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性试验:科学检测让安全无忧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可燃性试验:科学检测让安全无忧

概括

可燃性试验是用于评估物质或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是否容易燃烧、是否能引起火灾的一项重要测试。通过这种试验,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工程师和生产厂商了解和控制材料的火灾风险,从而确保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尤其在建筑材料、电子产品、化学品等领域,进行可燃性测试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该检测不仅能够保护人身安全,还能降低财产损失,为许多行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检测样品

可燃性试验的检测样品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材料、化学物质、产品和构件,常见的样品类型有:

  • 建筑材料:如塑料、木材、玻璃、纺织品等
  • 化学品:液体、气体或固体化学品,可能具有易燃性
  • 电子产品:电池、充电器、电缆等
  • 消费品:如家具、衣物、玩具等
样品的选择和准备至关重要,必须确保其符合标准,并且尽量与实际使用环境一致。

检测项目

可燃性试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测项目:

  • 点燃温度测试:测试材料点燃的最低温度。
  • 火焰传播速度:测量火焰在材料表面或内部的传播速度,越快的传播速度意味着越高的火灾风险。
  • 燃烧产物分析:通过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烟雾等进行分析,评估其毒性和危险性。
  • 自燃特性测试:测试物质是否会在没有外部火源的情况下自发燃烧。
每个检测项目都有其标准要求,必须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检测仪器

进行可燃性试验时,采用的仪器通常包括:

  • 火焰传播测试仪:专门用于测试火焰的传播速度、火焰是否稳定等性能。
  • 燃烧测试炉:用于模拟实际燃烧环境,测试材料在火源下的行为。
  • 热分析仪: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判断其可燃性。
  • 烟雾分析仪:用于检测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及其毒性物质。
这些仪器的精确度和先进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测试要求选用适当的仪器。

检测方法

可燃性试验的检测方法通常遵循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

  • 热辐射法:将样品置于一个模拟火源的设备中,测量在不同温度下样品的燃烧行为。
  • 垂直燃烧法:将样品垂直悬挂并点燃,观察火焰传播情况,评估其火灾危险性。
  • 氧指数法: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氧浓度下的燃烧情况,判断其可燃性。
  • 火焰传播速率法:模拟火焰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的过程,评估材料的火焰传播速度。
这些方法通常会结合多种仪器进行联合测试,以确保得到更为准确、可靠的数据。

检测标准(部分)

《 HB 6167.14-201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
  • 标准号:HB 6167.14-2014
    中国标准分类号:V06
  • 发布日期:2014-05-19
    国际标准分类号:49.020
  • 实施日期:2014-10-01
    技术归口: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 代替标准:代替HB 6167.14-1992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航空器和航天器工程HB 航空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部分规定了民用飞机机载设备防火、可燃性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安装在固定翼螺旋桨飞机、固定翼涡轮喷气飞机、涡扇飞机、桨扇飞机和直升机上的设备,主要适用于安装在以下区域的设备:a)安装在增压区;b)安装在火区;c)安装在非增压区,非火区。

《 HB 6167.14-2014(2017)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
  • 标准号:HB 6167.14-2014(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V00
  • 发布日期:2014-05-19
    国际标准分类号:49.020
  • 实施日期:2014-10-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HB 6167.14-1992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航空器和航天器工程制造业HB 航空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部分规定了民用飞机机载设备防火、可燃性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安装在固定翼螺旋桨飞机、固定翼涡轮喷气飞机、涡扇飞机、桨扇飞机和直升机上的设备,主要适用于安装在以下区域的设备:a)安装在增压区;b)安装在火区;c)安装在非增压区,非火区。

《 HB 7263-2022 民用飞机座椅垫可燃性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民用飞机座椅垫可燃性试验方法
  • 标准号:HB 7263-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V10
  • 发布日期:2022-04-24
    国际标准分类号:49.020
  • 实施日期:2022-10-01
    技术归口: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 代替标准:代替HB 7263-1995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航空器和航天器工程航空器和航天器综合制造业HB 航空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民用飞机座椅垫可燃性试验方法》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文件规定了民用飞机客舱座椅垫可燃性试验的试验设备、试样以及试验方法、步骤和试验报告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民用飞机客舱座椅垫可燃性试验方法。

《 SJ/Z 9132-1987 各种电气装置和设备中零部件用塑料材料的可燃性试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各种电气装置和设备中零部件用塑料材料的可燃性试验
  • 标准号:SJ/Z 9132-1987
    中国标准分类号:K00
  • 发布日期:2010-02-25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20
  • 实施日期:1988-01-05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技术管理综合标准化管理与一般规定SJ 电子
  • 内容简介:

