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361-2013微束沉积岩中自生粘土矿物鉴定检测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GB/T 17361-2013微束沉积岩中自生粘土矿物鉴定检测

概括

GB/T 17361-2013标准是关于沉积岩中自生粘土矿物的鉴定方法,它为科研人员、地质勘探工作者提供了一个科学严谨的标准,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此标准主要应用于沉积岩中微束沉积层的粘土矿物鉴定。通过合适的检测方法,我们能够准确识别并分析沉积岩中的自生粘土矿物,这对研究沉积环境、地质年代及岩层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检测样品

本次检测的样品主要来自沉积岩,特别是具有典型沉积特征的岩层。沉积岩的来源包括天然岩石样品、钻探样本及岩芯等。这些样品中的自生粘土矿物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具有独特的矿物组成及结构特征。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所有样品在采集时需避免受到污染,同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多样性,以反映岩层的整体特征。

检测项目

根据GB/T 17361-2013标准,检测项目主要集中在沉积岩中自生粘土矿物的鉴定。具体包括:

  • 自生粘土矿物的定性鉴定
  • 矿物的相对含量分析
  • 矿物的晶体结构与成分分析
  • 矿物的沉积学特征分析

这些检测项目能够为研究沉积岩中的自生粘土矿物提供详尽的数据支持,为后续的岩层分析、环境重建及矿产资源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检测仪器

进行自生粘土矿物的鉴定,通常需要使用以下几种高精度的检测仪器: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用于观察矿物的微观形态和结构,能够提供详细的表面形貌和微观成分分析。
  • X射线衍射仪(XRD):用于矿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够识别矿物的晶体结构。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用于分析粘土矿物的化学成分,提供矿物的分子振动特征。
  • 激光粒度分析仪(LPSA):用于粒度分析,评估矿物颗粒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这些仪器不仅能够精确识别自生粘土矿物的种类,还能提供丰富的矿物性质数据,确保了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检测方法

根据GB/T 17361-2013标准,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样品准备:将采集的沉积岩样品经过研磨、筛分等处理,制成适合仪器检测的标准样品。
  2. 矿物定性鉴定:采用XRD和SEM对样品中的自生粘土矿物进行定性分析,识别矿物的类型和晶体结构。
  3. 成分分析:利用FTIR和XRD分析矿物的化学成分,进一步确认矿物的结构特征。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检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并结合矿物学、沉积学原理对结果进行解释。

这一系列的检测方法,能够全面、系统地揭示沉积岩中自生粘土矿物的各项特征,从而为后续的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检测标准(部分)

《 GB/T 17361-2013 微束分析 沉积岩中自生粘土矿物鉴定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微束分析 沉积岩中自生粘土矿物鉴定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方法
  • 标准号:GB/T 17361-2013
    中国标准分类号:G04
  • 发布日期:2013-07-19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40
  • 实施日期:2014-03-01
    技术归口: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17361-1998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分析化学化学分析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微束分析 沉积岩中自生粘土矿物鉴定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方法》由TC38(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本标准规定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对沉积岩自生粘土矿物的晶体形态及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的方法。 本标准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气沉积岩中常见自生粘土矿物鉴定分析。其他自生粘土矿物鉴定分析可参照执行。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GB/T 17361-2013标准为微束沉积岩中自生粘土矿物的鉴定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检测方法,确保了矿物鉴定结果的高精度和可靠性。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标准将进一步完善,为地质勘探、环境研究及资源开发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依据。通过这一标准的应用,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沉积岩中的自生粘土矿物特征,推动地质学及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

结语

以上是关于GB/T 17361-2013微束沉积岩中自生粘土矿物鉴定检测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