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蜡检测:科学解析与高效检测方法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微晶蜡检测:科学解析与高效检测方法

概括

微晶蜡是一种由石油提炼过程中产生的精细蜡质物质,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药品、食品、涂料等领域。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如良好的耐热性、透明度以及稳定性,微晶蜡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需求的增加,微晶蜡的质量控制成为了生产与使用中的关键环节。为了确保其产品品质符合相关标准,进行严格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微晶蜡的检测流程、检测项目、常用仪器及检测方法,帮助您全面了解其检测原理与步骤。

检测样品

在微晶蜡的检测过程中,首先需要采集合适的样品。样品的选择必须严格依据产品的生产批次和用途进行。常见的微晶蜡样品包括:

  • 未加工的原料微晶蜡
  • 用于化妆品、药品的成品蜡
  • 各类微晶蜡的混合物
其中,原料微晶蜡的检测主要着重于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而成品蜡则更多关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如稳定性、适应性等。

检测项目

微晶蜡的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熔点和软化点:用于评估微晶蜡的热稳定性和适用温度范围。
  • 黏度:用于测量蜡的流动性,反映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工作性能。
  • 颜色和外观:通过目视或色差仪器进行评估,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外观要求。
  • 酸值和碘值:用于评估微晶蜡的化学稳定性和反应性。
  • 纯度检测:通过气相色谱法(GC)或其他精密分析手段,检测蜡中可能存在的杂质。
这些检测项目能帮助生产商对微晶蜡的质量进行全面把控,确保其在不同应用领域的表现达到预期效果。

检测仪器

微晶蜡的检测需要依赖一些先进的实验仪器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

  •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用于测定微晶蜡的熔点和热稳定性,帮助研究其热性能。
  • 旋转粘度计:用于测量蜡的黏度,适用于液态或软化后的微晶蜡样品。
  • 色差计:用于精确测量微晶蜡的颜色差异,确保颜色的一致性。
  • 气相色谱仪(GC):常用于分析微晶蜡中的微量成分和杂质,确保其纯度。
  • 光谱分析仪:用来检测微晶蜡的化学组成和含量,提供准确的定量数据。
这些高精度仪器的使用能够保证微晶蜡在各项性能测试中达到科学严谨的标准。

检测方法

微晶蜡的检测方法是根据不同检测项目而定的。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

  • 熔点和软化点的测试: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进行,逐步加热样品,记录其热转变过程,从而得出蜡的熔点和软化点。
  • 黏度测试:使用旋转粘度计,在一定的温度下测试样品的黏度,以反映其流动特性。
  • 颜色分析:通过色差计测试蜡样品的颜色,确保其符合客户和市场的要求。
  • 酸值和碘值:通过化学滴定法进行酸值测试,采用碘量法测定碘值,从而了解蜡的化学活性和稳定性。
  • 纯度检测:通过气相色谱仪(GC)对样品进行分析,分离蜡中的杂质成分,确保其纯度。
这些方法结合了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技术,能够为微晶蜡的质量检测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检测标准(部分)

《 SH 0013-1990 微晶蜡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微晶蜡
  • 标准号:SH 0013-1990
    中国标准分类号:E30
  • 发布日期:1991-03-26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40
  • 实施日期:1992-04-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被SH/T 0013-1999(部分代替);SH/T 0638-1996(部分代替)代替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SH 石油化工石油化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微晶蜡》,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 NB/SH/T 0013-2019 微晶蜡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微晶蜡
  • 标准号:NB/SH/T 0013-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E42
  • 发布日期:2019-11-04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40
  • 实施日期:2020-05-01
    技术归口: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蜡类产品分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SH/T 0013-2008
    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制造业NB 能源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微晶蜡》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蜡类产品分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能源局。

《 SH/T 0013-2008 微晶蜡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微晶蜡
  • 标准号:SH/T 0013-2008
    中国标准分类号:E42
  • 发布日期:2008-04-23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40
  • 实施日期:2008-10-01
    技术归口:中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代替标准:代替SH/T 0013-1999被NB/SH/T 0013-2019代替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SH 石油化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微晶蜡》由中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1本标准规定了微晶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贮运、取样。1.2本标准适用于由石油的重馏分或减压渣油的溶剂脱沥青油经过溶剂精制、脱蜡、脱油、再经白土或加氢精制得到的微晶蜡。1.3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军工、电子、冶金和化工等行业的用蜡。主要用于防潮、防腐、粘结、上光、绝缘、钝感、铸膜和橡胶防护等。

《 SH/T 0013-1999 微晶蜡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微晶蜡
  • 标准号:SH/T 0013-1999
    中国标准分类号:E30
  • 发布日期:1999-09-01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40
  • 实施日期:2000-04-01
    技术归口:中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技术
  • 代替标准:代替SH 0013-1990(部分)被SH/T 0013-2008代替
    主管部门:中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技术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石油石油产品石油蜡SH 石油化工
  • 内容简介:

《 SH/T 0638-1996 微晶蜡含油量测定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微晶蜡含油量测定法
  • 标准号:SH/T 0638-1996
    中国标准分类号:E42
  • 发布日期:1996-12-20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40
  • 实施日期:1997-07-01
    技术归口: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代替标准:代替SH 0013-1990(部分)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SH 石油化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微晶蜡含油量测定法》,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 GB 22160-2008 食品级微晶蜡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级微晶蜡
  • 标准号:GB 22160-2008
    中国标准分类号:E42
  • 发布日期:2008-06-27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40
  • 实施日期:2009-01-01
    技术归口: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石蜡、沥青材料和其他石油产品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食品级微晶蜡》由469(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归口,委托TC280SC1(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会)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级微晶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贮运、取样。本标准适用于由石油的重馏分或减压渣油的溶剂脱沥青油经溶剂精制、脱蜡、脱油,再经白土或加氢精制而制得的食品级微晶蜡。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微晶蜡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其质量控制不仅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也关系到消费者的安全和体验。通过严谨的检测流程、先进的检测仪器与科学的方法,能够确保微晶蜡的各项指标符合行业标准,为各类产品提供高品质的原料支持。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微晶蜡的质量检测将会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为各行业的应用提供更强大的保障。

结语

以上是关于微晶蜡检测:科学解析与高效检测方法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