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粉检测:如何确保羽毛粉的品质与安全性?
概括
羽毛粉作为一种常见的动物源性蛋白质,广泛应用于饲料、化妆品及医药行业。其主要成分是由羽毛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加工得到的粉末,含有丰富的角蛋白。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对羽毛粉的质量和安全性的检测也愈加重要。本文将详细探讨羽毛粉的检测流程、关键检测项目、使用的检测仪器以及方法,确保羽毛粉的品质符合行业标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检测样品
羽毛粉样品的采集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的第一步。在实际检测中,通常会从市场上随机购买羽毛粉样品,或者从生产厂商处直接获取。采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样品应具有代表性,避免受环境或存储条件的影响;样品量应足够,以便进行多次检测;对来自不同批次的羽毛粉要进行独立检测,确保数据的全面性。
检测项目
羽毛粉的质量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水分含量:羽毛粉中水分过高容易引发微生物污染,因此水分含量是衡量其稳定性和储存条件的关键指标。
- 蛋白质含量:羽毛粉的蛋白质含量直接影响其营养价值及使用效果,尤其在饲料行业尤为重要。
- 重金属检测:为了保证羽毛粉的安全性,必须检测其中的重金属含量,如铅、砷、汞等,超标的重金属会对人体或动物产生危害。
- 微生物检测:由于羽毛粉来源于动物,容易被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检测是确保羽毛粉质量安全的关键。
- 砷含量:砷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毒元素,其含量的检测对于羽毛粉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检测仪器
检测羽毛粉质量时,常用的仪器设备有: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蛋白质、重金属等成分的定量分析。
-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专门用于检测羽毛粉中重金属元素(如铅、砷、镉等)的含量。
- 水分测定仪:用于快速、精确地检测羽毛粉中的水分含量。
- 微生物培养箱:用于检测羽毛粉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检测方法
羽毛粉的检测方法依据检测项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
- 水分含量检测方法:采用干燥法(如烘箱干燥法),将羽毛粉样品在特定温度下烘干,测定其重量变化,从而计算水分含量。
- 蛋白质含量检测:常用凯氏定氮法或杜马斯法,借助化学反应测定羽毛粉中的蛋白质含量。
- 重金属检测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精准检测。
- 微生物检测:通过将羽毛粉样品置于适宜的培养基中,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进而确定其微生物污染水平。
检测标准(部分)
《 T/SDAA 0053-2021 饲料原料酶解羽毛粉加工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饲料原料酶解羽毛粉加工技术规程
- 标准号:T/SDAA 0053-2021
- 中国标准分类号:A039
- 发布日期:2021-12-13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 实施日期:2022-01-14
- 团体名称:山东省畜牧协会
- 标准分类:A 农、林、牧、渔业农业
- 内容简介:
饲料原料酶解羽毛粉加工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羽毛粉酶解技术加工过程中的基本条件、原料、加工技术和生产记录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以家禽羽毛为原料,经预处理、蒸煮、酶解、过滤、浓缩、喷雾干燥、包装等加工制成饲料原料酶解羽毛粉的生产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0648饲料标签GB/T23527蛋白酶制剂NY/T915-2017饲料原料水解羽毛粉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预处理pre-treatment对原料进行捡除杂质(石头、粪便)等的过程
3.2酶解enzymolysis在温度为50℃~60℃和pH值为9~10条件下,由酶把原料分解为简单小分子的过程
T/SDAA0053-20213.3过滤Filtration通过多孔介质分离固液混合物
4原料要求4.1原料接受所采购的原料应新鲜、无污染,不得使用发生疫病和变质的家禽羽毛
4.2原料存放含水量25%以下的羽毛常温储存,含水量25%以上的羽毛存放于0℃~10℃条件下
4.3加工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4.4氢氧化钠溶液(10mol/L)称取4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4.5碱性蛋白酶(≥50000U/g)5加工技术5.1预处理原料应进行分选,去除沙石、草木、金属等杂物
