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6899-2018 荧光增白剂 泛黄点的检测:如何确保质量与安全?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GB/T 36899-2018 荧光增白剂 泛黄点的检测:如何确保质量与安全?

概括

荧光增白剂(Optical Brighteners,简称OBAs)广泛应用于纺织、涂料、塑料等行业,目的在于提升产品的亮度和白度。然而,这些化学物质在长期使用或不当存储条件下可能会出现“泛黄”现象,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市场价值。为确保荧光增白剂的质量符合标准,GB/T 36899-2018《荧光增白剂 泛黄点的检测方法》应运而生。本标准对荧光增白剂中可能产生泛黄的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检测方法规定,帮助行业从业者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检测样品

根据GB/T 36899-2018的规定,检测样品应选自生产过程中的最终产品或者已加工完成的原材料。样品的采集需要确保具有代表性,避免因样品不具代表性导致检测结果偏差。特别是在纺织行业,荧光增白剂被广泛用于不同类型的面料和纤维上,因此样品应当涵盖各种常见的使用场景。

检测项目

GB/T 36899-2018标准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检测项目:

  • 泛黄点分析:检测荧光增白剂是否在一定使用周期后产生黄色斑点,影响外观。
  • 荧光度检测:评估荧光增白剂的亮度效果,以确定其是否在长期使用中保持预期的性能。
  • 稳定性检测:通过模拟不同的环境条件(如高温、湿度、光照等)评估荧光增白剂的稳定性,检查泛黄现象的产生。

检测仪器

为确保检测的准确性,GB/T 36899-2018规定了多种正规检测仪器的使用,具体包括:

  • 紫外荧光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样品在紫外光照射下的荧光反应强度,分析荧光增白剂的效果。
  • 色差仪:用于测量样品表面颜色的变化,尤其是在泛黄现象出现时,色差仪能准确量化色差。
  • 环境模拟测试箱:模拟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的环境,以评估荧光增白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检测方法

在进行泛黄点检测时,GB/T 36899-2018建议采取以下方法:

  • 样品准备:从待检测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和代表性。
  • 泛黄点观察:采用肉眼和放大镜结合检查样品表面是否存在泛黄现象,并记录点的大小、形状和分布。
  • 荧光强度测定:使用紫外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荧光强度,并与标准值进行对比。
  • 环境老化测试:将样品置于环境模拟箱中,模拟不同的使用条件(如高温、强光等),以测试荧光增白剂的稳定性。

检测标准(部分)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荧光增白剂的泛黄现象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也可能影响其使用性能和市场竞争力。因此,严格依据GB/T 36899-2018标准进行检测,能够有效监控和确保荧光增白剂的质量稳定性。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精准的仪器设备,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泛黄问题,从而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生产商和质量控制人员而言,掌握这些检测技术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一步。

结语

以上是关于GB/T 36899-2018 荧光增白剂 泛黄点的检测:如何确保质量与安全?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