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样品
在进行收割机的性能检测时,所选样品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不同型号和不同使用情况的收割机。通过对样品进行广泛且详细的检测,能够全面评估各种类型收割机的工作状态和技术水平。检测样品通常包括:
- 不同品牌和规格的收割机;
- 使用频率不同的收割机;
- 不同季节使用的收割机;
- 经过多次修理或未经保养的收割机。
检测项目
收割机的性能检测涵盖多个关键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 **动力系统检测**:检测发动机功率、燃油消耗、动力传递效率等参数,确保动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 **机械结构检测**:对收割机的刀具、筛网、传动装置等关键机械部件进行检查,确保其无明显磨损或损坏。
- **作业效果检测**:通过实际工作场景测试收割机的作业效率,分析其在不同作物种类和地形上的表现。
- **电气系统检测**:确保电气设备、传感器、显示仪表等电子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电气故障导致的操作问题。
检测仪器
为了准确评估收割机的各项性能,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一系列高精度的检测仪器。常见的检测仪器包括:
- **功率计**:用于测量收割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确保其达到规定标准。
- **振动分析仪**:检测收割机各个部件的振动情况,识别可能的故障部位。
- **油耗计**:用于测量燃油消耗量,帮助判断动力系统的经济性和效能。
- **红外热像仪**:用于检测收割机内部温度分布,发现过热现象或潜在的故障源。
检测方法
收割机的性能检测采用多种科学且严谨的方法,具体方法包括:
- **静态测试法**:在不进行田间作业的条件下,使用仪器对收割机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测。例如,使用功率计测量发动机功率,振动分析仪检测机械部件的静态振动。
- **动态测试法**:通过模拟实际作业环境,在田地里进行实际操作,评估收割机的工作效果、效率以及适应性。动态测试可以帮助更直观地识别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 **实验室分析法**:对收割机部件进行拆解,并通过实验室检测分析其磨损情况、金属疲劳程度等,以便提供更科学的维修建议。
检测标准(部分)
《 JB/T 51190-1997 谷物联合收割机产品质量分等(内部使用)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谷物联合收割机产品质量分等(内部使用)
- 标准号:JB/T 51190-1997
- 中国标准分类号:B91
- 发布日期:1997-08-12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
- 实施日期:1998-01-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JB/T 51190.1-1994;JB/T 51190.2-1994;JB/T 51190.3-1994
-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农业JB 机械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三个产品等级的质量指标、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自走式、牵引式、悬挂式和半悬挂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的质量检测和质量分等。
《 JB/T 51193-1999 小扶禾器收割机 产品质量分等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小扶禾器收割机 产品质量分等
- 标准号:JB/T 51193-1999
- 中国标准分类号:B91
- 发布日期:1999-12-30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
- 实施日期:2000-06-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JB/T 51193.1~51193.3-1994
-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农业JB 机械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乘座式和步行式小扶禾器收割机(以下简称小型收割机)的质量指标、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小型收割机的质量分等。
《 GB/T 20790-2024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技术条件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技术条件
- 标准号:GB/T 20790-2024
- 中国标准分类号:B91
- 发布日期:2024-04-25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50
- 实施日期:2024-11-01
- 技术归口: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20790-2006
