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粘度检测:全面解析及方法指南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运动粘度检测:全面解析及方法指南

概括

运动粘度是流体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表征流体的流动性。它与流体的内摩擦力密切相关,常用于评估液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流动行为,尤其在润滑油、燃料等工业应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运动粘度的检测,能够准确判断液体的性能和适用性。本文将详细介绍运动粘度的检测样品、检测项目、检测仪器、检测方法等内容。

检测样品

运动粘度的检测样品通常为液体,常见的样品包括润滑油、燃料、化学溶剂等。每种液体的粘度特性都不同,因此检测时需要根据具体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对于润滑油而言,运动粘度是评估其在机械运转中表现的关键参数,燃料样品则需要测试其在发动机中流动性。

检测项目

运动粘度的主要检测项目包括以下几项:

  • 粘度值:即流体在规定条件下的流动阻力,通常以“cSt”(厘斯托克)为单位表示。
  • 温度对粘度的影响:不同温度下,液体的运动粘度会发生变化,因此通常需要在特定温度下进行多次测量。
  • 流动性评估:液体的运动粘度直接影响其在管道或机械零件中的流动性,良好的流动性有助于减少摩擦损耗。

检测仪器

运动粘度的检测通常依赖于一些正规的仪器设备,最常用的包括:

  • 乌氏粘度计:通过测量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一定长度的时间来评估其粘度。
  • 旋转粘度计:适用于测量具有较低粘度的液体,能够通过旋转运动测量液体的流动阻力。
  • 卡氏粘度计:适用于粘度较高的液体,工作原理基于液体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卡氏管的流速。

这些仪器通常配备自动化功能,可以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对液体粘度进行精确测量。

检测方法

运动粘度的检测方法主要依据样品的特性以及所用仪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

  • 温控法:在控制温度的条件下,通过不同温度下的测量数据,得到液体在不同状态下的粘度变化情况。
  • 动态法:利用旋转粘度计或其他仪器,通过测量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计算出其粘度值。
  • 静态法:通过观察液体的自由流动性或直接测量其流速来推算出运动粘度。

不同方法的选用应依据实际应用需求,例如润滑油的检测通常采用动态法,而油漆或胶水等高粘度液体则可能需要使用静态法。

检测标准(部分)

《 DB34/T 4147-2022 有机热载体运动粘度(折管法)快速测定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有机热载体运动粘度(折管法)快速测定法
  • 标准号:DB34/T 4147-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E01
  • 发布日期:2022-03-29
    国际标准分类号:75.010
  • 实施日期:2022-04-29
    技术归口:安徽省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制造业安徽省润滑剂、工业油及相关产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有机热载体运动粘度(折管法)快速测定法》由安徽省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有机热载体运动粘度的快速测定方法、自动粘度仪及折管式粘度计的相关技术要求。

《 DB21/T 3422-2021 锅炉有机热载体运动粘度折管法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锅炉有机热载体运动粘度折管法测定
  • 标准号:DB21/T 3422-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E01
  • 发布日期:2021-04-30
    国际标准分类号:75.010
  • 实施日期:2021-05-30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辽宁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锅炉有机热载体运动粘度折管法测定》,主管部门为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SH/T 0471-1992 航空涡轮润滑油在低温下静置后的运动粘度和粘度变化测定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航空涡轮润滑油在低温下静置后的运动粘度和粘度变化测定法
  • 标准号:SH/T 0471-1992
    中国标准分类号:E34
  • 发布日期:1992-05-20
    国际标准分类号:
  • 实施日期:1992-05-20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 标准分类:SH 石油化工石油化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航空涡轮润滑油在低温下静置后的运动粘度和粘度变化测定法》,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 SN/T 3518-2013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测定 斯塔宾格粘度计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测定 斯塔宾格粘度计法
  • 标准号:SN/T 3518-2013
    中国标准分类号:E30
  • 发布日期:2013-03-01
    国际标准分类号:17.060
  • 实施日期:2013-09-16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测定 斯塔宾格粘度计法》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本标准规定了透明或不透明液体石油产品动力黏度和密度的测定方法。运动黏度由同一温度下的动力黏度和密度计算得到。本标准适用于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成正比的液体,即牛顿流体。本标准确定了基础油(40°C动力黏度在2.05mPa·s~456mPa·s、100°C动力黏度在0.83mPa·s~31.6mPa·s、15°C密度在0.82g/cm3~0.92g/cm3范围内)的精密度。本标准也可用于其他石油产品,以及更宽的黏度、密度和温度测定范围,但精密度数据可能不适用。

《 SN/T 3369-2012 透明和不透明液体运动粘度的测定 自动粘度计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透明和不透明液体运动粘度的测定 自动粘度计法
  • 标准号:SN/T 3369-2012
    中国标准分类号:E30
  • 发布日期:2012-12-12
    国际标准分类号:17.060
  • 实施日期:2013-07-01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透明和不透明液体运动粘度的测定 自动粘度计法》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本标准规定了用自动粘度计测定透明和不透明液体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基本成正比的液体(牛顿流体),测定的结果取决于样品的性状。如果粘度随剪切速率有显著变化,那么用不同内径的毛细管粘度计便会获得不同的结果。残渣燃料油在有些条件下显示非牛顿性状,本方法的测定程序及精密度数据已考虑这种情况。本标准测定运动粘度的温度范围是20℃~100℃,运动粘度范围是40℃下0.5mm2/s~5000mm2/s、100℃下1mm2/s~2000mm2/s,不同仪器允许小于此运动粘度范围。

