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检测:全面解析与专业测试方法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工业机器人检测:全面解析与正规测试方法

概括

工业机器人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金属加工等多个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工业机器人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机器人应用的深入,如何确保其在运行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此时,针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科学且精确的检测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工业机器人检测的样品、项目、仪器、方法等,帮助业内人士全面了解工业机器人检测的全过程。

检测样品

在工业机器人检测过程中,样品的选择至关重要。通常,检测样品包括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机械臂、传感器、驱动单元及其相关配件。通过对这些组件进行详细检测,可以全面评估机器人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不同的检测需求可能涉及不同的样品类型,例如对机械臂的运动精度检测时,主要样品是机械臂本身;而对于机器人的视觉系统或传感器性能检测,则会选择相关的传感器设备进行测试。

检测项目

工业机器人检测项目多样,涵盖了机械结构、电子系统、软件控制等多个方面。主要检测项目包括:

  • 运动精度检测:测量机器人执行任务时,机械臂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 力反馈检测:评估机器人与物体接触时产生的力反馈效果。
  • 负载能力测试:检测机器人在承载不同负荷时的稳定性。
  • 电气系统检测:检测电气系统中的电压、电流及信号传输是否正常。
  • 安全性评估:确保机器人在工作中对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性。
这些检测项目有助于全面了解机器人是否能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稳定可靠地运行。

检测仪器

为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工业机器人检测通常需要使用高精度的仪器设备。常见的检测仪器包括:

  • 三坐标测量仪:用于检测机器人机械臂的运动精度,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坐标来验证定位精度。
  • 负载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所承载的负载,确保机器人在不同工况下的承载能力。
  • 红外热像仪:通过热成像检测机器人的电气元件和传动系统,判断是否存在过热问题。
  • 示波器:用于分析电气系统的信号波形,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 安全检测仪:用于评估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包括接触保护、急停功能等。
这些仪器能够帮助检测人员在精确的操作中获得客观数据,确保检测结果的可信性。

检测方法

工业机器人检测的方法依赖于不同的检测项目和样品类型。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 定期检查法:通过制定周期性的检测计划,对机器人的关键组件进行定期检测,防止出现系统故障。
  • 振动分析法:通过检测机器人工作时的振动特性,评估其结构的稳定性和运动精度。
  • 温度监测法:对机器人运行时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以判断其工作环境是否过热。
  • 视觉检测法:利用相机和图像处理技术对机器人工作中的操作精度进行检测,确保机器人的视觉系统有效运行。
  • 电气检测法:使用电气检测仪器对机器人的电气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电路正常,避免电气故障。
这些方法各有侧重,能够在不同的工作场景下,针对性地发现潜在的故障或风险。

检测标准(部分)

《 GB/T 44589-2024 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
  • 标准号:GB/T 44589-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L66
  • 发布日期:2024-09-29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30
  • 实施日期:2025-04-01
    技术归口: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系统工业机器人、机械手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由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本文件规定了机器人自适应能力在力控层面的自适应能力项,组件和能力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机器人自适应能力在力控层面的技术开发、测试和评价,其他类型自适应能力参考使用。

《 T/GDWCA 0053-2019 工业机器人线缆 第4 部分:工业机器人用拖地线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工业机器人线缆 第4 部分:工业机器人用拖地线
  • 标准号:T/GDWCA 0053-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C383
  • 发布日期:2019-08-30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60.20
  • 实施日期:2019-09-30
    团体名称:广东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T/GDWCA0053-2019详细规定了电源柜至机器人端,由电源线单元、控制线单元、信号线单元及其他辅件组成的工业机器人用拖地线的技术要求。本部分电缆的使用材料、测试方法均应符合T/GDWCA0050-2019规定的相应要求,并且各种型号电缆应分别符合本部分规定的特殊要求。

《 T/GDWCA 0052-2019 工业机器人线缆 第3 部分:工业机器人用信号线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工业机器人线缆 第3 部分:工业机器人用信号线
  • 标准号:T/GDWCA 0052-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C383
  • 发布日期:2019-08-30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60.20
  • 实施日期:2019-09-30
    团体名称:广东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工业机器人线缆标准的本部分详细规定了额定电压30V工业机器人用信号电缆技术要求。所有电线电缆均应符合本标准第1部分规定的相应要求,并且各种型号电线电缆应分别符合本部分规定的特殊要求。

《 T/GDWCA 0051-2019 工业机器人线缆 第2 部分:工业机器人用电源线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工业机器人线缆 第2 部分:工业机器人用电源线
  • 标准号:T/GDWCA 0051-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C383
  • 发布日期:2019-08-30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60.20
  • 实施日期:2019-09-30
    团体名称:广东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部分电线电缆均应符合T/GDWCA0050-2019工业机器人线缆第1部分:工业机器人线缆总则规定的相应要求,并且各种型号电线电缆应分别符合本部分规定的特殊要求。

《 T/GDWCA 0050-2019 工业机器人线缆 第1 部分:工业机器人线缆总则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工业机器人线缆 第1 部分:工业机器人线缆总则
  • 标准号:T/GDWCA 0050-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C383
  • 发布日期:2019-08-30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20
  • 实施日期:2019-09-30
    团体名称:广东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机器人用电缆的使用特性、技术要求、电缆标志、试验方法和要求、检验规则以及拖链电缆的安装布线规范。本标准适用于工业机器人或机械臂用、拖链用及工业自动化设备用电缆,包括0.6/1kV及以下动力电缆、300/500V及以下控制电缆、伺服电缆以及30V信号电缆,同时包含了电源柜至机器人端拖地线缆。