5.2蒸煮检测羽毛含水率,调配羽毛和加工用水(4.3)的比例,使干物质含量达到20%,用氢氧化钠溶液(4.4)调节pH值在9~10之间,升温至90℃,继续蒸煮2小时
5.3酶解将蒸煮后的物料温度降到50℃~60℃进行酶解,加入干羽毛质量0.1%-0.3%的碱性蛋白酶(4.5),时间控制在4小时,酶解过程中不停搅拌,直到原料全部溶解,检测酶解液pH值在9~10之间,确定酶解完全
5.4过滤酶解液分别经过40目、80目不锈钢材质筛网过滤,滤液转至储藏罐
5.5浓缩滤液经过三效浓缩蒸发器,使物料水分达到50%~55%
T/SDAA0053-20215.6喷雾干燥物料进入喷雾干燥塔,进风温度控制在190℃~200℃,出风温度控制在70℃~80℃
5.7包装按要求定量包装,包装材料应清洁卫生、无毒、无污染
具有防潮、防泄漏的措施
5.8检验、分级、标签、标志、包装、储存和运输按照NY/T915-2017的规定执行
6试验方法6.1水分的测定采取两次烘干法进行测定
称取试样200~300g,在105℃烘箱中烘15min,立即降至65℃,烘干5~6h
取出后,在室内空气中冷却4h,称重,即得风干试样
称取10g风干试样(精确至0.01g),放入已恒质的器皿中,摊平,调节烘箱温度控制在(103±2)℃,干燥4h±0.1h
每隔30min称量一次质量,如此反复称量,直至相邻两次质量相差不大于试样总量的0.1%,即为恒重
两次水分之和即为试样的总水分
计算见下式
水分(%)=(W1?W2)(W1?W0)×100+(W3?W4)(W3?W0)×100式中:W1为65℃烘干前试样及器皿重,g;W2为65℃烘干后试样及器皿重,g;W0为已恒重的器皿重,g;W3为103℃烘干前试样及器皿重,g;W4为103℃烘干后试样及器皿重,g
6.2pH的测定把pH计电极浸没到液面下至少10mm的深度,静置直到pH示值稳定并记录
pH计测定前,应先用标准缓冲液校准
7生产记录7.1一天内进场的原料为一组批
7.2每批进厂的原料应有种类、产地来源、供应单位、规格、数量和查验等记录
7.3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卫生关键控制点的监控记录、纠正活动记录和验证记录、监控仪器校正记录、成品及半成品的检验记录应保持原始记录
7.4按批次出具合格证明,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产品出厂应有销售记录
T/SDAA0053-20217.5应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档案,设有档案柜和档案管理人员,各种记录分类按月装订、归档,保留时间应二年以上
8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羽毛粉酶解技术加工过程中的基本条件、原料、加工技术和生产记录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以家禽羽毛为原料,经预处理、蒸煮、酶解、过滤、浓缩、喷雾干燥、包装等加工制成饲料原料酶解羽毛粉的生产过程
9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0648饲料标签GB/T23527蛋白酶制剂NY/T915-2017饲料原料水解羽毛粉10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0.1预处理pre-treatment对原料进行捡除杂质(石头、粪便)等的过程
10.2酶解enzymolysis在温度为50℃~60℃和pH值为9~10条件下,由酶把原料分解为简单小分子的过程
10.3过滤Filtration通过多孔介质分离固液混合物
T/SDAA0053-202111原料要求11.1原料接受所采购的原料应新鲜、无污染,不得使用发生疫病和变质的家禽羽毛
11.2原料存放含水量25%以下的羽毛常温储存,含水量25%以上的羽毛存放于0℃~10℃条件下
11.3加工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11.4氢氧化钠溶液(10mol/L)称取4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11.5碱性蛋白酶(≥50000U/g)12加工技术12.1预处理原料应进行分选,去除沙石、草木、金属等杂物
12.2蒸煮检测羽毛含水率,调配羽毛和加工用水(4.3)的比例,使干物质含量达到20%,用氢氧化钠溶液(4.4)调节pH值在9~10之间,升温至90℃,继续蒸煮2小时
12.3酶解将蒸煮后的物料温度降到50℃~60℃进行酶解,加入干羽毛质量0.1%-0.3%的碱性蛋白酶(4.5),时间控制在4小时,酶解过程中不停搅拌,直到原料全部溶解,检测酶解液pH值在9~10之间,确定酶解完全
12.4过滤酶解液分别经过40目、80目不锈钢材质筛网过滤,滤液转至储藏罐
12.5浓缩滤液经过三效浓缩蒸发器,使物料水分达到50%~55%
12.6喷雾干燥物料进入喷雾干燥塔,进风温度控制在190℃~200℃,出风温度控制在70℃~80℃
T/SDAA0053-202112.7包装按要求定量包装,包装材料应清洁卫生、无毒、无污染
具有防潮、防泄漏的措施
12.8检验、分级、标签、标志、包装、储存和运输按照NY/T915-2017的规定执行
13试验方法13.1水分的测定采取两次烘干法进行测定
称取试样200~300g,在105℃烘箱中烘15min,立即降至65℃,烘干5~6h
取出后,在室内空气中冷却4h,称重,即得风干试样
称取10g风干试样(精确至0.01g),放入已恒质的器皿中,摊平,调节烘箱温度控制在(103±2)℃,干燥4h±0.1h
每隔30min称量一次质量,如此反复称量,直至相邻两次质量相差不大于试样总量的0.1%,即为恒重