《 SN/T 2639-2010 运动粘度换算至赛波特通用粘度标准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运动粘度换算至赛波特通用粘度标准方法
  • 标准号:SN/T 2639-2010
    中国标准分类号:E30
  • 发布日期:2010-05-27
    国际标准分类号:17.040
  • 实施日期:2010-12-01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石油及相关技术综合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运动粘度换算至赛波特通用粘度标准方法》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及石油产品在任一温度下运动黏度(mm/s),利用表和方程式换算至相应温度下赛波特通用黏度(SUS)的换算方法。运动黏度值以20℃水的运动黏度值1.0034mm/s为基准。本标准适用于赛波特通用黏度(SUS)与运动黏度国际单位制之间互换计算。本标准中运动黏度采用国际单位制mm/s,温度为℉。

《 SY/T 5651-1993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试验器技术条件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石油产品运动粘度试验器技术条件
  • 标准号:SY/T 5651-1993
    中国标准分类号:E30
  • 发布日期:1993-03-01
    国际标准分类号:17.060
  • 实施日期:1993-09-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SY 石油天然气
  • 内容简介:

《 SH/T 0654-1998 石油沥青运动粘度测定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石油沥青运动粘度测定法
  • 标准号:SH/T 0654-1998
    中国标准分类号:E43
  • 发布日期:1998-03-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40
  • 实施日期:1998-10-01
    技术归口:石油大学(华东)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SH 石油化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石油沥青运动粘度测定法》,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 HG/T 2363-1992 硅油运动粘度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硅油运动粘度试验方法
  • 标准号:HG/T 2363-1992
    中国标准分类号:G15
  • 发布日期:1992-10-07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
  • 实施日期:1993-05-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化学工业部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HG 化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硅油运动粘度试验方法》,主管部门为化学工业部。

《 GB/T 17282-1998 根据运动粘度确定石油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根据运动粘度确定石油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 标准号:GB/T 17282-1998
    中国标准分类号:E21
  • 发布日期:1998-03-20
    国际标准分类号:75.040
  • 实施日期:1998-09-01
    技术归口: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代替标准:被GB/T 17282-2012代替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原油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根据运动粘度确定石油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由51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本标准规定了通过石油样品运动粘度的测定数据来确定石油的平均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分子量在250至700范围内的石油样品,包括通常的石油馏分。不适用于那些组成异常或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范围相当窄的油品。

《 GB/T 1661-1982 增塑剂运动粘度的测定 (恩氏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增塑剂运动粘度的测定 (恩氏法)
  • 标准号:GB/T 1661-1982
    中国标准分类号:G71
  • 发布日期:1982-12-28
    国际标准分类号:87.060.30
  • 实施日期:1983-10-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GB 1661-1979被GB/T 1660-2008代替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涂料和颜料工业涂料配料溶剂
  • 内容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运动粘度在10000厘沲以下的液体增塑剂运动粘度的测定。

《 GB/T 1660-1982 增塑剂运动粘度的测定 (品氏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增塑剂运动粘度的测定 (品氏法)
  • 标准号:GB/T 1660-1982
    中国标准分类号:G71
  • 发布日期:1982-12-28
    国际标准分类号:87.060.30
  • 实施日期:1983-10-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GB 1660-1979被GB/T 1660-2008代替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涂料和颜料工业涂料配料溶剂
  • 内容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运动粘度在1~15000厘沲的液体增塑剂运动粘度的测定。当粘度大于15000厘沲时,应选用直径为5.0毫米或6.0毫米的品氏粘度计测定。

《 GB/T 11137-1989 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 (逆流法) 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 (逆流法) 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 标准号:GB/T 11137-1989
    中国标准分类号:E30
  • 发布日期:1989-03-31
    国际标准分类号:75.080
  • 实施日期:1990-04-01
    技术归口: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石油产品综合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 (逆流法) 和动力粘度计算法》由TC280(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80SC1(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本标准规定了用逆流粘度计测定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及通过测得的运动粘度计算动力粘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深色石油产品。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沥青的粘度。

《 GB/T 265-1988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 标准号:GB/T 265-1988
    中国标准分类号:E30
  • 发布日期:1988-04-29
    国际标准分类号:75.080
  • 实施日期:1989-04-01
    技术归口: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 265-1983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石油产品综合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由TC280(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80SC1(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产品(指牛顿液体)的运动粘度,其单位为m2/s;通常在实际中使用为mm2/s。动力粘度可由测得的运动粘度乘以液体的密度求得。 注:本方法所测之液体认为是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为一常数,也就是粘度与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无关,这种液体称为牛顿液体。

《 GB/T 5516-2011 粮油检验 粮食运动粘度测定 毛细管粘度计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粮油检验 粮食运动粘度测定 毛细管粘度计法
  • 标准号:GB/T 5516-2011
    中国标准分类号:B20
  • 发布日期:2011-06-1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 实施日期:2011-11-01
    技术归口: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5516-1985
    主管部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谷物、豆类及其制品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粮油检验 粮食运动粘度测定 毛细管粘度计法》由TC270(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本标准规定了用毛细管粘度计法测定粮食运动粘度的术语和定义、原理、试剂、仪器和设备、操作步骤、结果计算与表示。本标准适用于稻谷、小麦和玉米运动粘度的测定。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运动粘度的检测不仅是液体流体力学性能的重要衡量标准,而且对工业生产中的许多环节至关重要。通过准确检测运动粘度,能够确保液体在其应用场景中的最佳表现,降低能耗,延长设备寿命,并提高生产效率。了解运动粘度检测的各个环节,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质量控制方案。

结语

以上是关于运动粘度检测:全面解析及方法指南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