《 T/CRSS 0019-2024 重载工业机器人 全域定位精度 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重载工业机器人 全域定位精度 试验方法
  • 标准号:T/CRSS 0019-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M732
  • 发布日期:2024-12-10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30
  • 实施日期:2024-12-30
    团体名称:重庆市机器人学会
  • 标准分类:机械制造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适用于重载工业机器人(额定负载不小于150kg且最大工作半径不小于2000mm)

    本文件规定了重载工业机器人全域定位精度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等。

《 T/CRSS 0018-2024 工业机器人 性能退化 评价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工业机器人 性能退化 评价规范
  • 标准号:T/CRSS 0018-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M732
  • 发布日期:2024-12-10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30
  • 实施日期:2024-12-30
    团体名称:重庆市机器人学会
  • 标准分类:机械制造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适用于六轴工业机器人,其他多关节机器人可参考使用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机器人性能退化评价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条件、试验方法、评价方法等。

《 T/GDRA 013-2024 工业机器人力控制静态性能的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工业机器人力控制静态性能的试验方法
  • 标准号:T/GDRA 013-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J28/C349
  • 发布日期:2024-11-28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30
  • 实施日期:2024-12-07
    团体名称:广东省机器人协会
  • 标准分类:机械制造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机器人力控制静态性能的试验条件、试验步骤、计算结果和试验报告。本文件适用于工业机器人力控制系统和力控制机器人的研制、生产和验收。

《 GB 34668-2024 电动平衡车安全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动平衡车安全技术规范
  • 标准号:GB 34668-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J28
  • 发布日期:2024-07-24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30
  • 实施日期:2025-08-01
    技术归口:工业和信息化部
  • 代替标准:代替GB/T 34668-2023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系统工业机器人、机械手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电动平衡车安全技术规范》由339(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委托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执行。

    本文件规定了电动平衡车的安全要求,描述了相应的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以蓄电池为动力能源的电动平衡车的设计、生产和销售。

《 GB/T 44264-2024 光伏组件清洁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光伏组件清洁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
  • 标准号:GB/T 44264-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J28
  • 发布日期:2024-08-23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30
  • 实施日期:2025-03-01
    技术归口: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系统工业机器人、机械手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光伏组件清洁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由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本文件规定了光伏组件清洁机器人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描述了相应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光伏组件清洁机器人的制造、检测及使用。

《 GB/T 20868-2024 工业机器人 性能试验应用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工业机器人 性能试验应用规范
  • 标准号:GB/T 20868-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J28
  • 发布日期:2024-08-23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30
  • 实施日期:2025-03-01
    技术归口: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20868-2007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系统工业机器人、机械手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工业机器人 性能试验应用规范》由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本文件提供了制造商和用户等使用GB/T 12642-2013对工业机器人进行性能试验时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步骤,并给出了运动程序的编制要点。本文件适用于工业机器人(以下简称机器人)制造商、检测机构和用户实施GB/T 12642-2013。

《 GB/T 20867.1-2024 机器人 安全要求应用规范 第1部分:工业机器人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机器人 安全要求应用规范 第1部分:工业机器人
  • 标准号:GB/T 20867.1-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J28
  • 发布日期:2024-08-23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30
  • 实施日期:2025-03-01
    技术归口: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20867-2007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系统工业机器人、机械手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机器人 安全要求应用规范 第1部分:工业机器人》由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机器人安全标准GB 11291.1-2011应用实施的步骤和细则。本文件适用于工业机器人(以下简称“机器人”)的设计、生产、销售、管理和使用。

《 GB/T 44253-2024 巡检机器人安全要求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巡检机器人安全要求
  • 标准号:GB/T 44253-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J28
  • 发布日期:2024-07-24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30
  • 实施日期:2025-02-01
    技术归口: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系统工业机器人、机械手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巡检机器人安全要求》由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本文件规定了巡检机器人的风险评估、安全要求、验证与确认和使用资料等。本文件适用于巡检机器人的设计、生产、检验、使用和维护等。本文件适用于工业设备运维特定场景的巡检机器人,如电力电网、轨道交通、石油化工和海洋等领域。其余场景应用的巡检机器人参照执行。本文件不适用于:空间机器人;核工业机器人;医用机器人;军用机器人。

《 GB/T 44251-2024 腿式机器人性能及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腿式机器人性能及试验方法
  • 标准号:GB/T 44251-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J28
  • 发布日期:2024-07-24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30
  • 实施日期:2025-02-01
    技术归口: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系统工业机器人、机械手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腿式机器人性能及试验方法》由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本文件规定了腿式机器人运动性能并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单腿和多腿等不同种类腿式机器人的整机性能试验、模块试验与合格评定。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工业机器人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工具,其稳定性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通过科学严谨的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机器人系统中的潜在问题,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工业机器人检测将更加精确、高效,为生产企业提供更多保障。通过对检测项目、仪器、方法等方面的深度了解,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提升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结语

以上是关于工业机器人检测:全面解析与专业测试方法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