-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农业农业机械、工具和设备收获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技术条件》由TC201(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本文件规定了产品型号、安全要求、主要性能指标、技术要求、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并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收割水稻或以收割水稻为主兼收割麦类作物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以下简称“联合收割机”)。
《 T/CI 264-2024 谷物联合收割机智能化作业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谷物联合收割机智能化作业技术规范
- 标准号:T/CI 264-2024
- 中国标准分类号:A051
- 发布日期:2024-01-08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50
- 实施日期:2024-01-08
- 团体名称: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 标准分类:农业A 农、林、牧、渔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谷物联合收割机(以下简称收割机)智能化作业的作业条件、作业准备、安全要求、作业要求、作业质量试验方法和维护、保养与存放。本文件适用于全喂入收割机智能化作业。
《 T/ZZB 3257-2023 收割机用液压多路电磁换向阀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收割机用液压多路电磁换向阀
- 标准号:T/ZZB 3257-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C344
- 发布日期:2023-10-10
- 国际标准分类号:23.100.50
- 实施日期:2023-11-01
- 团体名称:浙江省质量协会
- 标准分类:流体系统和通用件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收割机用液压多路电磁换向阀的基本参数、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质量承诺。本文件适用于以液压油或性能相当的其他液体为工作介质,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20MPa的收割机用液压多路电磁换向阀(以下简称“多路阀”)。
《 T/NJ 1102-2019 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 驾驶员前视野 技术条件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 驾驶员前视野 技术条件
- 标准号:T/NJ 1102-2019
- 中国标准分类号:B91/C357
- 发布日期:2019-04-01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50
- 实施日期:2019-07-01
- 团体名称: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 标准分类:B 采矿业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前视野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装有驾驶室的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本标准规定了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前视野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装有驾驶室的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
《 T/JSAMIA 014-2023 履带式收割机自动驾驶与半自主作业系统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履带式收割机自动驾驶与半自主作业系统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 标准号:T/JSAMIA 014-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A051
- 发布日期:2023-03-10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50
- 实施日期:2023-04-10
- 团体名称:江苏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A 农、林、牧、渔业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履带式收割机自动驾驶与半自主作业系统的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相关企事业单位生产的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的自动导航驾驶与半自主作业系统履带式收割机自动驾驶与半自主作业系统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履带式收割机自动驾驶与半自主作业系统的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相关企事业单位生产的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的自动导航驾驶与半自主作业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1039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269.