料应用和去除过程中防污活性物质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船舶与海上技术 船舶防污底系统风险评估 第3部分:船用防污底涂料应用和去除过程中防污活性物质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 标准号:GB/T 34033.3-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U04
- 发布日期:2023-08-06
- 国际标准分类号:47.020
- 实施日期:2024-03-01
- 技术归口: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造船和海上构筑物造船和海上构筑物综合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船舶与海上技术 船舶防污底系统风险评估 第3部分:船用防污底涂料应用和去除过程中防污活性物质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由TC137(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37SC9(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上环境保护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本文件描述了防污底涂料使用和清除过程中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以确定当用户暴露在防污底涂料所包含的防污活性物质巾时产品是否能够安全使用。该方法可用于对正规或非正规操作人员影响的风险评估。本文件不涉及危险性和毒性的特殊评估试验方法或推荐某些物质的使用限制。
《 GB/T 5174-2004 表面活性剂 洗涤剂 阳离子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表面活性剂 洗涤剂 阳离子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 标准号:GB/T 5174-2004
- 中国标准分类号:G72
- 发布日期:2004-03-15
-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40
- 实施日期:2004-09-01
- 技术归口: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5174-1985被GB/T 5174-2018代替
- 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化工产品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表面活性剂 洗涤剂 阳离子活性物含量的测定》由TC272(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表面活性剂、洗涤剂中阳离子活性物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阳离子活性物如: a)单、双、三脂肪烷基叔胺季铵盐,硫酸甲酯季铵盐; b)长链酰胺乙基及烷基的咪唑啉盐或3-甲基咪唑啉盐; c)氧化胺及烷基吡啶嗡盐。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活性物或活性物水溶液。若其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则阳离子活性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必须已知,或预先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有阴离子或两性表面活性剂存在时的测定。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肥皂、尿素和乙二胺四乙酸盐不产生干扰。洗涤剂配方的典型无机组分,如氯化钠、硫酸钠、三聚磷酸钠、硼酸钠、过硼酸钠、硅酸钠等不产生干扰。但过硼酸盐以外的其他漂白剂应在分析前预先破坏。
《 GB/T 7181-2000 铁路机车机械活性物质测定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铁路机车机械活性物质测定方法
- 标准号:GB/T 7181-2000
- 中国标准分类号:S40
- 发布日期:2000-01-03
- 国际标准分类号:45.060.10
- 实施日期:2000-08-01
- 技术归口:国家铁路局
- 代替标准:代替GB/T 7181-1987被TB/T 3165-2007代替
- 主管部门:国家铁路局
- 标准分类:铁路工程铁路车辆机车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内燃、电力机车内部机械活性物质的测量与计算。
《 GB/T 13173.2-2000 洗涤剂中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洗涤剂中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 标准号:GB/T 13173.2-2000
- 中国标准分类号:Y43
- 发布日期:2000-04-05
-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40
- 实施日期:2000-09-01
- 技术归口: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被GB/T 13173-2008代替
- 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化工产品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洗涤剂中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由TC272(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洗涤剂中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粉(粒)状、液体和膏状洗涤剂中的总活性物含置,也适用于测定表面活性剂中的 总活性物含量。
《 GB/T 17041-1997 表面活性剂 乙氧基化醇和烷基酚硫酸盐 活性物质总含量的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表面活性剂 乙氧基化醇和烷基酚硫酸盐 活性物质总含量的测定
- 标准号:GB/T 17041-1997
- 中国标准分类号:G72
- 发布日期:1997-10-14
-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40
- 实施日期:1998-04-01
- 技术归口: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代替标准:被GB/T 17041-2012代替
-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化工产品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表面活性剂 乙氧基化醇和烷基酚硫酸盐 活性物质总含量的测定》由606(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乙氧基化醇和烷基酚硫酸盐中活性物质总含量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乙氧基化醇和烷基酚的硫酸化中和产品〔烷基醇氧乙烯醚硫酸盐(乙氧基化醇硫酸盐)或烷基酚氧乙烯醚硫酸盐(乙氧基化烷基酚硫酸盐)]中活性物质总含量的测定。 总活性物质包括溶解于乙醇的有机物(烷基醚硫酸盐、烷基酚醚硫酸盐、聚乙二醇硫酸盐和非离子组分)。
《 GB/T 5173-1995 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 阴离子活性物的测定 直接两相滴定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 阴离子活性物的测定 直接两相滴定法
