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635-0567
投诉举报:010-82491398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检测样品
孔雀石绿的检测样品主要包括水产品(如鱼类、虾类等)、水体样品以及与水产养殖相关的环境样品。在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可能作为药物残留出现在鱼肉、虾肉和其他海产品中。而在水体样品中,检测孔雀石绿的存在则有助于评估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水平。因此,针对不同样品类型,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检测项目
孔雀石绿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残留量检测:主要用于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残留量,确保其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 水体污染检测:通过检测水样中孔雀石绿的浓度,评估养殖环境是否受到污染。
- 环境监测:检测孔雀石绿在水域及周围环境中的扩散和降解情况。
这些检测项目对保障食品安全、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仪器
孔雀石绿的检测需要高精度的仪器设备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常见的检测仪器包括: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广泛用于检测水产品中的孔雀石绿残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分离样品中的孔雀石绿成分,并进行定量分析。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适用于水体样品的检测,能够精确识别和定量孔雀石绿的浓度,尤其适合复杂基质的样品。
- 分光光度计:用于较为简易的初步检测,能够通过比色法快速筛查孔雀石绿的存在。
检测方法
孔雀石绿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 液相色谱法:该方法利用液相色谱分离孔雀石绿与其他物质,然后通过紫外检测器(UV)进行定量分析。其优势在于高灵敏度和较低的检测限。
- 气相色谱法:通过气相色谱法与质谱联用,可以对孔雀石绿进行极高精度的检测。该方法适用于复杂样品中的多种残留物检测。
- 免疫学检测法:基于抗体-抗原反应的原理,使用免疫学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孔雀石绿的存在。此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但灵敏度相对较低。
- 光谱法: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孔雀石绿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进行定量分析。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通量和较低的设备要求。
检测标准(部分)
《 T/LTIA 25-2024 鱼肉中孔雀石绿残留物的快速检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鱼肉中孔雀石绿残留物的快速检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
- 标准号:T/LTIA 25-2024
- 中国标准分类号:M751
- 发布日期:2024-06-27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30
- 实施日期:2024-07-01
- 团体名称:深圳市生命科技产学研资联盟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快速测定鱼肉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鱼肉中孔雀石绿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快速筛查检测
试样中的孔雀石绿残留用乙腈提取,经中性氧化铝柱净化后,用表面增强拉曼检测仪测定。孔雀石绿分子与表面增强剂混合后,目标分子吸附在表面增强纳米粒子上从而增强其拉曼散射信号。表面增强拉曼检测仪可通过自动识别特征峰对孔雀石绿进行定性检测。
《 SC/T 3021-2004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 标准号:SC/T 3021-2004
-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 发布日期:2004-01-07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04-03-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SC 水产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水产品可食部分中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检测。
《 T/CIMA 0009-2019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快速检测自动化前处理仪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快速检测自动化前处理仪
- 标准号:T/CIMA 0009-2019
- 中国标准分类号:C401
- 发布日期:2019-07-18
-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10
- 实施日期:2019-10-01
- 团体名称: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化工技术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快速检测自动化前处理仪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快速检测自动化前处理仪(以下简称“前处理仪”)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快速检测自动化前处理仪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快速检测自动化前处理仪
《 T/MMAT 002-2020 罗非鱼中孔雀石绿、氯霉素、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快速检测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罗非鱼中孔雀石绿、氯霉素、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快速检测方法
- 标准号:T/MMAT 002-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A041
- 发布日期:2020-07-01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20-07-10
- 团体名称:茂名市罗非鱼协会
- 标准分类:A 农、林、牧、渔业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罗非鱼中孔雀石绿、氯霉素、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试剂、仪器和耗材、操作步骤、结果判定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在生产、销售环节中对罗非鱼产品进行药物残留快速检测1、检测试剂盒采购与验收2、仪器和耗材3、操作步骤(1)样品采集及运输(2)样品处理(3)样品检测4、 结果判定(1)结果记录(2)质量控制(3)结果判定与疑似阳性样品确证
《 DB44/T 570-2008 水体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荧光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水体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荧光法
- 标准号:DB44/T 570-2008
-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 发布日期:2008-12-31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09-04-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农、林、牧、渔业广东省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水体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荧光法》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质量与标准化技术研究所水产品质量与标准化技术研究中心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规定水体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水体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检测。
《 DB44/T 573-2008 底泥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荧光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底泥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荧光法
- 标准号:DB44/T 573-2008
-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 发布日期:2008-12-31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09-04-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农、林、牧、渔业广东省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底泥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荧光法》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质量与标准化技术研究所水产品质量与标准化技术研究中心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规定底泥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底泥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检测。
