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性检测:深入了解溶解性对物质特性的影响
概括
溶解性是指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通常用于衡量固体、液体或气体在液体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它是物理化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广泛应用于化学、制药、环境监测等领域。溶解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物质的溶解机制,还对药物释放、环境污染物扩散等过程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样品
溶解性检测的样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常见的样品包括药物化合物、食品添加剂、环境污染物、金属盐、溶液等。在药物领域,溶解性直接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药物的溶解性测试尤为重要。在环保和水处理领域,溶解性影响着污染物的传播和去除效率。
检测项目
溶解性检测的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溶解度测定:这是最基础的检测项目,通常在特定温度和溶剂中测量物质的最大溶解量。
- 溶解速率:衡量物质溶解过程的速度,尤其对固体物质而言,溶解速率受温度、颗粒大小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 溶解平衡:指溶液中溶解物质与未溶解物质之间的平衡状态。
- 溶解度-温度关系:探讨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常见的有热溶解性测试。
检测仪器
溶解性检测依赖多种精密仪器,以下是常用的几种: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溶解物的浓度变化,尤其适用于透明液体溶液。
- 离子选择电极:适用于溶解盐类的检测,能够高效地监测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 自动溶解度测定仪:自动化设备,可精确控制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适用于高通量溶解度测试。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适用于复杂溶液中溶解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检测方法
溶解性检测的方法依据不同的需求而异,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
- 静态溶解度法:将样品溶解于一定量的溶剂中,在恒定的温度下静置一段时间,直到达到平衡。通过测量溶解物的浓度来得出溶解度。
- 动态溶解度法:通过搅拌等手段加速溶解过程,实时监测溶液中的溶解量。
- 滤膜法:通过使用滤膜分离溶解物与溶剂,测定过滤后的溶解物质量,从而推算溶解性。
- 温度梯度法:通过逐步改变温度来研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适用于热溶解性物质。
检测标准(部分)
《 HB 5328-1993 航空用厌氧胶溶解性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航空用厌氧胶溶解性试验方法
- 标准号:HB 5328-1993
- 中国标准分类号:V13
- 发布日期:1993-11-05
- 国际标准分类号:49.050
- 实施日期:1994-03-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航空器和航天器工程HB 航空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航空用厌氧胶溶解性试验方法的设备与材料、试验条件、试验程序、试验结果的处理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未聚合厌氧胶在丙酮与三氯乙烯混合溶剂中的溶解性。
《 DB22/T 416-2005 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 标准号:DB22/T 416-2005
-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 发布日期:2005-11-01
-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0
- 实施日期:2005-12-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环保、保健和安全卫生和社会工作饮用水吉林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主管部门为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HG/T 5964-2021 废液中溶解性难生物降解COD含量测定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废液中溶解性难生物降解COD含量测定方法
- 标准号:HG/T 5964-2021
- 中国标准分类号:Z04
- 发布日期:2021-08-21
-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 实施日期:2022-02-01
- 技术归口:全国废弃化学品处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4)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环保、保健和安全废物废物综合制造业HG 化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废液中溶解性难生物降解COD含量测定方法》由全国废弃化学品处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文件规定了废液中溶解性难生物降解COD(化学需氧量)含量测定的一般规定、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废液中COD含量为50mg/L~1000mg/L范围内溶解性难生物降解COD含量的测定。
《 YY/T 1640-2018 外科植入物 磷酸钙颗粒、制品和涂层溶解性的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外科植入物 磷酸钙颗粒、制品和涂层溶解性的试验方法
- 标准号:YY/T 1640-2018
- 中国标准分类号:C35
- 发布日期:2018-12-20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 实施日期:2020-01-01
- 技术归口:全国外科植入物和矫形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0)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药监局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医疗设备外科植入物、假体和矫形YY 医药卫生和社会工作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外科植入物 磷酸钙颗粒、制品和涂层溶解性的试验方法》由全国外科植入物和矫形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药监局。本标准规定了评价磷酸钙材料溶解速率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外科植入物用磷酸钙材料,包括符合GB23101.1、GB23101.2的羟基磷灰石,符合YY/T0683规定的β-磷酸三钙和无添加或添加了其他次要成分(<10%)的双相复合物等。
《 CJ/T 3018.4-1993 生活垃圾渗沥水 总溶解性固体与总悬浮性固体的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生活垃圾渗沥水 总溶解性固体与总悬浮性固体的测定
- 标准号:CJ/T 3018.4-1993
- 中国标准分类号:Z16
- 发布日期:1993-05-03
-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
- 实施日期:1993-09-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被CJ/T 428-2013代替
- 主管部门:建设部
- 标准分类:环保、保健和安全CJ 城镇建设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生活垃圾渗沥水 总溶解性固体与总悬浮性固体的测定》,主管部门为建设部。
《 HG 2258-1991 成色剂溶解性的测定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成色剂溶解性的测定方法
- 标准号:HG 2258-1991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发布日期:1991-11-15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实施日期:1992-07-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化学工业部
- 标准分类:化工HG 化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成色剂溶解性的测定方法》,主管部门为化学工业部。
《 GA/T 974.95-2015 消防信息代码 第95部分:化学品溶解性代码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消防信息代码 第95部分:化学品溶解性代码
- 标准号:GA/T 974.95-2015
-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 发布日期:2015-03-03
-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 实施日期:2015-03-03
- 技术归口:公安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公安部