- 标准号:GB/T 5173-1995
- 中国标准分类号:Y43
- 发布日期:1995-12-08
-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40
- 实施日期:1996-08-01
- 技术归口: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 5173-1985被GB/T 5173-2018代替
- 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化工产品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 阴离子活性物的测定 直接两相滴定法》由TC272(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中阴离子活性物的两相滴定法。 本标准适用于分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烷基羟基硫酸盐、烷基酚硫酸盐、脂肪醇甲氧基及乙氧基硫酸盐和二烷基琥珀酸酯磺酸盐,以及每个分子含一个亲水基的其他阴离子活性物的固体或液体产品。 本标准不适用于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的产品。 若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分析结果时,阴离子活性物的相对分子量必须已知或预先测定。 注:① 在洗涤剂中作为水助溶剂的低相对分子量磺酸盐(甲苯及二甲苯磺酸盐)的含量低于阴离子活性物的15% 时,不干扰分析结果,而高于15%时,应估计其影响。 ②肥皂、尿素和乙二胺四乙酸盐和羧甲基纤维钠不干扰。 ③存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时,需视各特殊情况估计其影响。 ④洗涤剂配方中的典型无机组分,如氯化钠、硫酸钠、硼酸钠、三聚磷酸盐、过硼酸钠、硅酸钠等不干扰,但过硼 酸钠以外的漂白剂在分析前应予破坏,且样品应完全溶于水。
《 GB/T 13530.1-1992 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 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 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 标准号:GB/T 13530.1-1992
- 中国标准分类号:G73
- 发布日期:1992-06-23
-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10
- 实施日期:1993-03-01
- 技术归口: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被GB/T 13530-2008代替
- 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有机化学脂族烃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表面活性剂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中总活性物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也适用于乙氧基化烷基酚硫酸钠总活性物的测定。
《 GB/T 5174-1985 洗涤剂中阳离子活性物的测定 直接两相滴定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洗涤剂中阳离子活性物的测定 直接两相滴定法
- 标准号:GB/T 5174-1985
- 中国标准分类号:Y43
- 发布日期:1985-05-10
-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40
- 实施日期:1986-01-01
- 技术归口: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代替标准:被GB/T 5174-2004代替
-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化工产品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洗涤剂中阳离子活性物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分析长链季铵化合物、月桂胺盐和咪唑啉盐等阳离子活性物。本方法适用于水溶性的固体活性物或活性物水溶液。若其含量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则阳离子活性物的分子量必须已知,或预先测定。
国家标准《洗涤剂中阳离子活性物的测定 直接两相滴定法》由607(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归口上报及执行。
《 GB/T 34033.2-2017 船舶与海上技术 船舶防污底系统风险评估 第2部分:使用防污活性物质的船舶防污底系统的海洋环境风险评估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船舶与海上技术 船舶防污底系统风险评估 第2部分:使用防污活性物质的船舶防污底系统的海洋环境风险评估方法
- 标准号:GB/T 34033.2-2017
- 中国标准分类号:U04
- 发布日期:2017-07-31
- 国际标准分类号:47.020
- 实施日期:2018-02-01
- 技术归口: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造船和海上构筑物造船和海上构筑物综合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船舶与海上技术 船舶防污底系统风险评估 第2部分:使用防污活性物质的船舶防污底系统的海洋环境风险评估方法》由TC137(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4033的本部分规定了在船舶使用寿命期间保护海洋环境不受船上有意使用防污活性物质的防污底系统的潜在不利影响的风险评估方法。也可对此方法进行修改用于淡水环境。本部分适用于除危害评估的具体试验方法以及特定防污底系统的建议使用限制以外的评估方法,同样也适用于除使用特定物质的防污底系统的影响评估方法以外的评估方法。本部分不包括防污底系统在下列情况下的应用:——在船舶建造、船舶维护和维修或船舶改造过程中的敷用和航行阶段的应用;——基于《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2004)),旨在控制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中有害水生生物和病原体系统的应用;——用于渔业的打捞装置、浮标和漂浮物的防污底系统以及用于渔业和水产业(网/笼等)设备的应用;——船舶防污底系统的试验片和用于防污底系统研究开发的小型板。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活性物质的检测在多个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科学、严谨的检测流程,我们不仅能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性,还能够推动相关技术和科研的进步。无论是药品、食品还是环境监测,活性物质的检测方法与仪器的不断创新将为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科学的检测方法和精准的仪器设备,将为每个领域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未来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结语
以上是关于活性物质检测:科学严谨的全方位分析与检测方法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