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组检测:确保设备安全与稳定运行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检测样品

检测电容器组的样品通常来自于电力系统中的实际设备。样品可以是正在运行的电容器组,或者在定期检修期间被取下并送去实验室分析的电容器。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代表性,通常需要从不同的电容器组中抽取样品,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测试,特别是在长期运行或遭遇过负荷的情况下。

检测项目

电容器组的检测项目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 电容量测试:检查电容器的额定容量是否与实际值匹配,确保其工作性能。
  • 泄漏电流检测:确认电容器是否存在异常的漏电现象,避免电力系统发生故障。
  • 电气耐压测试:对电容器组施加高压,检查其是否能够承受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波动。
  • 温升测试:检测电容器在工作条件下的温度变化,避免因过热导致的损坏。
  • 绝缘性能测试:评估电容器的绝缘性能,确保其具备良好的电气隔离。

检测仪器

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使用正规的电气检测仪器。常见的检测仪器包括:

  • 电容测试仪:用于检测电容器的电容量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 泄漏电流测试仪:能够测试电容器组是否存在电流泄漏问题,确保电气设备安全。
  • 耐压试验机:模拟电力系统的电压波动,验证电容器组的耐压能力。
  • 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电容器的温升情况,以防过热损坏。
  • 绝缘电阻表:检测电容器组的绝缘性能,避免设备短路或电击风险。

检测方法

电容器组的检测方法根据具体的检测项目有所不同。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检测方法:

  • 电容量测试:使用电容测试仪进行直接测量,确保电容器组的电容量符合设计要求。
  • 泄漏电流检测:将电容器接入泄漏电流测试仪,测量其漏电流值,确保不会产生过大电流泄漏。
  • 电气耐压测试:采用耐压试验机对电容器施加比正常工作电压更高的电压,检测其耐压极限。
  • 温升测试: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电容器的工作温度,防止过热损坏。
  • 绝缘性能测试:利用绝缘电阻表进行高压绝缘测试,检测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值。

检测标准(部分)

《 T/CPSS 1003-2024 低压无功补偿用智能电容器组件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低压无功补偿用智能电容器组件技术规范
  • 标准号:T/CPSS 1003-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K46/D4420
  • 发布日期:2024-09-05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40.29
  • 实施日期:2024-09-06
    团体名称:中国电源学会
  • 标准分类: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低压无功补偿用智能电容器组件的分类、使用条件、技术要求与参数、试验、铭牌与文件、包装、运输与贮存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为400V、额定频率为50Hz的低压无功补偿用智能电容器组件

    本文件规定了低压无功补偿用智能电容器组件的分类、使用条件、技术要求与参数、试验、铭牌与文件、包装、运输与贮存的要求。

《 T/QGCML 2925-2024 电容器组上便于拆卸的散热结构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容器组上便于拆卸的散热结构
  • 标准号:T/QGCML 2925-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C397
  • 发布日期:2024-01-05
    国际标准分类号:31.060.70
  • 实施日期:2024-01-20
    团体名称: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
  • 标准分类:电子学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电容器组上便于拆卸的散热结构的术语和定义、构成及原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电容器组上便于拆卸的散热结构的生产及检验。

《 NB/T 42100-2016 高压并联电容器组投切用固态复合开关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高压并联电容器组投切用固态复合开关
  • 标准号:NB/T 42100-2016
    中国标准分类号:K44
  • 发布日期:2016-12-05
    国际标准分类号:29.130
  • 实施日期:2017-05-01
    技术归口:能源行业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开关装置和控制器能源制造业NB 能源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高压并联电容器组投切用固态复合开关》由能源行业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能源局。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为3kV~35kV、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力系统中,用于投切高压并联电容器组的固态复合开关装置。

《 GB/T 6115.2-2002 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 第2部分:串联电容器组用保护设备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 第2部分:串联电容器组用保护设备
  • 标准号:GB/T 6115.2-2002
    中国标准分类号:K42
  • 发布日期:2002-10-08
    国际标准分类号:31.060.70
  • 实施日期:2003-04-01
    技术归口: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被GB/T 6115.2-2017代替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子学电容器电力电容器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 第2部分:串联电容器组用保护设备》由TC45(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GB/T 6115的本部分适用于每相10Mvar以上的串联电容器组用的保护设备。保护设备是指串联电容器装置主回路中的器件和附属设备,它是串联电容器装置的一部分,但装于串联电容器外部。串联电容器部分的要求由GB/T 6115.1-1998给出,GB/T 6115.1-1998的1.3和7.6提及保护设备。 本部分中涉及的保护设备包括以下几项: ——过电压保护器; ——保护火花间隙; ——非线性电阻器(可变电阻器); ——旁路断路器; ——隔离开关; ——限流阻尼设备; ——放电电抗器; ——电压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信号柱; ——继电保护、控制设备和平台对地通信设备。 见图1。 第3章给出包含串联电容器的使用和操作的原理。 故障状态的实例由第3章给出。 使用不同过电压保护原理接线图的实例由2.1给出。