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操作者操纵机构和其他显示装置用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4269.2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操作者操纵机构和其他显示装置用符号第2部分:农用拖拉机和机械用符号GB/T18655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9056-2012汽车行驶记录仪GB/T19517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T21398农林机械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JB/T7858全液压阀转向器摆线转阀式开心无反应型3术语、定义及缩略词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载波相位平滑伪距pseudo-distancesmoothingtechniquebycarrierphase利用载波平滑后得到的减轻整周模糊度问题和噪声水平的一种观测值伪距值
3.1.2实时动态测量Real-TimeKinematicSurveyGNSS相对定位技术的一种,主要通过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实时数据链路和载波相对定位快速解算技术,实现高精度动态相对定位
3.1.3定位精度positioningaccuracy观测位置与真实位置之间符合度的标准偏差
3.1.4速度精度velocityaccuracy观测速度与真实速度之间符合度的标准偏差
3.1.5定向精度directionalaccuracy观测航向角与真实航向角之间符合度的标准偏差
3.1.6AB线ABLine预先设定的用于农机自动驾驶的参考基准线
3.1.7作业参考路径workingreferenceroute农机自动驾驶系统软件基于田块边界及农机作业宽度,自动生成的由AB线为主的作业路径
3.1.8横向偏移误差lateraldeviationerror主天线的定位参考点相对于作业参考路径的距离
以农机前进方向(通常为车头方向)为参考方向,当主天线参考点在作业参考路径右侧时,横向偏差为正值,反之为负
3.1.9航向偏移误差coursedeviationerror农机航向相对于作业参考路径航向的夹角
以农机前进方向(通常为车头方向)为参考方向,当农机航向指向作业参考路径右侧时,航向偏差为正值,反之为负
3.1.10上线距离onlinedistance农机在距离作业参考路径一定横向偏差和航向偏差的初始位置处,驾驶员启动自动驾驶系统,从当前位置行驶至参考路径上并进入稳定工作状态,农机的初始位置点到行驶至参考路径上的点的线段,在参考路径上的投影的长度
3.1.11行直线偏差linestraightnessdeviation农机处于直线作业状态时,主天线的定位参考点相对于作业参考路径的横向偏移距离,以其绝对值的统计值表示
3.1.12衔接行间距偏差linedistancedeviation相邻两行真实作业路径间的距离值与相邻两行作业参考路径间的距离差值,以其绝对值的统计值表示
3.1.13割茬高度偏差stubbleheightdeviation实际作业割茬高度与预定作业割茬高度之差,以其绝对值的统计值表示
3.1.14收割作业负荷harvestingload本标准中使用收割机各机构作业时转矩的绝对值或者相对值表示作业负荷大小,并用脱粒滚筒转轴处的转矩相对于最大转矩的百分比来表示
3.1.15皮带打滑率beltsliprate皮带轮传动的从动轮实际转速对于理论转速的相对值
脱粒滚筒转轴由皮带轮传动,在脱粒滚筒转矩超限的情况下会发生明显的皮带轮打滑,本标准采用皮带轮打滑率来间接反映收割机作业负荷状况
3.1.16遥控remotecontrol利用无线电装置或4G/5G通信,对农机动作进行远程控制,本标准涉及的系统组成主要包括遥控器(物理遥控器或者智能设备上的软件程序)、接收器和动作执行器,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启停、急停、卸粮等
3.2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RTK实时动态测量(Real-TimeKinematicSurvey)HST静液压无级变速器(HydroStaticTransmission)4系统组成4.1系统组成收割机自动驾驶系统的组成包括:履带转速传感器,车身姿态传感器,车载定位天线,车载接收机,控制器,显示器,电控转向执行器、电控离合装置
具体组成部件可因定位方式、转向机构形式的不同增加或者减少
收割机自主作业系统除以上组成添加部分包括:割台角度传感器,皮带轮转速传感器,电控割台升降装置,电控液压无极变速装置
具体组成可因差分模式、操控机构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4.1.1履带转速传感器用于测量收割机履带驱动轮的转速,从而计算左右履带的转速差
4.1.2车身姿态传感器用于实时精确测量车身的3D姿态信息,包括横滚角(绕向前的轴旋转)、俯仰角(绕向右的轴旋转)和航向角(绕向上的轴旋转)
4.1.3车载定位天线车载天线包括GNSS天线、电台天线或移动通讯天线
4.1.4车载接收机GNSS接收机内部集成GNSS定位板卡和差分信号接收模块,通过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和差分信号,计算处理得到车辆当前精确的位置信息
4.1.5割台角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收割机割台过桥转轴的偏转角度
4.1.6皮带轮转速传感器用于测量收割机的脱粒滚筒等主要作业部位的传动皮带轮的转速,通过主从传动轮的转速差计算皮带打滑率
4.1.7控制器控制器功能应至少包括:角度信息采集、多源信息的融合处理、路径规划、导航控制决策、作业控制决策与显示屏的数据通讯、数据存储
4.1.8显示器显示器作为人机交互的控制面板,主要用于实现系统参数标定及设置、作业设置、实时数据监控、自动驾驶/自主作业的激活与取消等功能
4.1.9电控转向执行器转向执行器分为电控液压转向系统与电动方向盘系统两类
电动方向盘是用电机替代原方向盘带动农机转向实现自动驾驶,当不启用导航自动驾驶时,电动方向盘失力,兼容手动转向
