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199-2009 纯吡啶中吡啶的气相色谱方法检测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GB/T 24199-2009 纯吡啶中吡啶的气相色谱方法检测

概括

《GB/T 24199-2009》是国家标准中关于纯吡啶中吡啶含量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吡啶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化学、医药、农业等多个领域。其纯度检测尤为重要,确保其质量符合生产和应用要求。本标准提供了使用气相色谱仪对纯吡啶中吡啶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精确、可靠地检测出吡啶含量,为工业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检测样品

本方法适用于纯吡啶的检测,尤其是在化学合成过程中提纯的吡啶样品。检测样品应为液体形式,确保样品在分析前无杂质干扰。样品的保存应在符合条件的密封容器中进行,以避免空气中的水分或其他化学物质的污染。为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建议每次分析前对样品进行充分混合,确保其均匀性。

检测项目

根据《GB/T 24199-2009》的要求,本方法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 吡啶含量:主要检测吡啶在纯吡啶样品中的相对浓度,确保样品的纯度符合规定标准。
  • 杂质成分:对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其他有机物和杂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保证样品的高纯度。
  • 分离度:确保气相色谱分离过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峰形等参数来判断分离效果。

检测仪器

本方法需要使用高性能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推荐使用具有高分辨率的色谱柱和敏感的检测器。具体设备要求如下:

  • 气相色谱仪:要求设备具备精确的温控系统,并配备适合分析吡啶的分离柱。
  •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该检测器对于检测吡啶类物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有效区分目标成分和杂质。
  • 气体供给系统:采用高纯度的氮气或氦气作为载气,保证色谱分析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检测方法

根据《GB/T 24199-2009》的标准,气相色谱检测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准备:将纯吡啶样品与适当的溶剂按比例混合,确保样品均匀分散。
  2. 色谱柱安装:选择适合检测吡啶的色谱柱,并根据仪器要求进行安装和预处理。
  3. 仪器设置:设定合适的气相色谱仪参数,如载气流量、柱温、进样量等。推荐初步设定载气流量为1mL/min,柱温设置在80℃。
  4. 样品进样:将混合后的样品进样到气相色谱仪中,记录分析过程中得到的色谱图。
  5. 数据分析:根据色谱图中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计算吡啶的含量。

检测标准(部分)

《 GB/T 24199-2009 纯吡啶中吡啶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纯吡啶中吡啶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 标准号:GB/T 24199-2009
    中国标准分类号:G18
  • 发布日期:2009-07-08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15
  • 实施日期:2010-04-01
    技术归口: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有机化学芳香烃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纯吡啶中吡啶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由TC469(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469SC3(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炼焦化学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本标准规定了纯吡啶中吡啶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的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试样的采取和制备、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和精密度。本标准适用于从煤焦油、剩余氨水、硫铵母液制取的粗轻吡啶,经精馏制得的纯吡啶中吡啶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99.0%的纯吡啶产品。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GB/T 24199-2009》提供了一种精确、科学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纯吡啶中的吡啶含量及其杂质。通过该方法,不仅能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也能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随着技术的发展,气相色谱法在化学分析领域的应用将愈加广泛,推动着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质量保障。

结语

以上是关于GB/T 24199-2009 纯吡啶中吡啶的气相色谱方法检测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