- 标准分类:信息技术、办公机械字符集和信息编码GA 公共安全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消防信息代码 第95部分:化学品溶解性代码》由本部分由公安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公安部。GA/T974的本部分规定了化学品溶解性代码。本部分适用于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的处理与管理。
《 DZ/T 0064.9-1993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溶解性固体总量的测定 105°C 烘干法 108°C 烘干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溶解性固体总量的测定 105°C 烘干法 108°C 烘干法
- 标准号:DZ/T 0064.9-1993
- 中国标准分类号:D59
- 发布日期:1993-02-27
-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80
- 实施日期:1993-10-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被DZ/T 0064.9-2021代替
- 主管部门:地质矿产部
- 标准分类:采矿和矿产品DZ 地质矿产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溶解性固体总量的测定 105°C 烘干法 108°C 烘干法》,主管部门为地质矿产部。本标准规定了105℃烘干测定溶解性固体总量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不含永久硬度的地下水中溶解性固体总量的测定。
《 FZ/T 01057.4-1999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溶解性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溶解性试验方法
- 标准号:FZ/T 01057.4-1999
- 中国标准分类号:W00
- 发布日期:1989-01-26
-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01
- 实施日期:1989-04-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ZB W04004.4-1989被FZ/T 01057.4-2007代替
-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FZ 纺织纺织综合
- 内容简介:
本方法适用于植物纤维、动物纤维、矿物纤维和化学纤维的定性鉴别。
《 HG/T 2258-1991 照相化学品.成色剂溶解性的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照相化学品.成色剂溶解性的测定
- 标准号:HG/T 2258-1991
- 中国标准分类号:G80
- 发布日期:1991-12-28
- 国际标准分类号:37.040
- 实施日期:1992-07-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成像技术化工HG 化工信息用化学品感光材料
- 内容简介:
《 GB/T 5413.29-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溶解性的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溶解性的测定
- 标准号:GB/T 5413.29-1997
- 中国标准分类号:X82
- 发布日期:1997-05-28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00.10
- 实施日期:1998-09-01
- 技术归口: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5413-1985被GB 5413.29-2010代替
-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奶及加工奶产品奶和奶制品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不溶度指数和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方法一适用于不含大豆成分的乳粉的不溶度指数的测定,方法二适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的溶解度的测定。
国家标准《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溶解性的测定》由TC64(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 15893.4-1995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溶解性固体的测定 重量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溶解性固体的测定 重量法
- 标准号:GB/T 15893.4-1995
- 中国标准分类号:G50
- 发布日期:1995-12-22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实施日期:1996-08-01
- 技术归口: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被GB/T 14415-2007被GB/T 14415-2007代替
-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溶解性固体的重量法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溶解性固体不低于25mg/L的水样。
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溶解性固体的测定 重量法》由TC63(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GB/T 27841-2011 工业用化学品 具有高溶解性的固体和液体水溶性测定 烧瓶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工业用化学品 具有高溶解性的固体和液体水溶性测定 烧瓶法
- 标准号:GB/T 27841-2011
-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 发布日期:2011-12-30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00
- 实施日期:2012-08-01
- 技术归口: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实验室医学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工业用化学品 具有高溶解性的固体和液体水溶性测定 烧瓶法》由TC251(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烧瓶法测定工业用化学品(以下简称产品)水溶性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水中稳定性良好且溶解性较高(大于10-2g/L)的基本纯净物质。 本标准不适用于不纯的产品(例如某些表面活性剂)、不稳定的产品和在水中不稳定的产品,测试物中杂质的存在将很大程度上影响该物质的水溶性测定结果;不适用于水中稳定性良好但溶解性较低(小于10-2g/L)的基本纯净物质。
《 GB/T 22227-2008 工业用化学品 具有低溶解性的固体和液体水溶性测定 圆柱层析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工业用化学品 具有低溶解性的固体和液体水溶性测定 圆柱层析法
- 标准号:GB/T 22227-2008
- 中国标准分类号:G04
- 发布日期:2008-06-19
-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00
- 实施日期:2009-02-01
- 技术归口: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环保、保健和安全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圆柱层析测定工业用化学品水溶解性的方法。本标准不可用于不纯的产品(如某些表面的银)、不稳定的产品和在水中不稳定的产品。测试物中杂质的存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物质的水溶性测定结果。
《 GB 5413.29-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溶解性的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溶解性的测定
- 标准号:GB 5413.29-2010
- 中国标准分类号:X00
- 发布日期:2010-03-26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00
- 实施日期:2010-06-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GB/T 5413.29-1997
- 主管部门:卫生部
- 标准分类: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食品技术食品综合食品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不溶度指数和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不含大豆成分的乳粉的不溶度指数的测定,第二法适用于婴幼儿食品和乳粉的溶解度的测定。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溶解性作为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直接影响其在多种科学和工业应用中的表现。溶解性检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化学测量,更是对物质行为和反应机制的深入探索。通过准确的溶解性测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以及如何优化产品的配方和处理方法。因此,深入了解溶解性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将为相关领域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以上是关于溶解性检测:深入了解溶解性对物质特性的影响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