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287-2019塑料材料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详解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GB/T 38287-2019塑料材料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详解

概述

六价铬(Cr(VI))是塑料材料中常见的有害物质之一,长期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国家标准GB/T 38287-2019对塑料材料中六价铬的检测提出了严格要求。这一标准不仅规范了六价铬的检测方法,还确保了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标准中的检测流程与技术细节,为行业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检测样品

根据GB/T 38287-2019的规定,检测样品应从塑料材料的实际使用环境中采集。通常,样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塑料原料:原料中可能含有六价铬,尤其是通过添加含铬化合物的生产过程。
  • 成品塑料:例如塑料容器、管材等,这些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六价铬污染。
  • 废旧塑料:对废弃塑料的回收再利用过程中,六价铬也可能存在。

采集样品时应避免样品的污染,确保所采样品能够代表整个批次的质量状况。

检测项目

在六价铬的检测过程中,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项目:

  • 六价铬的定量分析:精确测定塑料材料中六价铬的含量,通常以mg/kg为单位。
  • 干扰物质的分析:确保检测过程中不受其他化学物质的影响,如可溶性重金属。
  • 溶解度测试:根据塑料的种类,检查六价铬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度,防止溶解度过高而影响检测结果。

检测仪器

为了确保检测的准确性,GB/T 38287-2019标准规定了必须使用一些高精度的分析仪器。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

  • 分光光度计:常用于测量样品中六价铬的浓度,通过光吸收量与浓度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利用原子吸收的特性测定样品中六价铬的含量,具有高灵敏度。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适用于复杂基质中六价铬的痕量检测,精度极高。

在实际操作中,检测仪器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种类、检测的灵敏度要求以及实验室条件来决定。

检测方法

GB/T 38287-2019标准对六价铬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检测方法:

  • 酸溶法:通过将样品与强酸(如硫酸或盐酸)反应,提取出六价铬离子,再通过分光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
  • 氯化法:采用氯化剂与样品反应,生成易于检测的六价铬化合物,从而实现检测。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实验室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检测标准(部分)

《 GB/T 38287-2019 塑料材料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塑料材料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
  • 标准号:GB/T 38287-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G31
  • 发布日期:2019-12-10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80.01
  • 实施日期:2020-11-01
    技术归口: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塑料塑料综合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塑料材料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由TC15(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5SC4(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塑料材料中六价铬[Cr(VI)]含量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塑料原料及制品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铁元素含量约50倍于六价铬时产生黄色干扰测定;钒元素含量约10倍于六价铬时产生颜色干扰,但钒与试剂所显色于10min后全部消失;含量200mg/L以上的钼和汞干扰六价铬的测定。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六价铬的检测变得愈发重要。GB/T 38287-2019标准为塑料材料中六价铬的检测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方法,保障了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在实践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测,不仅能够确保产品的合格性,还能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业内人士应不断提升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水平,确保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要求。

结语

以上是关于GB/T 38287-2019塑料材料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详解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