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亚锡检测:保障质量与安全的关键环节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氯化亚锡检测:保障质量与安全的关键环节

概括

氯化亚锡(SnCl₂)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化工、金属冶炼、电子工业等领域。作为还原剂,它在许多化学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由于氯化亚锡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其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以确保其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以及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检测样品

氯化亚锡的检测样品通常来源于生产原料、半成品以及最终成品。在生产过程中,原料氯化锡、氯化氢和其他相关化学品需要进行检测,以确保其合规性与安全性。同时,生产过程中氯化亚锡的浓度及其质量控制对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安全至关重要。对于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氯化亚锡,则需检查是否有泄漏或污染现象。

检测项目

氯化亚锡的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含量检测:主要测定氯化亚锡在样品中的质量含量,以确保符合标准规定。
  • 纯度分析:测定样品中杂质的含量,判断其纯度,确保其符合应用要求。
  • 残留物检测:检测生产过程中可能残留的有害物质,确保产品安全。
  • 溶解度测试:氯化亚锡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行为,判断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

检测仪器

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氯化亚锡的检测通常使用以下几种仪器: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用于测量氯化亚锡的吸光度变化,通过光谱分析来定量其含量。
  • 气相色谱仪(GC):用于分析氯化亚锡中的挥发性成分和有害杂质。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可用于氯化亚锡在溶液中的纯度分析,特别适用于复杂的混合样品。
  • 电化学分析仪:用于测定氯化亚锡的还原性能,帮助了解其化学反应特性。

检测方法

氯化亚锡的检测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 分光光度法:该方法通过测定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与已知浓度的氯化亚锡标准溶液进行比较,确定氯化亚锡的浓度。
  • 滴定法: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通过加入已知浓度的滴定液,使用指示剂判断终点,适用于氯化亚锡的含量检测。
  • 色谱分析法:根据不同分子在色谱柱中的分配系数,利用气相色谱(GC)或液相色谱(HPLC)来分析样品中的氯化亚锡含量及杂质。
  • 电化学方法:通过测量氯化亚锡的电化学特性(如还原电位)来评估其浓度与纯度。

检测标准(部分)

《 YS/T 563-2009 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铂钯铑合金中钯量、铑量的测定 丁二肟重量法、氯化亚锡分光光度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铂钯铑合金中钯量、铑量的测定 丁二肟重量法、氯化亚锡分光光度法
  • 标准号:YS/T 563-2009
    中国标准分类号:H15
  • 发布日期:2009-12-04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
  • 实施日期:2010-06-01
    技术归口: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YS/T 563-2006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冶金有色金属YS 有色金属其他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铂钯铑合金中钯量、铑量的测定 丁二肟重量法、氯化亚锡分光光度法》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规定了铂钯铑合金中钯量、铑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PtPdRh合金中钯、铑量的测定。测定范围:Pd3%-8%,Rh3%-5%。

《 HG/T 2526-2007 工业氯化亚锡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工业氯化亚锡
  • 标准号:HG/T 2526-2007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 发布日期:2007-04-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 实施日期:2007-10-01
    技术归口: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HG/T 2526-1993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无机化学盐HG 化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工业氯化亚锡》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氯化亚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工业氯化亚锡。该产品主要用于制镜和电镀工业中,也用作还原剂、媒染剂和漂白剂。分子式:SnCl·2HO相对分子质量:225.65(按2005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 WS/T 25-1996 尿中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一)碱性氯化亚锡还原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尿中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一)碱性氯化亚锡还原法
  • 标准号:WS/T 25-1996
    中国标准分类号:C44
  • 发布日期:1996-10-14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00
  • 实施日期:1997-05-01
    技术归口: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卫生部
  • 标准分类:环保、保健和安全职业安全、工业卫生医药卫生技术WS 卫生卫生和社会工作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尿中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一)碱性氯化亚锡还原法》,主管部门为卫生部。本标准规定了尿中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一)碱性氯化亚锡还原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5μg/L。本标准适用于正常人和接触汞蒸气及无机汞和有机汞的工人尿中总汞的测定。

《 WS/T 26-1996 尿中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二)酸性氯化亚锡还原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尿中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二)酸性氯化亚锡还原法
  • 标准号:WS/T 26-1996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 发布日期:1996-10-14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00
  • 实施日期:1997-05-01
    技术归口: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卫生部
  • 标准分类:环保、保健和安全职业安全、工业卫生医药卫生技术WS 卫生卫生和社会工作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尿中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二)酸性氯化亚锡还原法》,主管部门为卫生部。本标准规定了尿中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二)酸性氯化亚锡还原法。本法最低检测浓度为O.0008mg/L。本标准适用于正常人和接触汞蒸气及各种无机汞、有机汞化合物的工人尿中总汞的测定。

《 HG/T 2526-1993 工业氯化亚锡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工业氯化亚锡
  • 标准号:HG/T 2526-1993
    中国标准分类号:G10
  • 发布日期:1993-09-08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50
  • 实施日期:1994-07-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HG 1-1052-1977被HG/T 2526-2007代替
    主管部门:化学工业部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化工HG 化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工业氯化亚锡》,主管部门为化学工业部。本标准规定了氯化亚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锡与盐酸反应制得的工业氯化亚锡,该产品主要用于制镜和电镀工业中,也用作还原剂,媒染剂和漂白剂。