《 DB44/T 526-2008 水产种苗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荧光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水产种苗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荧光法
- 标准号:DB44/T 526-2008
-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 发布日期:2008-07-11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08-10-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农、林、牧、渔业广东省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水产种苗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荧光法》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质量与标准化技术研究所水产品质量与标准化技术研究中心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规定了水产种苗中孔雀石绿(MaIachitegreen,MG)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Leucoaslachitegreen,LMG)残留总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水产种苗中孔雀石绿残留总量的测定。
《 DB37/T 1206-2009 饲料中孔雀石绿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饲料中孔雀石绿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标准号:DB37/T 1206-2009
- 中国标准分类号:B20
- 发布日期:2009-03-03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 实施日期:2009-04-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山东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饲料中孔雀石绿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主管部门为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DB21/T 2288-2014 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标准号:DB21/T 2288-2014
- 中国标准分类号:B04
- 发布日期:2014-04-19
-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40
- 实施日期:2014-06-19
- 技术归口: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农、林、牧、渔业辽宁省化学分析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由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DB35/T 800-2008 池塘底泥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池塘底泥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标准号:DB35/T 800-2008
-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 发布日期:2008-05-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30
- 实施日期:2008-05-10
- 技术归口: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福建省鱼和水产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池塘底泥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规定了池塘底泥中孔雀石绿残留量拍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本标准适用于养殖地塘及滩涂底泥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检测。
《 DB12/T 866-2019 水和沉积物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水和沉积物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标准号:DB12/T 866-2019
-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 发布日期:2019-01-14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19-02-15
- 技术归口:天津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天津市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水和沉积物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由天津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本标准适用于水和沉积物中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残留量检测
《 DB13/T 2952-2019 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标准号:DB13/T 2952-2019
- 中国标准分类号:A40
- 发布日期:2019-03-25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19-04-25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捕捞和水产养殖河北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主管部门为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DB34/T 2252-2014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的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的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 标准号:DB34/T 2252-2014
-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 发布日期:2014-12-17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30
- 实施日期:2015-01-17
- 技术归口: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农、林、牧、渔业安徽省鱼和水产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的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品中孔雀石绿(MalachiteGreen,MG)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LeucomalachiteGreen,LMG)残留的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和设备、测定步骤、结果判断及表述、结果确证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鱼、甲鱼、龟肌肉组织和虾、蟹去壳、肠腺的可食用组织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残留的快速筛查检测。本标准方法的检出限为:3.0μg/kg。
《 DB22/T 1617-2012 饲料中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和隐色结晶紫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饲料中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和隐色结晶紫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 标准号:DB22/T 1617-2012
- 中国标准分类号:B04
- 发布日期:2012-12-01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 实施日期:2013-01-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饲料吉林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饲料中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和隐色结晶紫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主管部门为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孔雀石绿作为一种化学物质,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使得其残留检测变得尤为重要。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检测孔雀石绿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化,精度和灵敏度也大大提高。然而,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检测,才能有效控制孔雀石绿的风险,保障水产品的安全性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因此,加强对孔雀石绿的检测工作,提升检测技术和方法的普及应用,将是未来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结语
以上是关于孔雀石绿检测:揭开这一化学物质的真相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