《 GB/Z 11024.3-2001 标称电压1 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3部分: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容器组的保护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标称电压1 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3部分: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容器组的保护
  • 标准号:GB/Z 11024.3-2001
    中国标准分类号:K42
  • 发布日期:2001-11-02
    国际标准分类号:31.060.70
  • 实施日期:2002-06-01
    技术归口: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被GB/T 11024.3-2019代替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子学电容器电力电容器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标称电压1 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3部分: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容器组的保护》由TC45(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给出了具有不平衡继电器保护和其他保护装置的电容器组的保护导则。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符合GB/T 11024.1的电容器。

《 GB/T 7675-1987 交流高压断路器的开合电容器组试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交流高压断路器的开合电容器组试验
  • 标准号:GB/T 7675-1987
    中国标准分类号:K43
  • 发布日期:1987-04-16
    国际标准分类号:31.060.60
  • 实施日期:1988-01-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被GB 1984-2003代替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子学电容器可变电容器
  • 内容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10~63kV、50Hz的交流高压断路器在正常条件下开合电容器组的试验(其他开关设备可参考采用)。

《 GB/T 34869-2017 串联补偿装置电容器组保护用金属氧化物限压器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串联补偿装置电容器组保护用金属氧化物限压器
  • 标准号:GB/T 34869-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K49
  • 发布日期:2017-11-01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80.99
  • 实施日期:2018-05-01
    技术归口:全国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绝缘有关绝缘的其他标准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串联补偿装置电容器组保护用金属氧化物限压器》由TC81(全国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电力系统Ili联补偿装置电容器组保护用金属氧化物限压器(以下简称MOV)的术语与定义、运行条件、技术要求、试验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等。本标准适用于交流电力系统41联补偿装置电容器组保护用瓷外套和复合外套MOV。

《 GB/T 11024.3-2019 标称电压1 000 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3部分: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容器组的保护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标称电压1 000 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3部分: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容器组的保护
  • 标准号:GB/T 11024.3-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K42
  • 发布日期:2019-03-25
    国际标准分类号:31.060.70
  • 实施日期:2019-10-01
    技术归口: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Z 11024.3-2001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子学电容器电力电容器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标称电压1 000 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3部分: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容器组的保护》由TC45(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GB/T11024的本部分规定了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容器组的保护导则。本部分适用于符合GB/T11024.1的电容器。

《 GB/T 6115.2-2017 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 第2部分:串联电容器组用保护设备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 第2部分:串联电容器组用保护设备
  • 标准号:GB/T 6115.2-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K42
  • 发布日期:2017-09-29
    国际标准分类号:31.060.70
  • 实施日期:2018-04-01
    技术归口: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6115.2-2002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子学电容器电力电容器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 第2部分:串联电容器组用保护设备》由TC45(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GB/T6115的本部分规定了串联电容器组用保护设备的术语和定义、质At要求及试验、应用与运行导则等。本部分适用于每相10Mvar以上的41联电容器组用的保护设备。保护设备是指防止电容器发生损坏或电容器故障扩大的器件、附属设备及技术措施。41联电容器部分的要求由GB/T6115.1-2008给出,GB/T6115.1-2008中第3章和10.6提及保护设备。本部分中涉及的保护设备如下:——过电压保护器;——保护用火花间隙,——非线性电阻器(可变电阻器);——旁路设备;——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放电限流阻尼设备;——电压互感器;——电流传感器;——耦合电容器F——信号柱;——光纤平台连接件;——继电保护、控制设备和平台对地通信设备。4.1对不同的过电压保护方案进行了举例说明。第5章给出串联电容器的应用和运行原则。第5章还给出故障状况的实例。本部分的目的是:——制定有关性能、试验和额定值的统一规则;一描述不同类型的过电压保护器;——规定安装和运行导则。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电容器组作为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与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定期的电容器组检测不仅能有效预防设备故障,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在检测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科学的检测方法以及准确的检测项目是确保电容器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只有通过全面、细致的检测,才能为电力系统的健康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结语

以上是关于电容器组检测:确保设备安全与稳定运行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