电控液压转向系统是在传统手动液压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加装电比例换向液压阀及相应油管,形成电控液压转向系统,使整个转向系统集手动转向和自动转向功能于一体,适用于没有转向立轴的档杆操作式收割机
4.1.10电控离合装置在传统离合器的基础上,改装电动推杆、拉线或并联外接控制电路形成电控离合装置
自主作业时通过电控实现离合控制,当不启用自主作业时,则为人工手动模式
4.1.11电控割台升降装置在传统手动液压割台升降系统的基础上,改装电控液压阀及相应油管形成电控液压割台升降系统,或者加装电动推杆及其传动机构,使整个割台升降系统集手动和自动功能于一体
自主作业时通过电控实现割台的升降控制,当不启用自主作业时,则为人工手动模式
4.1.12电控液压无极变速装置在传统手动HST的基础上,改装电控液压装置或加装电控推杆机构,形成电控HST系统,使整个HST系统集手动和自动功能于一体
自主作业时通过电控实现无极变速,当不启用自主作业时,则为人工手动模式
5技术要求5.1一般要求5.1.1系统应表面应光洁、应无明显划痕,刮伤、毛刺,及其它的机械损伤,各部分的涂镀层应光滑、色泽均匀,应无起泡、脱落、露底、锈蚀等缺陷
标识清晰无磨损
5.1.2系统各部件应装配良好、紧固、无松动和无干涉,无错装和无漏装现象,调节应方便自如,管路排列整齐,线束捆扎牢固、安全,控制器开关和按键的操作应方便、灵活和可靠
5.1.3铭牌应在控制器终端外表面的醒目位置,铭牌尺寸应与控制器终端结构尺寸相适宜,不可有边缘翘起、印字错误、印字模糊等现象
5.1.4传感器安装时应牢固,保证使用时不易松动,同时避免重物撞碰
5.1.5GNSS天线、电台天线应固定于车身顶部,移动通讯天线宜安装在驾驶室内部
5.1.6系统应配有具备一定通用性的固定安装装置
5.1.7面板的按键、接口等部位应有文字、图形等标志,标识耐久、醒目,标志应符合GB/T4269.1和GB/T4269.2的规定
5.1.8对操作人员有安全危险隐患的部件应有防护装置,并在其附件明显位置处粘贴符合GB10396规定的安全警示标志
5.1.9系统控制器和显示器受磁场或电场等不利因素影响时应能正常工作,其抗干扰能力应符合GB/T21398的规定,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应符合GB/T18655的规定
5.1.10系统液压元器件的清洁度应符合JB/T7858的规定
5.1.11系统应满足的工作环境温度为-20℃~75℃,产品应满足的存储环境温度-40℃~85℃
5.1.12系统应能适应农业机械电源供电,具有过载保护措施且满足在直流9V~36V的85%—100%范围变化时正常工作
5.1.13系统的抗震性能、瞬态抗扰性能都应符合GB/T19056-2012相关要求
5.1.14系统各部件的防水防尘能力应满足GB/T4208-2017的要求,相关要求见表1
表1各单元防尘防水等级名称 GNSS天线 GNSS接收机 角度传感器 姿态传感器 转速传感器 控制器 显示器 电控液压装置等级 IP67 IP67 IP67 IP67 IP67 IP67 IP54 IP675.2性能要求5.2.1导航定位性能a)载波相位平滑伪距法定位精度:水平误差≤0.8m,垂直误差≤1.5m
b)RTK定位精度:水平误差≤(10+0.5×D)mm,垂直误差≤(20+0.5×D)mm;D为基线长度,单位为千米(km);此处D≤20km
c)速度精度:速度测量误差≤0.2m/s
d)定向精度:定向误差≤0.2°
5.2.2自动驾驶性能a)上线距离:收割机初始位置距离作业参考路径横向偏差≤±1m、航向偏差≤±45°,收割机上线距离小于5m或者小于3个车身
b)行直线精度:收割机自动导航驾驶系统的作业行直线度偏差≤2.5cm
根据《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化》要求,百米弯曲度小于2.5cm
c)衔接行间距精度:收割机自动驾驶系统的作业行间距偏差≤2.5cm
5.2.3自主作业性能a)割茬高度控制精度:收割机自主作业系统收割作业后割茬高度偏差≤5.0cm
b)作业负荷控制精度:收割机自主作业系统收割作业时,通过调节作业速度控制脱粒滚筒等主要作业部位的传动皮带打滑率≤3%
c)遥控卸粮距离:收割机响应遥控卸粮指令,遥控距离≥1km
5.3安全要求5.3.1系统应符合GB19517的规定
5.3.2系统使用的电器元器件、电线导线、电器连线、控制装置安全设计应符合GB5226.1的规定
5.4可靠性要求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应不小于100h
6测试方法6.1一般要求测试方法6.1.1通用目测法和相关检测工具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检验项目和检验标准应符合5.1.1~5.1.6的要求
6.1.2按照GB/T4269.1和GB/T4269.2中的规定进行系统按键、接口等部位的标志检查
6.1.3按照GB10396中的规定进行系统安全警示标志检查
6.1.4按照GB/T21398中的规定进行系统抗干扰能力检查;按照GB/T18655中的规定进行系统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检查
6.1.5按照JB/T7858中的规定进行系统液压元器件的清洁度检查
6.1.6按照GB/T2423.1中的规定进行系统温度下限测试检查;按照GB/T2423.2中的规定进行系统温度上限测试检查
6.1.7在正常供电且智能终端正常工作情况下,将供电电源在9V~36VDC的85%~100%范围变化,检查智能终端能否正常工作;采用目测法检测智能终端在过载情况下过载保护措施是否正常工作
6.1.8按照GB/T19056-2012中的规定进行系统的抗震性能、瞬态抗扰性能检查
6.1.9按照GB/T4208-2017中的规定进行系统各部件的防水防尘能力检查
6.2性能要求测试方法6.2.1载波相位平滑伪距法定位精度测量使用实际卫星信号进行测试
通过馈线将接收机与天线连接在已知观测点上,待接收机得到单点平滑定位结果后开始记录输出的坐标,数据采样间隔不大于30s,记录数据不少于100个,则单点平滑定位的水平精度和垂直精度分别为: (1) (2)式中:、——单点平滑定位的水平精度、垂直精度,单位为米(m);、、——已知点在站心地平坐标系下的北、东、高坐标,单位为米(m);、、——被测设备第i个定位结果在站心地平坐标系下的北、东、高坐标,单位为米(m);——获得的单点平滑定位坐标的序号;——获得的单点平滑定位坐标的个数
