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麦芽酮糖检测:深入解析其质量与安全性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检测样品

为了确保异麦芽酮糖的品质与安全性,市场上的样品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这些样品通常包括纯异麦芽酮糖以及以其为原料加工的各类食品产品。常见的检测样品包括饮料、糖果、能量棒、口香糖等食品。这些产品中的异麦芽酮糖含量、纯度及杂质等成分需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检测项目

检测异麦芽酮糖的过程中,主要的检测项目包括:

  • 异麦芽酮糖含量:确保样品中异麦芽酮糖的含量符合标准。
  • 水分含量:水分过高可能影响产品的保质期和稳定性。
  • 杂质分析:检测是否含有其他不必要的糖类或化学成分。
  • 重金属含量:保证产品中不含有超过规定限量的重金属,如铅、砷等。
  • 微生物检测:检查是否存在致病菌或细菌超标,确保食品安全。
  • 理化性质:包括甜度、溶解度、颜色等属性。

检测仪器

进行异麦芽酮糖检测时,需要依赖一系列先进的仪器设备,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分离和定量分析异麦芽酮糖的含量。
  • 气相色谱仪(GC):用于检测样品中的挥发性杂质。
  •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样品的颜色和透光度,进一步分析其纯度。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用于重金属含量分析。
  • 微生物分析仪:用于检测样品中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

检测方法

异麦芽酮糖的检测方法主要基于现代化学分析技术,常见的方法包括: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HPLC技术可以准确分离异麦芽酮糖与其他成分,并进行定量分析。此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异麦芽酮糖的含量检测。
  • 气相色谱法(GC):适用于分析异麦芽酮糖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尤其是对杂质的检测有重要意义。
  • 微生物培养法:通过培养基培养,检测异麦芽酮糖样品中的细菌总数及致病菌。
  • 重量法与滴定法:用于测量水分含量及其它物理属性,确保产品的稳定性。

检测标准(部分)

《 QB 1581-1992 食品添加剂.异麦芽酮糖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添加剂.异麦芽酮糖
  • 标准号:QB 1581-1992
    中国标准分类号:X40
  • 发布日期:1992-08-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20
  • 实施日期:1993-04-01
    技术归口:轻工业部食品发醉工业科学研究所、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QB 轻工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荆异麦芽酮糖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优质白砂糖溶液,经α-葡基转移酶转化,再经浓缩、结晶、分离而成的异麦芽酮糖,在食品工业中作为甜味剂。

《 QB/T 4486-2013 异麦芽酮糖醇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异麦芽酮糖醇
  • 标准号:QB/T 4486-2013
    中国标准分类号:X60
  • 发布日期:2013-07-2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80
  • 实施日期:2013-12-01
    技术归口: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淀粉及衍生制品糖糖制品淀粉轻工QB 轻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异麦芽酮糖醇》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规定了异麦芽酮糖醇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白砂糖为原料,经异构、氢化、精制而成的异麦芽酮糖醇,或以异麦芽酮糖为原料,氢化、精制而成的工业用异麦芽酮糖醇。

《 QB 1581-1992 食品添加剂 异麦芽酮糖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添加剂 异麦芽酮糖
  • 标准号:QB 1581-1992
    中国标准分类号:X40
  • 发布日期:1992-08-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20
  • 实施日期:1993-04-01
    技术归口:轻工业部食品发醉工业科学研究所、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轻工业部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QB 轻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食品添加剂 异麦芽酮糖》,主管部门为轻工业部。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荆异麦芽酮糖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优质白砂糖溶液,经α-葡基转移酶转化,再经浓缩、结晶、分离而成的异麦芽酮糖,在食品工业中作为甜味剂。

《 GB 1886.18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异麦芽酮糖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异麦芽酮糖
  • 标准号:GB 1886.182-2016
    中国标准分类号:X40
  • 发布日期:2016-08-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20.20
  • 实施日期:2017-01-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
  • 内容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以白砂糖为原料,经蔗糖异构酶转化,再经浓缩、结晶、分离而成的食品添加剂异麦芽酮糖。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随着异麦芽酮糖在健康食品中的应用不断增多,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法是保障其质量与安全性的关键。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先进仪器设备,可以精准检测其含量、杂质以及重金属等成分,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对于消费者而言,了解异麦芽酮糖的检测流程和方法,有助于选择更加安全可靠的食品产品。在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异麦芽酮糖的品质控制将变得更加完善,为健康饮食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结语

以上是关于异麦芽酮糖检测:深入解析其质量与安全性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