    1.1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在各种电气装置和设备中零部件用塑料材料的可燃性试验,并用以预示材料在某种特定用途下对于可燃性的适应程度。1.2本标准介绍的试验方法中,是用标准尺寸的试样,并且只测量和表明各种电气装置和设备中使用的材料在实验室受控的条件下对热和火焰产生的可燃性能的反应。材料对热和火焰的实际反应则取决于产品的尺寸和形状以及这种材料应用于产品的最终用途。其它重要特性的评定还包括有点燃的难易程度、燃烧速度、火焰蔓延程度、燃料的影响、燃烧剧烈程度以及燃烧产物。但也不只局限于上述这些。1.3材料的最后验收取决于材料在整套设备

《 GB/T 5169.12-1999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试验方法 材料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试验方法 材料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
  • 标准号:GB/T 5169.12-1999
    中国标准分类号:K04
  • 发布日期:1999-10-1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40
  • 实施日期:2000-05-01
    技术归口: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5169.4-1985被GB/T 5169.12-2006代替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环保、保健和安全环保保健和安全消防材料和制品的可燃性和燃烧性能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电气绝缘材料及其他固体可燃材料的样品进行可燃性试验的灼热丝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可供评价上述各种材料的性能,即移去已被加热的灼热丝后火焰熄灭的能力和试样燃烧产生灼热颗粒不产生使试验样品下方的铺底层绢纸着火的能力。本试验方法不适用于确定设备中所有项目的可燃性,因为绝缘系统或可燃零件的大小结构以及邻近的金属或非金属零件的传热等对所使用材料的可燃性都有很大影响。此外,本试验方法也不适用于确定设备的防火性能或着火危险性。

《 GB/T 5169.11-2006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 标准号:GB/T 5169.11-2006
    中国标准分类号:K04
  • 发布日期:2006-12-19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20
  • 实施日期:2007-09-01
    技术归口: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5169.11-1997被GB/T 5169.11-2017代替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电气工程综合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由TC300(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GB/T 5169的本部分详细规定了着火危险试验中施加于成品的灼热丝试验。本部分中的成品是指电工设备及其组件和部件。

《 GB/T 5169.12-2006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2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材料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2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材料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 标准号:GB/T 5169.12-2006
    中国标准分类号:K04
  • 发布日期:2006-12-19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20
  • 实施日期:2007-09-01
    技术归口: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被GB/T 5169.12-2013代替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电气工程综合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2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材料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由TC8(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GB/T 5169的本部分详细规定了在固体电气绝缘材料或其他固体材料试验样品上进行的测定灼热丝可燃性指数(GWFI)的灼热丝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可供相对比较上述各种材料的性能,即材料在移去电加热的灼热丝后火焰熄灭的能力和不产生会使试验样品下方的铺底层包装绢纸着火的燃烧或灼热颗粒的能力。 本试验方法不适用于测定整台设备的可燃性,因为绝缘系统或可燃部件的结构大小以及临近的金属或非金属部件的布置和传热等,对所用材料的可燃性都有很大影响。除此之外,本试验方法也不适用于确定设备的防火性能和着火危险性。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任务之一就是在编写自己的出版物时,凡是适用之处都要利用这些基本安全出版物。

《 GB/T 8626-1988 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
  • 标准号:GB/T 8626-1988
    中国标准分类号:Q10
  • 发布日期:1988-02-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50
  • 实施日期:1988-10-01
    技术归口: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被GB/T 8626-2007代替
    主管部门:应急管理部
  • 标准分类:环保、保健和安全消防建筑材料和构件的阻燃性环保保健和安全
  • 内容简介:

    本标准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判定建筑材料是否具有可燃性的试验方法。

《 GB/T 39817-2021 输送带 丙烷燃烧器中规模可燃性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输送带 丙烷燃烧器中规模可燃性试验方法
  • 标准号:GB/T 39817-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G42
  • 发布日期:2021-03-09
    国际标准分类号:53.040.20
  • 实施日期:2021-10-01
    技术归口: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材料储运设备连续搬运设备输送机零部件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输送带 丙烷燃烧器中规模可燃性试验方法》由TC428(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428SC1(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输送带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输送带处于相对高的局部热源(比如火)中可燃性能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阻燃输送带丙烷燃烧器中规模可燃性试验。