6.2.2RTK定位精度测量使用实际卫星信号进行测试
选取长度不大于20km的基线进行测试,确保有效GNSS卫星数不少于8颗,设置卫星截止高度角不大于10°,将流动站接收机置于多个已知坐标的点位上进行观测
每个观测点间距离至少10m,每5min切换一次观测点,切换后即刻采集不少于100个RTK定位结果,共进行10组观测,参考式(1)(2)计算RTK定位精度
6.2.3速度精度测量使用模拟卫星信号进行测试
用GNSS模拟器模拟卫星导航信号和用户运动轨迹,输出射频仿真信号
被测接收机接收射频仿真信号,按1Hz的更新率输出速度数据,以模拟器仿真的速度作为标准,计算速度误差及其分布
依次用模拟器仿真不同的用户运动轨迹:每条轨迹的仿真时间不小于5min,各条轨迹的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取值见表2
表2速度精度测试用户运动轨迹参数速度V(m/s) 最大加速度(m/s2)5 160 10100 206.2.4定向精度测量使用实际卫星信号进行测试
将两个被测接收机及天线(两个接收机选用同一型号的测量型天线)架设在室外观测点上,基线长度R已知(1~5m),观测四个时段,每个时段的观测时间应不少于30min,设置卫星截止高度角不大于15°,采样间隔不大于10s,记录从接收机输出的双天线方位角
按式(3)计算定向精度: (3)式中:——方位角精度,单位为度;——已知基线长,单位为m;、——被测设备第i个定向结果、已知观测点的方位角,单位为度;——定向结果序号;——定向结果个数
6.2.5上线距离测量 收割机初始位置在距离作业参考路径横向偏差≥1m、航向偏差≥45°处(或横向偏差≤-1m、航向偏差≤-45°处),驾驶员启动自动驾驶系统上线,共进行三次实验,三次实验中收割机行驶速度分别为1.5km/h、3km/h和5km/h
每次实验均需测量并统计收割机的上线距离,该距离应该小于5m或小于3个纵向车身长度
6.2.6行直线精度测量如图1所示:在待测试收割机上安装第三方高精度测量型天线和接收机,天线安装位置位于收割机纵向中心线上,安装高度应贴近地面
利用第三方高精度测量型接收机记录A点和B点坐标,并以该AB线为基准线设定收割机按照不小于300m的长直线自动驾驶作业
利用第三方高精度测量型接收机,分别在0.5m/s和2.5m/s的作业速度下等间距记录实时RTK轨迹点,计算轨迹点到AB线的距离
利用式(4)计算各速度下的自动驾驶系统作业轨迹与AB线距离的标准差,该标准差为行直线精度,两种作业速度下的行直线精度均应不大于2.5cm
(4)式中:——行直线精度,单位为cm;——自动驾驶系统实际行驶轨迹点到AB线的距离,单位为cm;——自动驾驶系统实际行驶轨迹点到AB线的距离的平均值,单位为cm;——所记录的轨迹点个数,N≥50
图1行直线精度检测示意图6.2.7衔接行间距精度测量如图2所示:在待测试收割机上安装第三方高精度测量型天线和接收机,利用第三方高精度测量型接收机记录A点和B点坐标,并以该AB线为基准设定多行不小于300m的平行直线段作业路径
分别设定收割机以0.5m/s和2.5m/s的速度自动驾驶作业且至少完成2次掉头作业,利用第三方高精度测量型接收机等间距记录实时RTK轨迹点
在第一行的轨迹线中记录轨迹点,在第二行的轨迹线中记录对应轨迹点,从而计算轨迹线1和轨迹线2的相对距离
利用式(5)计算各速度下的自动驾驶系统作业轨迹线1和轨迹线2的相对距离的标准差,该标准差为衔接行间距精度,两种作业速度下的衔接行间距精度均应不大于2.5cm
(5)式中:——衔接行间距精度,单位为cm;——自动驾驶系统轨迹线1和轨迹线2的相对距离,单位为cm;——自动驾驶系统轨迹线1和轨迹线2的相对距离的平均值,单位为cm;——所记录的轨迹点个数,N≥50
图2衔接行间距精度检测示意图6.2.8割茬高度控制精度测量如图3所示:开启收割机割茬高度控制系统,选择土地坚实平整、作物无倒伏的田块,设定收割机沿AB线直线自动驾驶同时进行收割作业,收割长度不小于300m
收割作业完成后,利用卷尺等测量工具等间距记录割茬高度,利用式(6)计算割茬高度的标准差,该标准差为割茬高度控制精度,割茬高度控制精度应不大于5cm
(6)式中:——割茬高度控制精度,单位为cm;——自主作业的割茬高度,单位为cm;——自主作业的割茬高度的平均值,单位为cm;——所记录的割茬高度数据的个数,N≥50
图3割茬高度控制精度检测示意图6.2.9作业负荷控制精度测量如图4所示:以脱粒滚筒为主要负荷测控对象为例,在收割机脱粒滚筒转轴皮带轮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处分别安装第三方高精度转速测量仪
实时测量主动轮转速,通过皮带轮理论传动比计算从动轮实时理论转速;通过实时测量从动轮实际转速和理论转速的比值,计算得出脱粒滚筒转轴处的皮带打滑率
开启收割机作业负荷控制系统,设定收割机沿AB线直线自动驾驶同时进行收割作业,收割长度不小于300m
作业工程中等时间间隔记录皮带打滑率,利用式(7)计算皮带打滑率的标准差,该标准差为作业负荷控制误差,作业负荷控制误差应不大于3%
(7)式中:——作业负荷控制误差,为百分制;——自主作业的脱粒滚筒转轴皮带打滑率,为百分制;——自主作业的脱粒滚筒转轴皮带打滑率的平均值,为百分制;——所记录的脱粒滚筒转轴皮带打滑率数据的个数,N≥50
图4作业负荷控制精度检测示意图6.2.10遥控卸粮距离测量设定遥控试验距离大于1km,使用遥控器输入收割机卸粮动作指令,目测记录农机动作完成情况,重复3次到5次验证
6.3安全检验按照GB19517进行检验
6.4可靠性评价6.4.1故障按照严重程度可分为以下四类:a)致命故障:导致系统功能丧失的故障,如电路板烧毁、终端系统完全失灵;b)严重故障:在正常作业条件下,系统出现的需要4h以上才能排除的故障;c)一般故障:在正常作业条件下,系统出现的需要0.5h~4h能排除的故障;d)轻微故障:在正常作业条件下,系统功能出现故障,能在0.5h内排除且不需要调整、更换系统器件便可修复的,可不按故障计
6.4.2可靠性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a)试验时系统如果发生致命故障,可靠性试验为不合格;b)平均故障间隔时间:采取定时截尾试验方法,在正常作业条件(或模拟试验)下记录式样的工作情况、故障情况和修复情况等,考核计算式样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按式(8)计算: (8)式中: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单位为小时(h); 试样工作时间,单位为小时(h); 试验期间系统发生的严重故障、一般故障次数,轻微故障不计