两次水分之和即为试样的总水分
计算见下式
水分(%)=(W1?W2)(W1?W0)×100+(W3?W4)(W3?W0)×100式中:W1为65℃烘干前试样及器皿重,g;W2为65℃烘干后试样及器皿重,g;W0为已恒重的器皿重,g;W3为103℃烘干前试样及器皿重,g;W4为103℃烘干后试样及器皿重,g
13.2pH的测定把pH计电极浸没到液面下至少10mm的深度,静置直到pH示值稳定并记录
pH计测定前,应先用标准缓冲液校准
14生产记录14.1一天内进场的原料为一组批
14.2每批进厂的原料应有种类、产地来源、供应单位、规格、数量和查验等记录
14.3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卫生关键控制点的监控记录、纠正活动记录和验证记录、监控仪器校正记录、成品及半成品的检验记录应保持原始记录
14.4按批次出具合格证明,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产品出厂应有销售记录
14.5应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档案,设有档案柜和档案管理人员,各种记录分类按月装订、归档,保留时间应二年以上
《 DB61/T 236-2005 饲料用水解羽毛粉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饲料用水解羽毛粉
- 标准号:DB61/T 236-2005
-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 发布日期:2005-03-08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 实施日期:2005-03-08
- 技术归口:陕西省农业厅
- 代替标准:被DB61/T 236-1996代替
- 主管部门: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陕西省饲料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饲料用水解羽毛粉》由陕西省农业厅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适用于以禽类羽毛为原料,先经高压热处理,再经水解、干燥、粉碎加工而成的饲料用水解羽毛粉。
《 NY/T 915-2017 饲料原料 水解羽毛粉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饲料原料 水解羽毛粉
- 标准号:NY/T 915-2017
-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 发布日期:2017-12-22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 实施日期:2018-06-01
- 技术归口: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6)
- 代替标准:代替NY/T 915-2004
-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 标准分类:农业饲料农、林、牧、渔业NY 农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饲料原料 水解羽毛粉》,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本标准规定了饲料原料水解羽毛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储存、运输和保质期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新鲜、无变质、无污染的家禽羽毛为原料,经水解(酶解、酸解、碱解、高温高压水解)、干燥、粉碎获得的饲料原料水解羽毛粉。
《 NY/T 915-2004 饲料用水解羽毛粉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饲料用水解羽毛粉
- 标准号:NY/T 915-2004
-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 发布日期:2005-01-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 实施日期:2005-02-01
- 技术归口: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被NY/T 915-2017代替
-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 标准分类:农业饲料农、林、牧、渔业NY 农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饲料用水解羽毛粉》,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羽毛粉作为一种常见的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通过科学严谨的检测手段,可以有效评估羽毛粉的品质,确保其符合行业标准及安全要求。随着对羽毛粉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其质量的关注也愈发重要,因此,检测工作应当始终保持高度的重视与严谨。
结语
以上是关于羽毛粉检测:如何确保羽毛粉的品质与安全性?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