《 GB/T 5169.11-2017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GWEPT)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GWEPT)
  • 标准号:GB/T 5169.11-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K04
  • 发布日期:2017-12-29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40;29.020
  • 实施日期:2018-07-01
    技术归口: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5169.11-2006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环保、保健和安全电气工程综合消防材料和制品的可燃性和燃烧性能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GWEPT)》由TC300(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GB/T5169的本部分规定了一个成品试验方法。其通过电热源模拟热应力作用来表现着火危险。本试验方法用于检查: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成品暴露于电热源中的耐起燃性能力或起燃后的耐火焰蔓延能力。然而,本部分目前不包含对可燃性领域和火焰蔓延至其他产品的着火危险分析。本部分旨在供产品标委会根据IEC指南104:2010和ISO/IEC指南51:1999中规定的原则编写标准。产品标委会的任务之一就是在编写自己的标准时,凡适用之处都要使用本系列标准。除非有关标准特别提及或列出,否则本部分的要求、试验方法或试验条件将不适用。

《 GB/T 21632-2008 危险品 喷雾剂泡沫可燃性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危险品 喷雾剂泡沫可燃性试验方法
  • 标准号:GB/T 21632-2008
    中国标准分类号:G85
  • 发布日期:2008-04-0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00
  • 实施日期:2008-09-01
    技术归口: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环保、保健和安全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喷雾剂(气雾剂)泡沫可燃性试验的设备和材料、试验步骤及结果判定。本标准适用于以泡沫、摩丝、胶状或浆状形式喷射的喷雾剂(气雾剂)产品。

《 GB/T 8626-2007 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
  • 标准号:GB/T 8626-2007
    中国标准分类号:C80
  • 发布日期:2007-12-2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40
  • 实施日期:2008-06-01
    技术归口: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8626-1988
    主管部门:应急管理部
  • 标准分类:环保、保健和安全消防材料和制品的可燃性和燃烧性能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由TC113(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3SC7(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火材料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应急管理部。

    本标准规定了在没有外加辐射条件下,用小火焰直接冲击垂直放置的试样以测定建筑制品可燃性的方法。对于未被火焰点燃就熔化或收缩的制品,附录A给出了附加试验程序。附录B给出了试验方法精确度的信息。

《 GB/T 15907-2008 橡胶和塑料软管 可燃性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橡胶和塑料软管 可燃性试验方法
  • 标准号:GB/T 15907-2008
    中国标准分类号:G42
  • 发布日期:2008-05-14
    国际标准分类号:23.040.70
  • 实施日期:2008-10-01
    技术归口: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15907-1995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流体系统和通用件管道部件和管道软管和软管组件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橡胶和塑料软管 可燃性试验方法》由TC35(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35SC1(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评定软管可燃性的方法,不包括预定用于内燃机石油燃料的软管。本方法只限于公称内径在50mm以下(含50mm)的软管。注1:使用者可参阅关于火焰/余辉要求的适用软管规范。注2:石油燃料用软管的可燃性试验方法在GB/T 20024-2005《内燃机用橡胶和塑料软管 可燃性试验方法》中给出。

《 GB/T 20024-2005 内燃机用橡胶和塑料燃油软管 可燃性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内燃机用橡胶和塑料燃油软管 可燃性试验方法
  • 标准号:GB/T 20024-2005
    中国标准分类号:G42
  • 发布日期:2005-09-15
    国际标准分类号:75.200;13.220.40
  • 实施日期:2006-05-01
    技术归口: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环保、保健和安全石油及相关技术石油、石油产品和天然气储运设备消防材料和制品的可燃性和燃烧性能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内燃机用橡胶和塑料燃油软管 可燃性试验方法》由TC35(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35SC1(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燃油软管可燃性评定方法,这些软管用于输送石油燃料,公称内径不大于16mm。

《 GB/T 16412-2009 输送带 丙烷单燃烧器可燃性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输送带 丙烷单燃烧器可燃性试验方法
  • 标准号:GB/T 16412-2009
    中国标准分类号:G42
  • 发布日期:2009-04-24
    国际标准分类号:53.040.20
  • 实施日期:2009-12-01
    技术归口: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16412-1996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材料储运设备连续搬运设备输送机零部件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输送带 丙烷单燃烧器可燃性试验方法》由TC428(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428SC1(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输送带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丙烷单燃烧器两米试样燃烧法测定输送带可燃性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输送带一般丙烷燃烧试验。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可燃性试验在很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不仅能够为相关产品的安全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还能帮助企业规避因材料可燃性引起的安全隐患。因此,进行科学严谨的可燃性检测,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未来的可燃性检测将更加精确、智能化,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完善的安全保障。

结语

以上是关于可燃性试验:科学检测让安全无忧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