《 T/CAMA 58-2022 谷物联合收割机收获量测量系统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谷物联合收割机收获量测量系统技术规范
- 标准号:T/CAMA 58-2022
- 中国标准分类号:B90/C357
- 发布日期:2022-11-23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01
- 实施日期:2022-12-01
- 团体名称: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
- 标准分类:B 采矿业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谷物联合收割机收获量测量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组成、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给出了主要作业性能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谷物联合收割机收获量测量系统(以下简称测量系统)的设计和研发本文件规定了谷物联合收割机收获量测量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组成、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给出了主要作业性能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谷物联合收割机收获量测量系统(以下简称测量系统)的设计和研发
《 T/ZZB 1543-2020 联合收割机 无级变速箱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联合收割机 无级变速箱
- 标准号:T/ZZB 1543-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B91/C357
- 发布日期:2020-03-01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50
- 实施日期:2020-04-01
- 团体名称: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 标准分类:B 采矿业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联合收割机无级变速箱(以下简称变速箱)的型号与参数、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与HST配套使用的履带式多功能田间作业机及履带式农用运输机的变速箱
《 T/NJ 1116-2019 手扶式电动韭菜收割机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手扶式电动韭菜收割机
- 标准号:T/NJ 1116-2019
- 中国标准分类号:B91/C357
- 发布日期:2019-12-24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50
- 实施日期:2020-03-25
- 团体名称: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 标准分类:B 采矿业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手扶式电动韭菜收割机产品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由蓄电池提供动力的手扶式电动韭菜收割机本标准规定了手扶式电动韭菜收割机产品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适用于由蓄电池提供动力的手扶式电动韭菜收割机
《 T/CAMA 14.2-2020 农业机械作业载荷检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谷物联合收割机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农业机械作业载荷检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谷物联合收割机
- 标准号:T/CAMA 14.2-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B90/C357
- 发布日期:2020-09-01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50
- 实施日期:2020-11-01
- 团体名称: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
- 标准分类:B 采矿业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谷物联合收割机作业载荷检测的一般要求、被测参数准确度要求及仪器设备、检测条件及参数和评价参数本文件适用于谷物联合收割机作业载荷检测本文件规定了谷物联合收割机作业载荷检测的一般要求、被测参数准确度要求及仪器设备、检测条件及参数和评价参数
本文件适用于谷物联合收割机作业载荷检测
《 T/CAMA 30-2020 全喂入胡麻联合收割机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全喂入胡麻联合收割机
- 标准号:T/CAMA 30-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B91/C357
- 发布日期:2020-09-01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50
- 实施日期:2020-11-01
- 团体名称: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