《 GB/T 6730.4-1986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氯化亚锡-氯化汞-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全铁量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氯化亚锡-氯化汞-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全铁量
  • 标准号:GB/T 6730.4-1986
    中国标准分类号:D31
  • 发布日期: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60
  • 实施日期:1987-08-01
    技术归口: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 1363-1978
    主管部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采矿和矿产品金属矿
  • 内容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铁矿石、铁精矿、烧结矿和球团矿中全铁量的测定。测定范围:20%以上。

《 GB/T 4698.23-1996 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氯化亚锡-碘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钯量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氯化亚锡-碘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钯量
  • 标准号:GB/T 4698.23-1996
    中国标准分类号:H14
  • 发布日期:1996-11-04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50
  • 实施日期:1997-04-01
    技术归口: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被GB/T 4698.23-2017代替
    主管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冶金有色金属钛和钛合金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氯化亚锡-碘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钯量》由TC243(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43SC3(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稀有金属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本标准规定了钛合金中钯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钦合金中钯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10%~0.50%。

《 GB/T 638-2007 化学试剂 二水合氯化亚锡(Ⅱ)( 氯化亚锡)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化学试剂 二水合氯化亚锡(Ⅱ)( 氯化亚锡)
  • 标准号:GB/T 638-2007
    中国标准分类号:G62
  • 发布日期:2007-10-25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30
  • 实施日期:2008-04-01
    技术归口: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638-1988被GB/T 638-2018代替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分析化学化学试剂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化学试剂 二水合氯化亚锡(Ⅱ)( 氯化亚锡)》由TC63(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63SC3(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试剂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试剂—二水合氯化亚锡的性状、规格、试验、检验规则和包装及标志。本标准适用于化学试剂—二水合氯化亚锡的检验。

《 GB/T 638-1988 化学试剂 氯化亚锡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化学试剂 氯化亚锡
  • 标准号:GB/T 638-1988
    中国标准分类号:G62
  • 发布日期:1988-09-20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30
  • 实施日期:1989-04-01
    技术归口: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 638-1978被GB/T 638-2007代替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分析化学化学试剂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试剂氯化亚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及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试剂氯化亚锡的检验。

《 GB/T 4698.23-2017 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3部分:钯量的测定 氯化亚锡-碘化钾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3部分:钯量的测定 氯化亚锡-碘化钾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标准号:GB/T 4698.23-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H14
  • 发布日期:2017-09-29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50
  • 实施日期:2018-04-01
    技术归口: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4698.23-1996
    主管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冶金有色金属钛和钛合金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3部分:钯量的测定 氯化亚锡-碘化钾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由TC243(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43SC3(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稀有金属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GB/T4698的本部分规定了钛合金中钯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钛合金中钯量的测定,方法一测定范围:0.05%~0.50%;方法二测定范围:0.02%~0.30%。方法一为仲裁分析方法。

《 GB/T 638-2018 化学试剂 二水合氯化亚锡(氯化亚锡)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化学试剂 二水合氯化亚锡(氯化亚锡)
  • 标准号:GB/T 638-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G62
  • 发布日期:2018-06-07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30
  • 实施日期:2019-01-01
    技术归口: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638-2007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分析化学化学试剂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化学试剂 二水合氯化亚锡(氯化亚锡)》由TC63(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63SC3(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试剂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a)规定了使用每根载流量最高500mA的导线,通过符合ISO/IEC11801的平衡布缆提供远程供电,实现安全特低电压(SELV)和限功率电源(LPS)的应用,并支持通过平衡布缆为终端设备进行远程供电;b)规定了支持平衡布缆远程供电的传输和电气参数;c)规定了包含多个安装场景及场景对提供远程供电的平衡布缆载流量的影响;d)规定了ISO/IEC11801-1中定义的布缆的设计和配置。注:安全特低电压(SELV)指最大电压为60VDC电压,限功率电源(LPS)指4线对布缆的最高功率为100W。本标准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用于评估不同线缆束大小及布缆结构的性能,以及估计不同载流量时的安装条件。安全(如,电气安全和防护、防火等)和电磁兼容(EMC)要求由其他标准进行规定,不包含在本标准的范围内。但本标准中给出的信息有助于符合这些标准和规定。

《 GB/T 6730.70-2013 铁矿石 全铁含量的测定 氯化亚锡还原滴定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铁矿石 全铁含量的测定 氯化亚锡还原滴定法
  • 标准号:GB/T 6730.70-2013
    中国标准分类号:D31
  • 发布日期:2013-05-09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60.10
  • 实施日期:2014-02-01
    技术归口:全国铁矿石与直接还原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采矿和矿产品金属矿铁矿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铁矿石 全铁含量的测定 氯化亚锡还原滴定法》由TC317(全国铁矿石与直接还原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本部分规定了氯化亚锡还原三价铁后用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含量。 本部分适用于天然铁矿石、铁精矿和造块,包括烧结产品中全铁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30%~72%。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氯化亚锡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其质量和安全检测是生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采用科学、准确的检测方法,不仅有助于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还能避免潜在的环境风险。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氯化亚锡的检测手段日益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工业领域的需求,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有力保障。科学的检测方法与先进的仪器设备相结合,将进一步推动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升级与完善。

结语

以上是关于氯化亚锡检测:保障质量与安全的关键环节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