- 标准分类:B 采矿业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全喂入胡麻联合收割机的安全要求、主要性能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标定喂入量大于2.0kg/s的收割胡麻的全喂入胡麻联合收割机(以下简称胡麻联合收割机)本文件规定了全喂入胡麻联合收割机的安全要求、主要性能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标定喂入量大于2.0kg/s的收割胡麻的全喂入胡麻联合收割机(以下简称胡麻联合收割机)
《 T/NJ 1117-2020 自走式高粱联合收割机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自走式高粱联合收割机
- 标准号:T/NJ 1117-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B91/C357
- 发布日期:2020-12-28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50
- 实施日期:2021-03-28
- 团体名称: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 标准分类:B 采矿业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自走式高粱联合收割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号、安全要求、主要性能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自走式高粱联合收割机(以下简称"高粱收割机")本文件规定了自走式高粱联合收割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号、安全要求、主要性能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自走式高粱联合收割机(以下简称"高粱收割机")
《 T/NJ 1217-2020 全喂入荞麦联合收割机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全喂入荞麦联合收割机
- 标准号:T/NJ 1217-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B91/C357
- 发布日期:2020-12-28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50
- 实施日期:2021-03-28
- 团体名称: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 标准分类:B 采矿业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荞麦联合收割机的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号、安全要求、主要性能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收获荞麦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以下简称"荞麦收割机")本文件规定了荞麦联合收割机的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号、安全要求、主要性能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收获荞麦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以下简称"荞麦收割机")
《 T/NJ 1219-2020 轮式燕麦联合收割机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轮式燕麦联合收割机
- 标准号:T/NJ 1219-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B91/C357
- 发布日期:2020-12-28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50
- 实施日期:2021-03-28
- 团体名称: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 标准分类:B 采矿业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轮式燕麦联合收割机的安全要求、主要性能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轮式燕麦联合收割机(以下简称"燕麦收割机")本文件规定了轮式燕麦联合收割机的安全要求、主要性能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轮式燕麦联合收割机(以下简称"燕麦收割机")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收割机的性能检测是确保农业机械高效、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的检测项目和先进的检测设备,农民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收割机的工作状态,从而提前发现问题、减少故障发生,提高生产效率。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收割机的检测手段也将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高效且环保的农业设备投入使用,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更多力量。
结语
以上是关于收割机性能检测:如何确保农业生产的高效与安全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